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三元观: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比较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5138029
  • 作      者:
    纳日碧力戈著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纳日碧力戈(1957—),蒙古族,全国人类学民族学领域首位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基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国际萨满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贵州大学长江学者团队负责人,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创院院长。主要著作有《语言人类学》、《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姓名论》、《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国指号学家和实用主义的奠基人皮尔士,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古人和前人的指号和象征理论,发展出自己的观念实在论,以征象-对象-释象、象似-标指-象征的三性理论,重新定义了人文社会科学。《民族三元观: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比较研究》运用皮尔士的三元观研究理论,深入剖析和探讨了我国各民族发展及其文化,高度概述了民族平等及文化平等的重要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民族三元观: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比较研究》:
  皮尔士指号理论的优长之处在于突出征象、对象、释象的开放性互动关系,具象和抽象互补共生,绝不偏废,因而具有强大的理论阐释力和学术生命力。一、民族研究的形神关联当下的民族研究风气,倾向于“名”“实”分离。一方面,民族理论成为类似索绪尔语言系统的自足符号系统,从能指到所指,从所指再回到能指,缺乏皮尔士指号体系中象似和标指的关联;另一方面,田野民族志限于描写象似和标指现象,既不在个案之间作比较,也不把象似和标指的描写与象征的理论联系起来,因而缺乏比较研究和理论观照。举例来说,多年来的民族译名研究,①多从理论到理论,不涉及真实而生动的民众生活,不涉及少数民族的认知,也不涉及本土语义分类,从斯大林到安德森,从英语到汉语,没有百姓的话语,没有他者的声音。这种局限于象征层面的结构主义推理,以牺牲民族生活和民间智慧为代价,放弃物象物觉及其涉指,成为修辞学研究。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下,学者大多站在国家主义立场,关注抽象的“国家命运”,没有能够反思自己的民族主义立场,没有能够关注本土人的生存过程和生活细节,以及他们的物质环境、他们的身心感触,而是让这些物感物觉及其所指“退居二线”,长期搁置。学者们推敲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语句,讨论他们的本意,形成虚拟的学术生活方式。反过来,也有学者仅关注物象描写,不关注理论抽象,对于民族生活细节不厌其烦地进行描述,却不进行民族志的比较研究,不和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理论挂钩,不开展基于比较民族志的批评,虽然不失为贡献,但毕竟失去了民族研究的主旨,即从个案到通论的学理追求。其实,理论抽象是获知意义的必要手段,而意义是物感物觉的片面化,“物不需要全面被感知才携带意义”,过多“物的品质”参与意义获得过程,会成为“表意的累赘”。①被感知的对象物不会以全身呈现,即认知者不会也不能感知它的全部,“符号因为要携带意义,迫使接收者对物的感知‘片面化’,使感知成为意义的‘简写式’承载”②。由此推论,象征和意义为了取得普遍性,就要放大自己,而放大的代价是物感物觉的片面化。象征和意义在走向抽象和普遍的同时,注定有片面性“出身”,注定要为了保持活力而反思自我,回归物感物觉,以不断“纠错”、“纠偏”。基于日常生活的物象“浓描”和基于各种“浓描”之间比较的理论提升,是民族研究的“学术生态”,“浓描”和理论交融一体,不可分割。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皮尔士理论
第一节 皮尔士其人
第二节 前皮尔十指号学
第三节 奥古斯丁的指号学及其现代寓意
第四节 皮尔士的指号学
第五节 皮尔士指号学的类推与活用

第二章 中国民族政治经验
第一节 中国民族经验的域外背景
第二节 中国背景下的“民族”和“族群”辨析
第三节 国的“民族”实践
第四节 中国的传统民族理论
第五节 中国现代“民族”争鸣与多元共生

第三章 民族三元观
第一节 民族现象的指号过程
第二节 文化现象的三维分析
第三节 民族符号的“物性”与“体觉”
第四节 民族文化的标指逻辑
第五节 民族指号的释象升华

第四章 主体与物象:历史、权力与认知
第一节 中国民族的“体物”再观察
第二节 跨文化释象互为主体性
第三节 民族符号的活历史
第四节 符号意识形态与主流权力话语
第五节 群体与个体之问的复杂分类

第五章 民族现象的扩展研究
第一节 皮尔士理论观照下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分析
第二节 形气神的动力凸显
第三节 指号生态与灵韵研究
第四节 过程研究的启示
第五节 形神交融与万物关联:生态民族观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