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德政治学的历史类型与现实型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70991
  • 作      者:
    詹世友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詹世友,男,上饶师范学院教授,南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济技术时代的道德教化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共管理伦理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美德政治学的功能及其限度”,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康德实践哲学的义理系统及其道德趋归”等课题。已出版《西方人生精神》、《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公义与公器——正义论视域中的公共伦理学》等专*,在《哲学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德政治学的历史类型与现实型构》梳理了美德政治学的三大历史类型,即美德定向的政治学、权力定向的政治学和权利定向的政治学,并认为当代美德政治学应该以彼此尊重对方的基本权利的品质作为基准的政治美德。在此基础上,国家应该为人们发展各种高阶美德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环境。

展开
精彩书摘
  《美德政治学的历史类型与现实型构》:
  2.戒贪欲。对居上位者来说,一味地追求贪欲的满足,必定会置民众的生活于不顾,这肯定是不仁。因为居上位者掌握着赋税、徭役等聚集财富的手段,如果贪欲膨胀,就会无所不用其极,将导致天怒人怨的结果。所以在役使民力时,必须做到合理,如果一味聚敛财富,则将导致官逼民反,甚至会引发暴乱、杀人越货等社会乱象。所以,统治者必须节制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慎用民力,使民众能够正常从事物质生产,从而丰衣足食,这样,民众将能拥护现行政权,并能形成淳厚的民德和行己有耻的民风。所以,当季康子对盗窃现象十分烦恼,而问计于孔子时,孔子回答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如果居上位者能够克制物欲,则百姓将不误农时,不会因为统治者的靡费而陷入生活困顿,于是百姓就将安分守己。 
  高限的品质要求则是:1.关注民生,取信于民,使民以时。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中,信主要是指在赋税、徭役方面的合情合理,不能搜刮民财,扰乱民众的正常生产。所以,他把信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当子贡问政于孔子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立信,是获得民众信任的根本办法,信任是相互的,统治者必须通过树立信用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上下互信,则能社会秩序井然,并能够富国强兵。如果通过横征暴敛、使民无度的方式来获得暂时的富国强兵的效果,就必定会失信于民,最后必定是民穷国弱。
  ……
展开
目录
导论:政治与美德、权利的互动与互成
一 美德概说及古代政治学的两大路向
二 权利与政治美德的关联
三 国家能否鼓励和促进美德?

第一章 美德及其政治意蕴
第一节 美德的本质及其形式特点
一 美德的人伦前提及其内在价值
二 美德的存在论性质:对美德的客观性和道德性的确证
三 美德与规范:内在品质和外在准则
第二节 美德的内在结构及其塑造途径
一 美德的内在结构
二 美德的心理学根据及其塑造途径
第三节 政治美德的特征
一 政治美德与政治人伦秩序的同构性
二 美德与政治正当性标准的相容性
三 政治美德与政治实践的关联

第二章 古代美德定向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为政以德”:孔子美德政治学的内在逻辑理路
一 “大同”:孔子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二 孔子为政思想的美德政治学前提
三 一个总纲:“政者,正也”
四 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结构层次
第二节 西方美德政治学的源头: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一 价值立场:“优秀善”对“有效善”的优先地位
二 政体建构:以促进美德为鹄的
三 美德功用:四主德与德政之治
第三节 善政、美德与好生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
一 目的论与优良政体的求善功能
二 政体须引导公民美德生长
三 政治制度的美德:公正
四 现实中的优良政体及“适中”美德的获得

第三章 权力定向的政治哲学的可能路径
第一节 韩非“德”论的权力逻辑结构
一 德的本质、先秦儒家的德论与韩非的批评
二 韩非之德论
三 对韩非德论的逻辑结构的梳理
四 韩非德论之评议
第二节 马基雅维里的“德行”(vinu)观念奥义
一 政权的获取与维持应摆脱道德考量
二 德行超越并运转善恶
三 德行的新结构
四 马基雅维里:西方近代政治哲学转向之起点

第四章 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转向
第一节 西方近代正当与善的分离及其伦理学后果
一 古代以善蕴含正当的伦理学特征
二 近代正当与善相互分离的学理依据
三 近代正义与美德分离的精神气质背景
四 正义和美德相互分离的伦理学后果
第二节 从政治的道德目的到政治的道德基础
一 政治的道德目的论的诸种类型
二 政治的道德基础之审理
三 政治的道德基础之哲理阐述

第五章 近代权利定向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霍布斯的权利与美德思想
一 霍布斯正义理论的逻辑起点:自然状态
二 初阶契约:作为应然规则和主观美德要求的自然法
三 二阶契约:政治国家的必要性及其特点
四 霍布斯政治理论的成果及问题
第二节 洛克的权利与正义学说
一 自然状态的理论结构
二 人格同一性:刑赏的根据与福利的主体
三 正义的含义及其论证理路
四 洛克政治理论的意义
第三节 卢梭的权利观及美德政治学
一 自然状态与人的权利理论
二 文明进步产生不平等与德行腐败
三 对追求美德的热忱
四 构想一种美德定向的政治制度
五 卢梭美德政治学的理想性质

第六章 康德的权利政治学及其现代深化
第一节 康德的美德论与权利政治观
一 纯粹普遍的道德原则与美德的关系
二 权利与政治正义
三 权利的体系
四 正义的制度化实现
第二节 密尔论权利、正义与美德
一 功利主义视野中的正义和权利
二 美德的功利主义特征
三 美德的政治意蕴
四 密尔对康德政治伦理思想的回应方式
第三节 罗尔斯政治美德观的义理疏解
一 政治美德的社会基本结构前提
二 政治美德的内在基础和外在条件
三 诸种政治美德及其塑造途径
四 政治美德的性质和作用

第七章 权利及政治美德
第一节 权利及其道德基础
一 权利的观念化过程
二 权利的道德基础
三 权利的结构体系
第二节 权利与美德的相容性
一 政治权利与政治美德的基本同构性
二 权利与美德:共同服务于好生活的追求
三 权利的实践与美德的成型
第三节论政治美德
一 政治关系的真实结构探源
二 政治美德的性质
三 政治美德究竟应该如何培养?
四 当代政治制度的美德要求
第四节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之学理根据
一 美德、制度及制度美德
二 正义为什么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
三 制度的正义美德的塑造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与当代美德政治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辩证结构
一 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正义观的历史评价
二 异化劳动及资本主义的实质非正义性
三 正义的最高尺度: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四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革命性意义
第二节 正义与好生活观念的关联方式
一 当代自由主义者对罗尔斯“正当优先于善”命题的维护和修正
二 “自我实现”作为好生活观念的合理性之探索
三 正义原则如何现实地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第三节 政治领域中促进美德的方式及其限度
一 古典政治学中的美德观念
二 权利:个人生活与高阶美德要求之间的缓冲地带.
三 政治在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时的作用及限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