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近代乡土建筑:开平碉楼:Kaiping Diaolou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875984
  • 作      者:
    钱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钱毅,工学博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藤森照信研究室,而后进入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跟随张复合先生从事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现在任教于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并一直专注于中国近代建筑与城市相关研究及保护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乡土建筑在中国的近代演进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较色。
  《建筑视界丛书:近代乡土建筑(开平碉楼)》以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民间自主推动建筑近代化典型的实例开平碉楼为例,从它的发展演变、功能、建造等等,全面提出了对乡土建筑的研究方式。
  《建筑视界丛书:近代乡土建筑(开平碉楼)》是建筑视界丛书之一。
展开
精彩书摘
  《建筑视界丛书:近代乡土建筑(开平碉楼)》:
  1.2.2 中国范围内实例考察 
  符合前文总结碉楼定义的实例在中国范围内非常丰富,遗存实物遍布全国各地。笔者专门于2004年8月和2005年4月对此进行了大范围的实地考察,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经过总结,将这些遗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汉族传统庄园、堡寨及集落中的“碉楼” 
  汉民族在庄园、堡寨及集落中建造类似今天碉楼的防御性塔式建筑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汉代,西汉末年及东汉时期,封建大地主庄园开始形成并有很大的发展。《后汉书》记载东汉初年,清河(今山东省临清东)地主豪强赵纲在县境“起坞壁,善甲兵”。坞壁又称营壁、坞堡、堡垒或壁,本是战争时修建的小型堡垒或防御工事,而到了东汉末期,地主豪强在自己的庄园中修建坞壁的情况已非常普遍。《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东号子麻奴》中记载了在汉族和羌族地界接壤的地区,汉族对羌族的征讨及修建坞壁自保的事情: 
  “元初元年春,遣兵屯河内,通谷冲要三十三所,皆作坞壁,设鸣鼓。” 
  “五年夏……将左右羽林、五校士及诸州郡兵十万人屯汉阳。又于扶风、汉阳、陇道作坞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 
  汉代的坞壁一般以高墙围绕,角部或内部建有碉楼,对于汉代碉楼的称谓,一般称之为观(图1—3)、望楼或角楼,有时也被称作碉楼。从今天各地发现的汉代的壁画以及明器中,可以领略到当时的坞壁(图1—4)及单独出现的碉楼与望楼的形制。 
  汉族传统堡寨分布较广,但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历经战乱及大规模人口迁徙,现存的堡寨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四川等各省,在部分堡寨的遗存中依然可以见到碉楼这种建筑。这些现存的碉楼大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为应对战乱所建。 
  四川中部(包括现在四川省中部及重庆市辖范围)是现存汉族庄园与碉楼遗存比较集中的地区。清代,政府大量移民入川,移民以客家人为主体,即史称“湖广填四川”。
  ……
展开
目录
序章

1.1 为什么研究开平碉楼?
1.2 开平碉楼的定义及本书的研究对象
1.2.1 碉楼语意探源
1.2.2 中国范围内实例考察
1.2.3 开平碉楼的定义与本书的研究对象
1.3 既往研究及问题
1.3.1 当地政府与华侨史学者对开平碉楼的研究及其问题
1.3.2 中国乡土建筑研究者对开平碉楼的研究及其问题
1.3.3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者对开平碉楼的研究及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普查——第一手资料的获得
1.4.2 资料的处理
1.4.3 广域的、比较的研究
1.4.4 地方历史、社会、文化等相关背景的研究
1.5 本书的构成

第2章 开平碉楼的起源
2.1 开平的历史及概况
2.1.1 开平的自然地理概况
2.1.2 开平的历史与设县的经纬
2.2 早期的开平碉楼
2.2.1 开平碉楼的起源
2.2.2 清代的“早期开平碉楼”
2.3 开平碉楼源流的考证
2.3.1 客家碉楼与开平碉楼的起源
2.3.2 汉代坞壁与开平碉楼的起源
2.3.3 开平碉楼的源流
2.4 结语

第3章 近代开平碉楼的发展和演变
3.1 近代开平侨乡的形成及开平碉楼的发展
3.1.1 开平华侨的历史和近代开平侨乡的形成
3.1.2 近代开平碉楼的兴盛
3.2 近代开平碉楼在功能上的变化
3.2.1 更楼
3.2.2 众楼
3.2.3 铺楼
3.2.4 居楼
3.3 近代开平碉楼材料和结构的发展
3.3.1 按建筑材料的分类
3.3.2 不同建筑材料碉楼的分布特点
3.4 近代开平碉楼样式的发展
3.4.1 近代开平碉楼丰富的样式
3.4.2 开平碉楼各部位的样式
3.5 开平碉楼空间的近代演变
3.5.1 对传统建筑空间的继承
3.5.2 外来新型空间之引入
3.6 结语

第4章 开平碉楼的防御功能及象征性
4.1 开平碉楼的防御功能
4.1.1 防匪——建造开平碉楼的主要目的
4.1.2 开平碉楼的防御体系及作用
4.2 开平碉楼形式的象征性
4.2.1 华侨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理想
4.2.2 开平碉楼与华侨的地位
4.3 结语

第5章 开平碉楼的建造
5.1 建造碉楼所需资金规模与资金的筹集
5.1.1 建造碉楼所需资金规模
5.1.2 资金的筹集
5.2 碉楼承建人的选定
5.2.1 委托建设
5.2.2 招投标
5.2.3 合同
5.3 碉楼的设计者——从泥水匠人到建筑师
5.3.1 泥水匠人
5.3.2 业余的设计者
5.3.3 少数建筑师的登场
5.4 建筑材料的采办
5.4.1 水泥
5.4.2 砖
5.4.3 其他材料
5.5 施工过程与技术
5.5.1 探寻碉楼的施工过程
5.5.2 择吉日开工
5.5.3 基础工程
5.5.4 搭建篷厂
5.5.5 主体结构施工
5.5.6 内外装修
5.6 施工监理
5.7 结语

第6章 开平碉楼与侨乡社会空间的近代演变
6.1 开平碉楼对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影响
6.1.1 地方传统的村落空间结构
6.1.2 近代碉楼对村落社会与空间的影响
6.2 开平碉楼与侨乡近代社会、空间结构的兴盛和衰败
6.2.1 开平碉楼与侨乡近代社会、空间结构的确立
6.2.2 开平碉楼与侨乡近代社会、空间结构的衰败
6.3 结语
终章

7.1 结论
7.1.1 开平碉楼相关知识的考证与归纳
7.1.2 开平碉楼的发展历程
7.2 开平碉楼与中国近代民间与乡土建筑研究

本书用语
图片出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