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萨苏不信史:历史的细节与温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9140359
  • 作      者:
    萨苏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不信史,非不信历史,乃以独到有趣的方式讲述看似匪夷所思且未曾出现在史书中、咂摸起来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历史

☆以独特的视角,发掘大背景下不被注意的小故事,和萨苏一起体味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

“萨苏不信史”,首次接触到这部书稿,心头立刻涌起一个疑问:何为“不信史”?不相信历史,抑或不是“信史”?

历史是由人记录的,在记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情况,很多历史也因为时间久远,难以查证,有错漏。对历史记载有疑义,也可以理解。而就“信史”(指有纪录的历史,为与史前史相对的概念)的定义来说,“不信史”难道是一部脑洞大开、不是有籍可查的作品?“不信史”这个名字有点意思,但可知《萨苏不信史》当是一部非严肃阅读作品。

如果从《萨苏不信史》的目录来看,似乎确实与众不同:“爱开玩笑”的海昏侯、不良少年曹操、“万事不会,唯会做官家”的皇帝、比芈月更强悍的王后、杨贵妃是伊朗美人?!谁敢和东、西两太后争丈夫?……亦庄亦谐的背后,是活色生香的故事,还是只是个噱头?

有人说,虽然中西方同样重视历史,但重视的方式有所不同。中国人勤奋地记录历史,而西方学者则勤奋地思考历史。似乎确实如此,历史不是细节的简单堆砌,细节间可能就蕴藏着一个颠覆性的结论。《萨苏不信史》便在这方面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对于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知识,曾经担任过文化喜剧节目《你好!历史君》的萨苏先生都在书中做了趣味解读,比如:“爱开玩笑”的海昏侯,其实讲述的是海昏侯墓出土的琴、鼎、漆屏风等文物的故事,纠正了现代人的很多认知偏差,似乎是在开后人的玩笑。在“万事不会,唯会做官家”的皇帝那节中,我们看到了皇帝的窝囊和善良,不禁感叹,原来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啊。“御医的药方不治病”通过讲述嘉庆之死,不仅纠正了御医为自保不敢大胆开药的惯性认知,更说明生死面前人人平等,皇帝也不例外。这些于谈笑间学历史的方式,比较适合想在碎片时间了解一点儿历史知识、拓展一下视野、增加一些谈资的读者。虽然有些故事似乎外观比较惊悚、有些离奇、超出了一般人的知识储备,但是正如萨苏先生所说,“这种颠覆只是战术性的”,他只是用这种独到有趣的方式记述了他眼中历史的模样,从而启发读者自己去寻找真相,读懂肃穆历史背后的鲜活,在历史的鲜活中发现真实。


展开
作者简介

萨苏,本名弓云,知名军史作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获得者,曾担任《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日本新华侨报》副总编、新浪《史客》系列总编,中央电视台《讲武堂》、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山东卫视《你好!历史君》嘉宾或主持人。主要作品有《国破山河在》《尊严不是无代价的》《退后一步是家园》《铁在烧》《与鬼为邻》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人无同面,书有万卷。中国人大多爱品人论事,喜欢探究细节,发现不一样的历史。

不同于宏大的历史叙事,在本书中,作者选取了大众熟知的历史人物,如刘邦、司马迁、海昏侯刘贺、曹操、苻坚、唐太宗、宋仁宗、慈禧等人身上的某些碎片,从不落窠臼而又非哗众取宠的角度入手,或利用史料,或引用专家表述,或借助民间传说,再加入自己的分析,独到有趣地讲述了一个个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的历史故事,使人可以于散失的角落里体味历史的鲜活,感受历史的温度。


展开
精彩书评

历史就好像毛衣上的一个线头,拽一下,不知道会拽出什么来,有可能一下就扯断了,但也没准就拽出个五彩斑斓来。 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萨苏不信史》实际上勾勒的是中国历史的千姿百态。

一一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共同捡拾时代的记忆碎片,还原有温度的历史。 

一一刘阳(北京历史文化及圆明园、教堂建筑专家)


展开
精彩书摘

“爱开玩笑”的海昏侯

 

【小编按语】

【海昏侯刘贺(前93—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被权臣霍光扶上帝位后仅二十七天就因“荒淫迷惑,失皇帝礼仪,乱汉制度”遭废黜,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在世三十三年间曾经历王、皇、侯三种身份的转变。他的坟墓被发现后,所存文物之丰富震动世界,但这座墓葬中藏着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秘密,以至于考古人员不时头疼地抱怨——“这个海昏侯,又和我们开玩笑”。】

 

因为协助旅游卫视制作有关西汉海昏侯墓发掘工作的节目《中国故事》,老萨有机会和参加发掘工作的几位文物工作者做了交流,最后得出一个古怪的结论——这位海昏侯,可能是一个爱开玩笑的家伙!

昌邑王刘贺,汉武帝的孙子,相传二十七天干了一千多件坏事的西汉废帝,也是蜚声海内外的海昏侯墓的主人,关于他的荒唐不仁乃至被霍光废黜,等等,在相关的历史文献中都有详细记载,但从未有任何一条记录说此人爱开玩笑,难道老萨写错题目了吗?

的确,目前的考古发现并没有海昏侯刘贺“爱开玩笑”的记载,但对于参加挖掘“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者来说,在这位当过天子的侯爷这里遭遇的“玩笑”和“戏弄”,可谓前所未有。

 

调戏盗墓贼

据我所知,首先被海昏侯戏弄的,是一批试图入其墓盗宝的河南盗墓贼。据说,这批贼人对海昏侯墓窥伺已久,且十分专业,是带着遥感测试仪进行盗墓的,实施盗墓活动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却没有盗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对此,盗墓贼也有些困惑,直言这次盗墓十分古怪。

原来,这群盗墓贼每次下手都是利用遥感工具搜寻地下王陵的主墓室,而后从地面向着主墓室正中打洞。这是因为主墓室是存放墓主棺椁的地方,也是随葬品最为丰富的地方,而按照惯常的礼制习俗推断,墓主的主棺就摆放在棺室的正中间,如此打下去,就能直通棺木。盗墓贼很快便打到了木结构,欢呼雀跃之后却发现木头下面还是木头。难道是有好几层棺椁?那里面的东西岂不更可期待?

因为根据古代典籍的记载,棺椁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棺椁的层数越多,墓主的身份越尊贵。带着这样的热切,盗墓贼越发激动起来……然而,当探出木头厚达一米多的时候,盗墓贼的手都软了——这是什么人的棺材啊?!

肯定是什么地方出错了,深感失望的盗墓贼只好悻悻然收手,结果在撤离的时候被警察擒获。

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厚的棺椁?考古人员在打开墓室后,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刘贺的墓室竟是设计成了居室的样子,外间布置成了客厅,而棺椁放在里间,并没有在墓室的正中间。盗墓贼的盗洞虽正对墓室中心,但洛阳铲打在了椁木上,所以没有任何发现。

现在,很多五星级宾馆最昂贵的房间便是“总统套房”,难道海昏侯也有这情结?

考古学家认为这事儿可能不是刘贺自己干的,而是他的后人有意为之。因为刘贺给自己准备的墓室比较宽大,严格来说有违诸侯规制,是逾制的。刘贺是被废的皇帝,一直受到监视,其子孙可能担心被人指责僭越,于是在墓室中做了这种设计,使其棺椁所在的主墓室面积缩小了一半,但也恰好是这种设计,让海昏侯墓躲过了一劫。

这应该不是第一批被刘贺戏弄的盗墓贼。在对海昏侯墓的抢救性挖掘过程中,出土了一盏灯,而这盏灯,明显是唐代以后的样式,当时就有工作人员说道:这不是汉墓的东西呀。

这果然又是海昏侯和大家开的玩笑。

这盏灯是五代时期的盗墓贼留下的。盗墓贼打通了墓室西北角存放衣服的衣笥库,只拿走了几件衣服,把箱子丢在了那里。但这伙盗墓贼辛辛苦苦地忙活半天,却为何只拿走了几件衣服,而没有进一步盗掘呢?原来是因为刘贺下葬后约300年,附近的鄱阳湖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地下水位上升,墓室都泡进了水里。

那时候没有抽水机,估计这贼当时一定纠结得很——明知道底下就是金玉满堂,但没有黄帮主和紫衫龙王的本事,就是进不去啊。只能眼睁睁看着,干着急,没办法,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估计这贼得郁闷死。


展开
目录

自序 何以不信史/1

 

第一章 被误读的帝王将相

未央,市井英雄刘邦/3

“爱开玩笑”的海昏侯/7

不良少年曹操/15

三国用戟哪家强?/19

狼群中的英雄—冉闵/26

前秦帝国的秘密/33

帝王家的真情/41

“万事不会,唯会做官家”的皇帝/47

到总参三部去见朱祁钰/59

御医的药方不治病/65

从陵墓揭开光绪皇帝死亡之谜/70

 

第二章 古来圣贤不寂寞

朔风追司马/83

一群疯子中间的正常人/88

曲阜孔庙的错别字含冤情?/97

在孔府体会圣人家的刑罚/102

在孔庙澄清一则历史“谣言”/106

孔子和孟子的祖辈曾是政敌?/111

被阉割的汉使/117

“海龙王”后代变科学家/122

 

第三章 影像时代的中国

比芈月更强悍的王后/129

一位没做过皇后的皇太后/136

杨贵妃是伊朗美人?!/143

谁敢和东、西两太后争丈夫?/149

这是谁家的皇后?/154

末代皇帝的岳母是谁?/162

光绪帝的珍妃是美女吗?/168

真真假假的皇帝和后妃们/172

 

第四章 历史的福尔摩斯

武则天是不是医闹?/181

盗墓贼也要有文化—闻崇祯陵遇盗/188

隆宗门箭头疑案/200

清宫密档中的慈禧变身医学圣手/205

慈禧太后是被老虎吓死的?/214

邢台有条翻白眼的龙/220

古琉球国中国人后裔之谜/225

虎符,消失的猛虎记忆/234

谁捡了天下最大的漏儿/240

最后几声象鸣/245

妖猴无支祁/250

西沙群岛沉船宝藏之谜/256

 

第五章 老北京那些事儿

一舟看兴衰/265

老照片惊现十二兽首/270

月波楼下的慈禧盆景/275

定格的圆明园/280

慈禧的小舰队/283

北海畔的大清皇家铁路/291

 

后记 今夜有梦 当是故国中山/29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