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采用电力牵引,通过牵引变电所从公共电网获取电能,降压后通过接触网向电力机车供电;铁路沿线设置通信、信号、电力供电等系统,因此高速铁路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和电力等各系统共同工作在一个电磁环境下,不可避免地产生相互影响的问题。为保证线路安全、良好的运行,各系统间的电磁兼容性(EMC)包括外部电源的影响等问题必须予以充分考虑。比如阻抗、电磁耦合、电场、磁场以及对声频范围的谐振等。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应该确定基本程序以保证电磁兼容性,乃至施工、安装、验收和运行阶段。电磁兼容理念尤其适用于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它包括电磁环境的分析与评估、相关干扰源的定义与衰减,以及电气设备的辐射和敏感度的分析等。
1.5 “四电”系统集成的风险管理
1.5.1 风险管理的概念
利用科学的方法识别、评价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并严格实施的行为称为风险管理。
1.5.2 风险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1.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领域,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风险识别要系统地、连续地进行识别;风险识别包括列出所有与项目有关的过程、客户及存在的问题。风险识别包括确定风险的来源、产生条件。风险识别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事,应在项目中自始至终定期进行。
针对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和电力供电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识别的依据是:产品材料的说明书,项目的前提、假设、制约因素,项目的规划,与已建成或实施的高速铁路四电集成项目相类比、审查项目文档、方案、预算;举办自由讨论会;拜访EPC联合体的成员;熟悉可能产生风险的关键事件和能消除风险的关键决策。
2.风险的分析与评估
单个风险的评估基于不确定性的详细说明、其影响和可能的风险缓解措施。风险评估常用的方法有:概率分布法、历史数据法、定性评估法、矩阵图分析法、风险发展进程评价方法和项目假设前提评价及数据准确度评估法等。
依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及风险条件排序表、历史资料、专家判断及其计划结果,利用面谈、灵敏度分析、决策分析和模拟方法及技术,得出量化序列表、项目确认研究,以及所需应急资源等量化结果。将其可能性和对项目进度、成本性能的影响评估为高、中、低三个档次。
风险应对计划是针对风险量化结果,为降低项目风险的负面效应,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技术手段的过程。风险应对计划依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排序、风险认知等,得出风险的应对计划、剩余风险、次要风险、合同协议以及为其他过程提供的依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