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小萝卜头”》:
一.红十四军的历史光辉
不可忘却的记忆
亲爱的朋友,你知道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吗?
也许,在我们内心某处院落中,在珍藏的记忆里,有着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在井冈山、在湘鄂赣、在陕甘宁、在海陆丰等革命根据地,高高飘扬着的红军的旗帜,那是我们永远的记忆。
岁月的沉淀,让我们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那一杆杆用鲜血染成的红旗,猎猎作响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区;高擎不倒在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的地带。于是,两省或三省交界的夹缝处,是红军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地方!
红军初创,如同新生的婴儿,经不起风霜雪剑严相逼。敌人的“围剿”,红军利用地形地物,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或凭险固守、或避险转移,便于坚持长期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
那时,很多珍贵的历史的瞬间,见证了红军发展壮大的点点滴滴。那些智慧与壮举,时刻在撞击着我们的胸怀,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奋进。继往开来,历史在我们的手中得以延续,成为我们今生时刻怀念的“那时”!
于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信念与赤诚让我们铭记继往开来,历史伴随我们前行。
然而,在我们的记忆中,似乎忽略了岁月深处中的某些什么,也许是太短暂了的缘故?
不!一道彩虹,在天穹中的恢弘与壮丽;一颗流星,划过苍穹中的闪耀与光芒,固然短暂,但留给人们的是永远的记忆。
我们终于找回了历史的记忆:
哦,是红十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
这是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悲壮的史诗,由于人事沧桑、岁月消磨,它被蒙上一层历史的尘埃,渐行渐远,记忆漫漶,但红十四军如彩虹,如流星,闪着美丽四射的光芒划过苍穹的历史瞬问,让后来人警醒、感佩和景仰。
感谢参与建立与领导这支英雄部队的刘瑞龙,他的《回忆红十四军》,轻轻拂去了淡淡的尘埃。终于让我们看到了80多年前那个悲壮的情景,那个烽火硝烟的岁月。当我们怀着敬畏走进那段历史的时候,红十四军战斗的历程,让我们的心灵感到震撼:
这是一支活动于一马平川的江苏中部江海平原的英勇的红军!
这是一支唯一战斗在敌人统治最严、势力最强的中心区域的正规红军!
这支英勇无畏的工农红军武装,它没有选择在夹缝中生存,而是战斗在无山可守,无险可据的通海如泰江海平原上。这里紧连上海、南京两大城市,乃经济交通极为发达区域。在这鱼米之乡、文化灿烂、咽喉要地,在南京国民党统治政权的眼皮底下,红十四军勇敢地竖起了一面工农武装革命的红旗!
卧榻之侧,肘腋之患,让敌人寝食难安、惊恐万丈,国民党遂调集重兵疯狂围歼。
红十四军全体官兵和地方民众进行了艰苦惨烈的战斗。2000多名红十四军战士,浴血奋战,抗击万余国民党主力频繁进攻达3年之久。大小战斗百余次,牺牲过半,1千余名勇士含笑倒在这片热土上!如皋8任县委书记,一人重伤,7人捐躯!
我们从历史深处看到这些数字,在英名录上看到那些名字,我们感到震撼。而事实上,很多英雄并没留下名字,没有照片。他们勇猛地战斗,默默地牺牲,甚至被砍头、被活埋、被虐杀、抛尸荒野。
谁说他们的灵魂无处安放?他们的灵魂一刻也未曾离开江海平原这片热土。
这些数字,那册英名录,是蘸着流淌的鲜血录下的。红十四军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如皋大地,染红了苏中江海平原,任何描述,在流淌着鲜血的数字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也许,时光荏苒,岁月消磨,缠绕着大历史与人世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容易模糊岁月的印迹,漫漶人们的记忆,‘而令人喟然长叹,黯然神伤。但无论如何,红十四军都是不可忘却的历史记忆。
你说是吗?
江海平原的惊雷
四月,春天的盛季。在这最美好的季节里,无穷的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新鲜的景色、韧放的生命,一齐泛着神圣的光。千百年来,无数诗人把最优美的诗句,把自己的才情赋予一年中的春四月: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