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七辑:现象学与古希腊哲学(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胡塞尔遗稿的拯救与胡塞尔文库的创立
[比利时]海尔曼范布雷达
1938年4月27日,埃德蒙德胡塞尔在患病五个月后于布赖斯高地区的弗莱堡辞世,享年近79岁。
同年8月15日,我本人来到了弗莱堡。我打算为胡塞尔身后遗留的文件编写目录并对它们进行研究,而且想了解他的教学活动的遗留影响。我当时27岁,而且刚刚在鲁汶大学的哲学研究所获得一个哲学的神学学士学位。此外我还在这所大学注册为大学生;因为我想继续我的学业,直至完成哲学博士的学位考试。
在1936年至1938年期间,我全力以赴地投身于胡塞尔哲学的研究。我于1938年6月在鲁汶提交的学位论文(Lizenzarbeit)以胡塞尔哲学发展的早期阶段为论题,除此之外还含有对他直至1914年的发表论著的详尽分析。这篇论文应当被用作一项关于现象学还原的更为广泛研究的引论,我打算以将这项研究作为博士论文来提交。我的弗莱堡之行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为这个博士论文打下必要的和必需的基础。
与其他关注胡塞尔1930年前后公开发表著述的读者一样,我也注意到,他一再提到他写下的未发表的哲学文本。他自己补充说,他曾让他的最后期的几位学生看过这些文本。如他所说,这些未发表的研究含有对理解其至今为止公开出版著作而言极为重要的文稿,并且会澄清一系列舆论界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我前往弗莱堡,以便能够接触这些未发表的著述,或它们中的一部分,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它们用于我的正在撰写的关于还原的研究。
然而在从鲁汶动身之前的几天里,我想到了一个完全另类的计划,对它的实施同样是我借弗莱堡之行才注意到的。这里所关系到的也是那些胡塞尔遗留下来的未发表手稿;但事情不仅在于:找到它们和研究它们,而且在于:在可能的情况下出版它们。
在哲学界众所周知的是,埃德蒙德胡塞尔是犹太血统。从中不难得出,希特勒政权会在德国阻止胡塞尔遗稿的出版。至于胡塞尔在1887年就已经受洗成为路德教会信徒,而且他在其长期学术生涯中始终远离犹太社团,这些都难以改变这个事实:他的遗稿处在针对各种犹太作者的著述所采取那些措施的范围内。尽管纳粹没有禁止以各种形式出售胡塞尔以前在哈勒尼迈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而且在德国图书馆中也还能够借到到这些书籍,但确定无疑的是,对他撰写著述的任何再版都是不可能的,遑论发表任何新的著作。同样确定无疑的是,在德国的任何官方机构以及以某种方式依赖于这样的机构的研究者都不可能考虑为出版胡塞尔的遗稿做准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