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苏醒的荒漠戈壁:闽宁镇发展纪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7060635
  • 作      者:
    杨占武编著
  • 出 版 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福建与宁夏是对口支援的省份,闽宁镇由福建省投资建设,宁夏南部山区的居民先后移民至此处。《苏醒的荒漠戈壁 闽宁镇发展纪实》介绍了福建与宁夏的对口合作,以及闽宁镇的建立、发展情况,见证了闽宁镇从一个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开发建设成为移民村落,从移民小村发展到今天宁夏沿黄特色小城镇的艰难过程,显示了闽宁对口帮扶协作的巨大成就。
展开
精彩书摘
  《苏醒的荒漠戈壁 闽宁镇发展纪实》:
  第二章 新主人 西海固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建制的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E成立,现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其中包括2个县级市、9个市辖区、11个县。宁夏地处祖国西北、黄河中.上游,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海拔1090~2900米。
  宁夏东西窄、南北长,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灌区,南部为山区,南北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有很大差异。北部为宁夏平原,占宁夏区域面积的41%,有14个县(市、区)。自然条件良好,年均温9.2℃,积温达3300℃以上,日照超过2900小时,无霜期大于165天,且坡降适度,土层较厚。黄河流经北部平原,引黄灌溉的条件得天独厚,开发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素有“塞上江南”之称。南部山区占宁夏面积的59%,属于黄土高原和荒漠化草原地带,有8个县(市、区),以丘陵、山地为主。这里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上,南部山区的西吉、海源、固原曾建立过西海固回族自治区(另含宁夏的隆德县和甘肃的静宁、靖远两县的部分地区),人们习惯上把这一地区统称为“西海固”。这里处于黄土高原及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内部又可以分为三大区块:灵(武)盐(池)台地南缘的干旱地带,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多风沙而水源奇缺,人畜饮水困难,旱作农业十年九不收;黄土丘陵区,地貌以断块山地、黄土丘陵为主,地势高下悬殊,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多数地区年土壤侵蚀模数达3000~7000吨/平方千米),生态环境脆弱;六盘山麓阴湿低温区。年均气温仅5℃,无霜期只有100天,且旱、涝、冻、雹等 自然灾害频繁。
  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严重缺水。当地的民谣说:“三年两头旱,中间风沙愁,人畜辛劳苦,十种九不收。”“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有资料显示,公元前104年至1949年的2053年中,西海固共发生大旱250次,平均8年一次大旱。关于对水的缺乏与渴望,摄影家王征曾在互联网上有一篇文章《最后的西海固》这样描述: 在西海固,几乎每一个生命都可以给你讲叙一段他们生命中与水相关的故事。在这里人们永远地渴水盼水,水几乎成了每一个西海固人最揪心的字眼。西海固多数的人们,饮水是靠一种叫作窖的容器来收集的,这容器是一锹一锹地在黄土地上挖出来的。打窖要向地下挖一个8米左右的大坑,再一锹一锹地把它向外控大,等到约摸着到了可以盛下二三十方水的时候,把一个个棒状的胶泥砸进窖底窖壁,砸得瓷瓷实实,以保证将来不渗入土里一滴水去,再用棚板盖住上口,这窖才算是打戍了。人们企盼着夏日里来场暴雨,只有这样灌选窖的水才可以多一点,如果夏日旱了没下暴雨,那就要等到冬日背尽山凹里的积雪,来年化作一窖浊水便养活一家人的性命。在以前,家里的殷实程度主要是靠储水量来体现,媒人到了婆家要看的家底,就是看看这家存没存下几窖水,没有存下水的家户是很难娶上媳妇的,女儿嫁过去一定是要受苦的。天实在是旱了,旱到了一滴水也不肯从天上落下来的时候,乡亲们便要十里八里地去排队等上很久很久,到几十米的大沟深处去打点苦水来活命。这苦水很苦,苦得连牲口都不肯喝,骗着牲口喝水的方法,是在苦水上撒一层牲口爱吃的麸子,牲口喝掉一层抬头看看,人们再撒上一层……每年初冬时节,你经常可以看见一群一群的人们带着口罩背着背斗去沟底里捞水,因为刚刚开始结冰的水,最先冻住的冰碴儿一定是水中最纯洁的部分,捞上来化开了便是甜水。
  苦水的矿化度很高,一般在5~7度之间,最高的地方水的矿化度达到了10度以上,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就是这样的水,也不是每一个村子的沟底里都能冒出来的,有苦泉的村子人口也往往比没有苦泉的村子人口要多了许多。在西海固有关水的故事太多太多,人们的现实愿望和希冀也大多与水有关,海涛、泉有、水生、水花等的人名比比皆是,旱天岭、一碗泉、水断头、喊叫水这样的村名让人看来心颤。为了水,人们甚至要撕破脸皮要流血;为了水,人们会被挖窖时突然塌下来的黄土砸伤砸死;还是为了水,整村整村的人们荒废了自己的家园去寻找新的水源地和新的希望。
  为改变西海固人严重缺水的局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政府实施了多项引水工程,从几百公里以外的黄河中,分多级上扬,的确解决了一少部分台地平原的人畜饮水需要,但真正生活在土塬之上的山民们,收集雨后的地表水入窖,依然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饮水方式。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贺兰山下的荒漠戈壁
第二章 新主人
西海固
“吊庄”
玉泉营
坐等天明的寒夜
移民们
搬家的日子
十年搬迁

第三章 攻坚克难的峥嵘岁月(1991~1997年)
拓荒岁月
搬得出、稳得住
“民以食为天”
培育生存的基础
百业初兴的时期
为了明天的希望
吊庄的管理

第四章 闽宁合作的新篇章
闽宁合作
属地管理
闽宁镇的成立
全面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打造特色村镇
闽宁协作扶贫产业园
特色产业的形成
优秀共产党员李双成

第五章 安居塞上
从贫困走向小康
更好地接受现代文明
和谐样板
追逐梦想
闽宁镇大事记(1990~2014年)

附录
西吉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双百扶贫攻坚计划”加快玉泉营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意见》
中共永宁县委、永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宁县关于加快闽宁镇产城一体化步伐倾力打造闽宁协作移民扶贫示范镇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中共银川市委、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永宁县闽宁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意见》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闽宁镇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党员干部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在闽宁镇蹲点调研的几点思考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