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新工程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8097290
  • 作      者:
    姜秋喜等编著
  • 出 版 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姜秋喜,陕西渭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军武器装备军内科研优秀科技工作者,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网络雷达对抗系统导论》等专著、译著、教材4部。是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863”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创新工程导论》较系统地探讨、论述了创新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内容主要包括激发创新的七种动力、探索创新的八种原理、进行创新的八种思维、开展创新的九种方法、实施创新的七个环节和影响创新的六个环境。
  《创新工程导论》可供大专院校、研究院所教学、科研使用,也可供各级领导、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中小学生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创新工程导论》:
  斯蒂芬森与当时英国的大多数技师一样,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17岁时,他还认不得几个字,科学知识更少得可怜。他是个被人瞧不起的小杂工。可是斯蒂芬森不顾别人怎样看待他,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决心从头开始。他说:“既然基础等于零,那就一切从零开始。”从此,他就开始参加夜校学习。
  由于斯蒂芬森文化水平太低,17岁的他每天要同七八岁的儿童坐在一起上课。小同学都感到好奇,总是带着讥笑的眼光看着他。为了学习,他对这些毫不在乎。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就这样凭着坚韧的毅力,他终于摘掉了文盲的帽子,阅读了大量的科技书籍,掌握了制造火车的数理化专业知识。“火车”一词是怎么来的呢?早在1803年,一个名叫特拉维西克的英国矿山技师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这是一台单一汽缸蒸汽机,能牵引5辆车厢,速度为每小时5~6公里。这台机车没有设计驾驶室,机车行驶时,驾驶员跟在车旁边走边驾驶。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但是这台机车有很多缺点,经常出事故。1812年有人在铁轨上试行改进,但没有成功。到了1813年又有人为解决铁轨打滑问题进行了改进,也没有成功。就在这时,斯蒂芬森开始了对蒸汽机车的探索。斯蒂芬森深知实践的重要。他不仅学习书本的知识,还十分注重实践。他仔细观察了当时人们制成的各种火车,研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他还专程来到瓦特的故乡,深入研究瓦特蒸汽机的构造原理。经过刻苦的钻研,他终于掌握了蒸汽机的性能,总结出许多试制蒸汽机车的经验。1814年,当斯蒂芬森33岁时,终于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有两个汽缸,能牵引30吨货物,速度达到每小时7公里,可以爬坡。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创新伟大
第二节 创新不难
第三节 创新素养
第四节 创新准则
第五节 创新工程

第二章 创新动力
第一节 社会需求
第二节 奋斗目标
第三节 兴趣爱好
第四节 信念意志
第五节 刺激激励
第六节 竞争发展
第七节 内在情感

第三章 创新原理
第一节 组合创新
第二节 分离创新
第三节 还原创新
第四节 移植创新
第五节 迂回创新
第六节 逆反创新
第七节 强化创新
第八节 综合创新

第四章 创新思维
第一节 逆向思维
第二节 质疑思维
第三节 联想思维
第四节 想象思维
第五节 直觉思维
第六节 灵感思维
第七节 发散思维
第八节 收敛思维

第五章 创新方法
第一节 智力激励
第二节 组合创造
第三节 问题设问
第四节 联想创新
第五节 事物类比
第六节 列举分析
第七节 信息交合
第八节 检核表法
第九节 高顿思考

第六章 创新过程
第一节 定位起点
第二节 把握方向
第三节 廓定框架
第四节 展开实践
第五节 完善成果
第六节 考量效果
第七节 发挥效益

第七章 创新环境
第一节 家庭环境
第二节 教育环境
第三节 工作环境
第四节 文化环境
第五节 社会环境
第六节 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