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概念的寻绎:中国当代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892112
  • 作      者:
    刘徽著
  • 出 版 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徽,1978年生,浙江嘉兴人。2007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2009年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2012年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2013-2014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学。现为浙江大学课程与学习科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理论与课程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和课堂教学变革研究。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社会科学战线》《高等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核心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著作3部,译著1部。获中国博士后第二批特别资助,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课题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课程研究是一个充满活力、面向未来的研究领域,无论是课程概念的发展,还是课程理论体系的建构,抑或是课程的实践改革,课程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对课程理论和实践的重审、批判与建构从来都没有停息过。他们深知,“若要在价值日渐多元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价值整合和理想重建的使命,就必须成为理性的行动者”,而要成为理性的行动者,就需要将课程同儿童幸福、社会进步与人类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不断地更新关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构建一个开放而常新的领域。
展开
精彩书摘
  《概念的寻绎:中国当代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
  以上都是有关“教育本质”的思考,可以看出,从原先的“教育的出发点在社会”转向“教育的出发点在人”,实际上就是在思考工具性和本体性的教育价值取向问题。叶澜直接切入这一问题,提出改革开放这十几年来,我们过于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发展方面的价值;片面关注教育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教育的长期效益。她认为这种偏差已经给中国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若不纠正,中国的教育就不会出现质的进展,也很难从根本意义上走出困境。
  另一些研究者则从侧重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来定位教育价值观的问题。80年代末已有学者开始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实际上是以“人”为最终目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不是相反,将人作为工具去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比如,丁钢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来阐述“人的培养”的重要性,他指出了当时关于教育的一种认识倾向,即认为教育是被动地适应和服务于生产力的。这种认识倾向必然会造成一种错误印象,即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并不内在于教育本身,而仅仅是教育服务的对象。丁钢认为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是指一种“生产能力”,而这种生产能力的获得必然要取决于知识与科学的掌握与发展,因此教育是内在于“生产力”的。尽管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正如马克思所一贯强调的,处在一切历史出发点和归结点上的,都只能是历史和现实的个人,绝非超乎其上的任何异己力量。因此,教育应该把“人的培养”放到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位置上来。
  综上所述,不论是对“人”的研究,还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新思考,都说明80年代末期研究者开始反省和尝试摆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分析框架和意识形态用语,认识到教育不能简单地归结到生产力、上层建筑的某一范畴,而应该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特殊的范畴,将教育理解为传递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工具;开始将教育视作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且有学者开始关注“人的发展”。但总体而言,80年代的教育研究和课程研究都是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最大的现实问题就在于“发展生产力”。从“教育是上层建筑”到“教育是生产力”,体现了“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政治目标转换。但是,这只是说明,教育从为一种政治(阶级斗争)服务转变成为另一种政治(经济建设)服务,本质上并没有改变“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而教育科研的合理性则需要紧扣国家规划和国家目标的转换。
  ……
展开
目录
总序

引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上篇 20世纪80年代

第一章 课程工程的话语时代

第一节 社会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

第二节 系统论改造的课程工程方法论

第三节 课程工程和课程模型话语

第二章 课程概念

第一节 课程概念的单维理解

第二节 课程概念的多元化取向

第三章 课程编制与课程评价

第一节 课程编制的模式化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价值判断



中篇 20世纪90年代

第四章 多重反思的年代

第一节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概念变换

第二节 多元课程研究方法论的构建

第三节 “从广场退回书斋”与课程论研究的专业化

第五章 活动课程与综合课程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演变与活动课程的提出

第二节 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概念内涵

第三节 活动课程概念的局限性和综合课程概念的兴起



下篇 进入21世纪

第六章 全球化时代中国课程文化的创建

第一节 课程文化工具论与课程文化本体论

第二节 课程文化的现实关怀和课程论争

第三节 课程文化自觉和课程基本学科框架的重建

第七章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第一节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概念的本土化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校本化

第八章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第一节 “恢复了”的课程标准概念

第二节 课程标准的争议与诠释

第九章 课程实施与课程资源

第一节 突破教学概念的课程实施

第二节 复杂性语境下的课程实施

第三节 课程实施与师生课程意识的萌发

第四节 课程实施与学习化课程资源

第十章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

第一节 课程管理和课程领导的关系

第二节 三级管理制度的推行与概念更换

第三节 课程领导与学习型组织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