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三、文化的生产力特征
文化生产力被誉为第三代生产力,其重要特征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当代文化、科技、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1.文化力概念的由来
对文化力(power of cultute)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提出的“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在其堪称关于“软实力”理论的开山之作《美国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o中提出了权力来源中“权力的第二张脸——软实力”的概念,并且比较完整地阐述了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美国既拥有传统经济、科技、军事的“硬实力”优势,而且还拥有文化、价值观和国民凝聚力等新型的“软实力”优势。只要能够将这些潜在的权力资源转化为实际的影响力,美国定能主导世界。约瑟夫·奈进一步指出,“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当在别人眼里我们的政策合法、正当时,软实力就获得了提升。”
文化“软实力”概念引入中国后,中国的学界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文化力”“文化国力”等概念。如国内较早进行“文化力研究”的贾春峰于1993年提出了“文化力”这一概念。贾春峰认为,“文化力”概念的出现,被认为是1980~1990年中期“新经济”的崛起,并认为要加强市场经济中“文化力”研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并就如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问题做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围绕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四个方面所做的精辟阐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引。由此,将文化生产力的理论诉求于实践、实现的社会的普遍重视,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