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之下的中国,未来存在哪些不确定性?2015年的经济形势以及“十三五”走向,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来自各方的猜测和传言也令时局显得异常扑朔迷离。精准把握中国趋势,是各界人士在自己领域掌握主动权的关键。
在“小趋势”品牌2014年赢得市场认可后,智石经济研究院联合国内外主流智库、尖端高等学府、各大证券投资公司、银行金融机构与30多位实务界一流经济学家共同打造《小趋势2015:中国新常态》,披露众多机构的精彩研判,是目前国内一本专业解读短期趋势的重磅之作。
《小趋势2015:读懂新常态》务实理性地分析了新常态逻辑、经济新常态、金融新常态、风险新常态、政策新常态、改革新常态,让读者看清趋势,把握未来,赢得先机。
展开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新常态就是常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就是常态。对于我们来说,过去的增长是超高速增长,而超高速增长实际上是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但不能持久,而且是弊大于利的。
中国要进入中高速增长率的常态,除了要改进弹性指标,用预测值代替目标值,还应当注意改革要配套。因为新常态是配套改革的综合成果。
——厉以宁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增长速度呢?我认为2014年初提出的7.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一方面,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有产业升级的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具备充足的投资能力。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中国有可能通过启动内需使得经济增长率达到7.5%左右的目标。
——林毅夫 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和人一样,不是只往上走,不能往下走,也要有春夏秋冬。
如果一直顺风顺水,旧常态还能继续下去,新常态就出不来。按照这个观点,经济下行和2008年国内创投兴起,谁是因谁是果,就比较清楚了,经济下行是创新、创业兴起的因。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不走出对新常态的认识误区,没完没了地在每个月数据的正常波动上做文章,把常态形势当作危机形势,陷主流形势判断与政策预期于短期误判之中,可能错失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认为,新常态是经济规律的必然,只有尊重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左小蕾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