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学科视域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教学内容创新设计与实践教学模式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823857
  • 作      者:
    刘冠军著
  • 出 版 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冠军,哲学博士。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刊》主编。曾任《齐鲁学刊》副主编、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等研究项目10余项。在《中国软科学》《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20余篇。出版《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资本化研究》《走进新时代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经济三论》等*作,主编《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科学思维方法论》《科学素养与科技论文写作》等教材。获省部级政府奖10余项、地厅级政府奖20余项。1995年7月应邀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受到时任国家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以及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提交论文《论科技劳动的私人性与社会性的矛盾》,大会专家评审委员会认为该文“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
内容介绍
  为配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这一新课程体系的实施,面临着课堂教学学分减少而实践教学学分增加的新问题。按照学科功能定位和统筹兼顾原则,首先,对“中国梦”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明确理论要求和目标追求的前提下,提出五门必修课,根据课程内容,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进程、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原理和时事政治形势发展趋向等不同维度,将中国梦融人其教学内容中,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路径。其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在明确其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建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课四学分一体化”模式,它由“4模块14式”构成,认知型模块包括主题研讨式、高端讲堂式等4种方式;体验型模块包括参观考察式、模拟实践式等4种方式;调研型模块包括社会调研式、文献调研式2种方式;虚拟型模块包括虚拟体验式、虚拟调研式等4种方式。建议在实施时根据实际采取“1+X”模式,按照方案制定、计划设计、日程安排、实施过程、成绩评定和总结评价的路径进行,这需要制度、组织、规范、师资、平台、经费和激励等机制保障。后,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定位论和功能系统论,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课四学分一体化”模式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效果的测评体系。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在学科视域中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和迫切性
三、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第一章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课程体系改革——“设计与建构”的与镜分析
一、一切都在与境之内
二、09版人才培养方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三、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修订过程
四、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施新课程体系面临的新问题——“设计与建构”的必要性
一、问题赋予研究的必要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丰富性与教学课时有限性的矛盾问题
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问题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定位——“设计与建构”的首要前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定位的意义与要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定位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嬗变进程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定位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定位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设计与建构”的目标追求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现状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定位的依据与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功能
四、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教育功能
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功能
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功能
七、时事政治形势的教育功能
八、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
一、中国梦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准备工作
三、中国梦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理论要求
四、中国梦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目标追求
五、中国梦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创新性设计方案
六、中国梦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方案的实施路径
七、中国梦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推广
八、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课四学分一体化”模式的建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课四学分一体化”模式建构的准备工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课四学分一体化”模式建构的基本要求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课四学分一体化”模式的内涵与特色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课四学分一体化”模式的教学目标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课四学分一体化”模式的系统构成
一、认知型实践教学模块的4种方式
二、体验型实践教学模块的4种方式
三、调研型实践教学模块的2种方式
四、虚拟型实践教学模块的4种方式
五、“4模块14式”的系统构成
六、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课四学分一体化”模式的组织实施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计划的设计和调研选题目录的制定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体的日程安排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绩评定
六、实践教学总结评价
七、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课四学分一体化”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制度保障机制
二、组织保障机制
三、规范保障机制
四、师资保障机制
五、平台保障机制
六、经费保障机制
七、激励保障机制
八、本章小结

第十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课四学分一体化”模式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
一、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和依据
二、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实施效果的测评体系
四、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2013-2014年相关前期研究成果目录
附录2 关于“教育部征集当前‘原理’教材意见”的意见
附录3 2013-2014年相关研讨会报道和发言摘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