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寻求教师成长的路径为目标,为教师成长这一命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同时也结合了其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研究成果,提出的方法也具有可操作性较强的特点。
本书是“影响力学校研究书系”之三,将教师作为自由主体的人阐述其发展需要。作者从其大中小学的教师职业体验与生命感悟与研究所得,带着对教师的理解和敬畏,提供并揭示了“工作室”成长模型、“自组织”研修模型、“三段论”研究模型、“卫道者”灵魂守望、“思想者”求索之道、“领导者”生态营造等若干教师成长模型,重视理念更重视信念,重视外因更重视内省,是一部教师的成长书。本书探讨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与维持,论证了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与褒扬。教育研究者将从中获得引领教师研究的有效范式,校长将从中发现临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密码,教师将从中获得给自己生命奖赏的成长基因。以教师重新发现教育,以教育重新惠及教师,则写就新的教师“学记”。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从今天开始做那样的人该做的事情,只有今天,没有明天。但是,一个人的成长最容易被“有没有用”迷失了双眼。许多老师讲过高一级的公开课便对低级别的公开教学再无兴趣,因为那已“无用”;许多老师发表过几篇文章便不会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苦苦反思,因为那已“无用”;在职称、称号已然不再具有吸引力的时候我们需要问问内心:我还有没有力量?“只问收获”常常使我们忘记了“耕耘”,忘记了我们手中还有的那一把“种子”。
——第一章第一节
书还该怎样读?
一是读,日有所颂乃至一天(几天)读完的书,感受灵魂的力量,分享心灵的震撼,回归本真的诉求,挑灯夜读,对话生命,此中的滋味在掩卷后愈发真切;周有所悟乃至一周(几周)读完的书,诵读人文,反思生命,寻找我们可以找得到的规律与意蕴,改变自我,可以相信生命因此会与众不同;月有所研乃至一月(几月)读完的书,与大师对话,与智者同步,走一条具有智慧与情感归属的研究之路,建构属于自己的思想与精神体系;年有所依乃至一年(几年)要读的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用漫长的精神与体力投入破解思维、情感、行为的难题,成就自己的辉煌事业;生涯所属乃至一生要读的书,到伟大的心灵中荡涤灵魂,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永恒,人生境遇不同,因有书相伴而拥有、享受共同的财富。
二是写,不是为了写的写,是为了内化与重新建构的写。泛泛去读与边读边记并希望能够实现与作者的重新对话,显然所得有所不同。梁启超先生认为:“先辈每教人不可轻言著述,因为未成熟的见解公布出来,会自误误人,这原是不错的,但青年学生忠实于著述也是实际上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譬如同是读《文献通考》的《钱币考》,各史中钱币项下各文,泛泛读去,没有什么所得,倘若你一面读一面便打主意做一篇中国货币沿革考,这篇考做的好不好另一问题,你所读的自然加几倍受用。”
对于经典的读写附会,这是教师成长继而促进教师的教学的应然选择,是成长也是教育价值实现的必然关系。
—第一章第一节
教师的人道精神是社会期望,也是自我理想。教师也有一个做学生的过程,他们早已在自己的长辈和老师那里接受了最基本的人道精神的熏陶,形成了一定的人道精神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人道精神的理解会进一步加深,当成为一名教师以后,他们便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教育的朝圣之路上,这种精神使得教师变得完美、健康,拥有阳光的生活。
——第一章第五节
在教学空间里,哪些事情是最容易的?哪些事情又是最难的?狭义的“教”是容易的,知识的传递可以运用现代性的宠儿:“模式化”来实现,然而,广义上的“教”却是困难的,因为这意味着“教”的两端生命与生命的双重唤醒。从“学”的内在意义上来理解,这是一种旨在促成“改变”的活动,没有“改变”就没有“学”的发生,改变是内在于人并由人来实现的,学的皈依是生命。从知识授受的角度来看,“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从生命唤醒的角度来看,“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变得简单” 。
——第二章第三节
让教室里站立另一个自己,打开一个自我发现的思辨空间,我们的教学行为就将有我们自己来描述和定义,由我们自己来诊断和评判。从现象和问题出发,教师成为研究者,唯有这样的哲学思辨才是可为之选。
——第四章第一节
关于成长,教师需要有信念、有动力、有坚持,还要有切实符合自己发展的规划,成长的过程必须是一个理性看待的过程,是蕴含着教育的理想与智慧的。关于研究,教师需要有方法、有项目、有支持,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发展目标、能力水平等进行一些元研究,也就是关于研究的研究。让研究项目与研究的目标、方法、内容等同样清晰起来。
——第四章第二节
教育不是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的附属品,而是人类生活的本原意义之一。教育的艺术情怀不仅是艺术化的教育方式,更重要的是以一种艺术的情怀来关注学生,以美的眼光来审视学生,于是,教育就具有艺术的气质,呈现的是教师对于纯粹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人的艺术以及教育的艺术的理解与实践。
——第六章第六节
引论 求诸于己
第一章 成长的“发生”
从农村初中到市区小学、高中、大学,职业生涯伴随着课堂教学我一路走来,其间的风雨变幻已逐渐模糊,留下来的始终是在教育现场那些触动灵魂的时刻,教师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为教师的自我成长。……
一、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二、改变也是一种坚持
三、一节课的研究
四、“行”与“止”皆由自我
五、文化与精神的历练
第二章 “工作室”成长模型
……在跨越学科、学段,跨越时空的交流中,以专业的方式行走,以专业成长影响学生、影响学校、影响教育以影响这个世界,我和工作室的教师们一起在自组织的团队中成长收获。
一、“工作室”:又一个成长模型
二、让研修非制度化
三、让教学自我超越
四、让成长获得影响
五、让课程教学统一
六、让教育价值内生
第三章 “自组织”研修模型
校本研修的价值起点来自于对学校层面变革得以发生的期待,通过这种变革促进发展。可以理解为学生、教师、学校的协同发展,什么样态的校本研修能够促进这种协同发展呢?……
一、为什么难以改变
二、有没有成功经验
三、自组织的研修模型
四、九个操作要义
五、改进就这样发生
第四章 “三段论”研究模型
教学是一种身心的历练,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师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相谐的生命历程。最细微的实践又孕育着最伟大的创想,而课堂实践与课堂创想又如此积极地进入到了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灵魂深处……
一、走向卓越“三段论”
二、怎么研究,我研究了吗?
三、研究的品质
四、做自己的研究
第五章 “卫道者”灵魂守望
名师成长是需要环境支持的,许多人都在探讨促进名师成长的良好教育生态,也在为培养更多的名师以及发挥名师的作用研究出路。然而,中国历史上大师辈出的时代与今又有怎样的关联?
一、师之惰,之惑?
二、何以名师?
三、过去的声音
四、新的足迹
五、圣徒
六、不再落后于时代
第六章 “思想者”求索之道
人的行走路径决定着人的发展轨迹,如果说教学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真实艺术”,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教师所拥有的就不仅是教学的“艺术技巧”,而且还有无时不在的“科学基础”。
一、办法在哪里?
二、思想会有多远?
三、科学与人文,教学谁属?
四、怎样走出“大一统”?
五、讲授可以不尴尬吗?
六、怎样来说“有效”?
七、智慧破解困境
第七章 “领导者”生态营造
教育成果的创造者是教师,教师的精神状态是其生命质量也是教育品质的内在保障,我们有着一个“师道尊严”的传统,今天却对此产生了广泛的质疑,“师道尊严”也可以用来被质疑吗?
一、制度是谁的武器?
二、谁拿走了我的崇高?
三、教师评价善与真
四、备课还是写教案
五、教师可依
六、书,岂非是一种痛
余论 唯有理论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