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52332
  • 作      者:
    陈良斌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霍耐特是社会公认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他的“为承认而斗争”理论代表着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霍耐特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承认学说,力图用规范性与经验性相融合的方式为批判理论重新建立规范性基础。 霍耐特吸收了黑格尔早期学说中蕴含的主体间相互承认而产生自我意识的观点。“承认”,作为当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焦点问题,具有悠久的政治思想史传统。本选题致力于探讨承认问题在当代西方再度兴起的背景和原因,以马克思的“承认”哲学思想为观察视角和基本立场,探索和梳理西方承认思潮的思想资源、理论变迁和叙事脉络,力图在解放政治的现代性规划中重构承认叙事的理解框架,并由此开启承认问题在中国语境中的现实生长点,以期为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内涵提供一种有益的尝试。
展开
精彩书摘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
  迄今,承认哲学依然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较少得到关注的部分。20世纪中后期,西方学界对黑格尔承认哲学的重新发现和全新诠释,不仅颠覆了黑格尔作为主体性哲学集大成者的古典形象,而且还开启了19世纪主体间哲学的肇端,从而使黑格尔显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激进的后现代色彩。现在看来,黑格尔承认哲学的提出主要缘于对启蒙所倡导的主体性立场的深刻反思,从个体的“我”走向相互承认的“我们”,便是黑格尔对启蒙现代性生长开出的一剂主体间性的药方。由此看来,这种独具异彩的承认哲学的出现,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黑格尔在启蒙现代性规划中的地位,黑格尔在这里已经不再是保守主义的代言,恰恰相反,承认哲学的激进叙事已使得他成为解放阵营的一股中坚力量。这种空前的颠覆显然对于启蒙现代性规划的构成与表达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黑格尔的承认哲学与法国大革命一起构成了现代性解放政治的宏大叙事。
  第一节黑格尔承认哲学的原初语境
  今天的我们不是处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而是一个启蒙的时代。启蒙所规划的解放政治依然是当前现代性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主题。就黑格尔而言,他用承认的主体间视角开启了启蒙现代性所规划的解放政治,成为马克思超越并改造启蒙解放政治的思想背景和理论资源。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从抽象的绝对精神层面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语境——世界历史的维度,而后来马克思正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阈批判了黑格尔这种世界历史的向度,建构起一种关于承认哲学的“历史科学”。
  一、启蒙规划与黑格尔的承认哲学
  启蒙标志着理性、自由时代的到来。启蒙规划以个性的解放和独立来反对权威和信仰的压抑。这个“时代的最好标志”,正如康德所指出的那样,就是人类能够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性,而不再受到神的意志的主宰,每个意志都被认为是绝对的意志,人自身的价值受到极大的承认和尊重,而“压迫者和人间上帝们的灵光消失了”,①因此,启蒙规划的普遍律令就是“解放”,即将人从过去的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促成个人和集体层面上的人类实现。启蒙唤醒了主体的价值,唤醒了整个“人的世界”,在这里,人开始冲破一切羁绊的束缚,投身于轰轰烈烈的“解放政治”之中。这种“解放政治”的内核主要由两种基本的政治价值构成,即自由和平等。解放政治的目标就是彻底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和平等。所以,在朝向人的解放的普遍主义理想中,启蒙规划的提出也就意味着“解放政治”的开始。
  ……
展开
目录
如何理解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代总序)
导论

第一章 黑格尔的承认哲学体系:承认问题的开启
第一节 黑格尔承认哲学的原初语境
一、启蒙规划与黑格尔的承认哲学
二、启蒙现代性的诊断与解放愿景的探索
三、黑格尔承认哲学的保守性
第二节 黑格尔耶拿早期的承认哲学
一、承认范畴的提出
二、爱、家庭与承认
三、占有、劳动与异化
四、契约、斗争与承认
第三节 黑格尔承认哲学的变迁
一、自由、权利与承认
二、承认辩证法与奴隶的解放
三、从爱的调和走向伦理国家的和解

第二章 马克思的承认哲学视阈:承认问题的重构
第一节 马克思承认哲学的孕育生长
一、解放政治的规划与承认问题的提出
二、革命还是承认:解放政治的双重叙事
三、启蒙现代性的批判与承认辩证法的扬弃
第二节 马克思承认哲学的思想谱系
一、劳动、信贷关系与异化
二、个体承认与共同体价值的融合
三、拜物教批判与自由王国的探索
第三节 马克思承认哲学的基本范畴
一、劳动:承认哲学的中介与载体
二、社会关系:承认哲学的视界与构图
三、资本:承认哲学的批判主题与改造对象
四、联合体:承认哲学的走向与旨归

第三章 西方左翼政治思潮的承认叙事:承认问题的褪隐与复兴
第一节 革命哲学的重构与承认哲学的中断
一、后马克思时代的历史拐点
二、解放政治的彰显与启蒙的祛魅
三、革命伦理与审美救赎
第二节 从革命政治到认同政治
一、交往视界的建构与承认问题的迂回
二、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
三、告别革命与走向认同政治
第三节 承认问题的复兴与霍耐特承认政治的建构
一、黑格尔承认哲学的回归与马克思承认哲学的批判
二、承认的三元模式与社会冲突的道德诠释
三、多元正义与“后传统共同体”的建构

第四章 西方左翼承认哲学的“再激进化”:承认问题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后革命氛围”下的承认哲学
一、西方社会的变迁与“后革命”语境的提出
二、启蒙现代性的反思与霍耐特的理论定位
三、承认哲学的论争与针对霍耐特的质疑
第二节 西方左翼政治思潮的“再激进化”
一、承认还是再分配
二、承认架构的多元修正
三、激进民主的悖谬
第三节 回到马克思与西方左翼承认哲学的批判
一、西方左翼政治思潮再激进化的审视
二、承认哲学的批判与马克思的当代价值
三、回到马克思与解放政治的当代走向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承认哲学的历史实践:承认问题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承认哲学的全球化背景与中国语境的提出
一、苏联革命哲学的境遇与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全球化浪潮与“后社会主义的“十字路口”
三、西方语境与中国语境的重叠及其差异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承认哲学的历史探求
一、统一战线的创造
二、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实践
三、革命哲学的歧路与反思
第三节 中国语境下承认哲学的当代回应
一、承认哲学的当代定位与改革开放的战略
二、承认的深化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三、承认哲学与“中国梦”构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