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
爱吃就吃自己的,吃公款哪有那么快活 旧闻摘要: 上海“吃公热”降温(中国商报1990年2月27日报道) 农历岁末年初,记者走访了上海的一些饭馆酒家,发现“吃公热”正在降温! 在著名的梅龙镇酒家能摆下20多桌筵席的底层厅堂,记者看到摆整桌酒席的才5桌,桌上不少席位还虚位以待。酒家副经理姚楚豪介绍说,1989年筵席营业额锐减,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公费宴请明显减少。与上一年相比,公请从占全年营业额的:30%跌落到1090左右,下降幅度为60%以上。
1988年公请酒席占营业额30%~50%的静安区饮食公司所属的十来家饭馆酒家,1989年平均公请酒席也下降了60%左右。新亚集团是上海最大的饮食业联营公司,据估算,1989年光顾这家集团所属饭店的“公费美食家”,比上一年减少了100万人次。
据一些饭店的经理们反映,目前公费宴请的规格也在降低,陪吃人员明显减少。外滩附近豪华的锦江香格里拉餐厅里,高档中西筵席公请消费几乎绝迹。
在南京路上一家饭店里,记者看到一名企业业务人员正陪同5名外地协作单位的业务人员在厅堂一隅小酌,他们企业为一些必要的协作交往,严格规定了用餐规格和陪客人数。
据分析,上海用公款吃喝现象大大减少,主要得益于廉政风气的倡导和企业厂长、经理廉政惩腐意识的提高。同时,开展财税大检查,禁止私设小金库等措施也起了制约作用。一些订货会、鉴定会、交流会的东道主们也一改非大肆招待一下不可的陋习,而是努力以产品质量、经营作风和服务态度去赢得客户的青睐。
今日点评: 爱吃就吃自己的,吃公款哪有那么快活 1988年,上海静安区饮食公司的营业额中,竟然有接近一半是公款消费!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如此严重的公款吃喝现象,这实在令人错愕不已。同样令人错愕的是,到这篇报道发表的。1990年,“得益于廉政风气的倡导和企业厂长、经理廉政惩腐意识的提高”,公款吃喝下降了令人惊愕的50%。那时,人们一定觉得那些不合理的公款吃喝将要灭绝了吧。
后来呢,公款吃喝仿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单纯的吃喝走向了“三公消费”,从“能摆下20多桌筵席”的“底层厅堂”走进了包间,走进了奢华会所。懒得去查1990年到现在提倡过多少次廉政反腐,出台过多少相关规定。那些规定和后来浮现的几万元一桌的餐费、十几万元一张的球卡甚至几百万一张的名画相比实在是苍白无力。
美食是一种文化,口腹之欲也无可厚非。只是,无论按着美食攻略去吃街边小店,还是进高尚名店点几个精美大菜,总是要和亲朋好友一起,自掏腰包品美味叙旧情才是一种陕乐,这叫热爱生活。相反,和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为了某种不体面的私利,前呼后拥地进入包间,初而互相提防没话找话,继而酩酊大醉胡说八道,吃了好的喝了贵的却不知其味,甚至头疼胃疼哇哇吐,很有意思么?因为不用自掏腰包,就很快活么?不仅降了自己的格,也让那一桌珍馐美味升腾着污浊之气。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