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告别》:
一座繁华城市的暮色的天边泛起一道橘红的夕阳,醉人的光晕,辉映在一栋浑身白皙却显苍白的教学楼层间。随着一阵急促而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每层楼间,考生们陆陆续续地走出试室,脚步显得匆忙而轻快,每个人的脸上神情各异。为期三天的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是一所普通的面上中学,学校坐落于市区的东面,虽不是重点中学,但还是有很多经历过中考的学生以能够考上这所中学引以为豪。
在这所学校里,每一名学生都十分看重自己的每一场考试,无论大考还是小考,学生们都会在考试前夕做好最充分的思想准备。仿佛即将开往前线战斗的将士,虽不知自己命运如何,一切唯有听天由命。
因为每次考试都是一种积累过程,将决定他们是否能够分配到优良的班级。说实在点,那便是彼此间名次高低比较,然后学校会根据每位学生的成绩决定他们的定位,往往在这时候会将“因材施教”一词诠译得淋漓尽致。
如同所有的学校一样,这所学校也不例外。分有普通班、尖子班。成绩拔尖的学生在升上新年级能如愿进入尖子班,而成绩普通或较差的学生则会落到普通班。
苏泽宇,是这所学校一名刚从高二升上高三的学生,他的高中时代在这里已不知不觉度过了两年时光,很荣幸或者可以说很不幸地继承了上一届的师兄师姐们余留下的位置——成为这所学校资格最老,学历最高却面临着人生第三次严峻考验的学生。刚刚经历过高二的期末考试,回想起九颗炸弹轮番轰炸的滋味真不好受。但这一切终于结束了,苏泽宇总算可以给自己放一个短暂的假期了。
当最后一门考试科目结束的铃声响起时,他以最快速度收拾好考试文具。并恨不得将它们一股脑儿全塞进文具袋的最底层,永远也不要看到它们的身影。
走出教室,苏泽宇看了看戴在手上的表:下午五时三十五分。他来到教学楼走廊的阳台边,望着远处的景致发愣。这是处在七楼的一所教室,郊区的田野景观尽收眼底。
这时,天边已泛起了一道橘红的晚霞,田野里还有那么一些零星的人们分布其中,由于距离太远,再加上这三天眼睛已形成对白字黑纸的依赖,苏泽宇的双眼已经非常疲惫,自然无法仔细辨认出远处在郊区田野的人们在干些什么,或许是在干农活吧。此时正值初秋时节,颇有一番“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诗者韵味。
苏泽宇的家就住在这所城市一个不起眼的小街巷里,由于家距离学校较近,虽然时间已晚,但他还不想这么快回去,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放松时刻,这次期末考试中,他发挥得中规中矩,或许连苏泽宇自己也不会想到:这次期末考会将决定他进入高三分班的命运。
其实,苏泽宇的心比谁都清楚,这次的数学与英语考得不是很好。其实这也是在情理之中,自初中开始,他就一直与数学与英语不结缘,成绩一直起伏不定,时好时坏。可上天偏偏这么不公平(其实上天是公平的,只不过是他浪费了太多宝贵的学习时间)一转眼就已经是高三学生了。他有些后悔。可已来不及扭转。
“泽宇,干吗一个人站在这发呆,时间不早了,还不回去吗?”突然,一个女孩清脆的声音将他从无限的感怀思绪中猛地拽回了现实。
他揉了揉那双困倦的双眼,回过头来一看,原来是同班同学王晓琴。
“原来是你啊,王晓琴。被你吓了一跳,你不也还没回去吗,刚考完试,想在阳台上吹吹晚风,清醒一下自己的脑子,这三天的考试可把我给累坏了!”“你可真有诗人的闲情志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