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德经验批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141248
  • 作      者:
    崔平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崔平,男,1963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蒙古族,哲学博士,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重构人类理性批判文丛(卷二):道德经验批判》深入分析和确定了道德意识发生的普遍条件,把善、道德情感与真理认识密切联系起来,把善定义为内在于意识存在形式中的普遍要求,是对存在普遍化的追求,是伴随意识存在而时时常在的情感评价标准,这正是通常所谓的良心体验。以善概念为基础,深入分析了人们道德生活的必然取向,包括良心、仁爱、公平、正义各种个人德性和平等、自由、友善、惩恶诸社会道德普遍原则。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言 安放在意识批判之上的伦理学
一、对传统伦理学观念的颠覆
二、批判伦理学的正当程序
三、作为批判伦理学基础的意识批判

第一部分 共通伦理感悟
第1章 伦理学的先验语境
第1节 引论:道德普遍谓词的预备性发现及其一般性意识批判
第2节 限定善概念的范畴体系
一、存在在意识界内的先验意志化
二、存在的三维意志效应:目的、应当、价值
三、价值的三维分化:真、美、善
第2章 善
第3节 重达善概念并扩展到其先验界说路线的排他辩护
第4节 善的四重判断形态
第5节 善的先验发动逻辑:从“是”到“应当”
第6节 绝对的善欲
第7节 被有限反思前提所决定的善的先验有界性
第8节 先验善的偶然经验指向或特殊善
第9节 恶:善欲的先验异化
第3章 德性
第10节 自然善的德性归宿
第11节 良心
第12节 仁爱
第13节 先验的去中心原则:公正与正义
第14节 德性对善判断的第一人称补写
第4章 伦理意识
第15节 平衡反思与意志自律
第16节 理性的先验忧虑
第17节 善良意志向他律的逻辑开放
第18节 伦理意识
第19节 伦理意志的结构
第20节 伦理对德性的第二人称改写
第21节 伦理意识的直接存在现实:伦理学的初始规菹观念暨伦理规范
第5章 伦理社会的先验设定
第22节 普遍伦理管辖
第23节 伦理意识的第三人称扩写
第24节 伦理共同体观念
第25节 伦理社会的普遍原则
一、平等
二、自由
三、友善
四、惩恶
第26节 伦理学的初始义务观念暨伦理义务

第二部分 道德知识
第6章 伦理的道德化过程及其规范结局
第27节 引论:伦理与道德
第28节 道德化的逻辑限度
第29节 道德的规范结构
第30节 道德规范的知识本性
第31节 道德立法的必要工具:强迫形而上学
第7章 道德规范
第32节 道德认识的逻辑
第33节 设置道德规范的形式条件:道德化对象区域的形式与内容的内在分化
第34节 假性绝对命令
第35节 规范形态
第36节 道德化阶梯
第37节 关于可能道德规范的客观定理
第8章 规范的相竞与裁判
第38节 道德规范的真理样式:自真与自假
第39节 规范相竞
第40节 真理判定规则的道德选择功能
第4l节 附论:伦理学的独断劫数
第9章 道德规范的先验变动结构
第42节 直接执行道德立法功能的概念
第43节 道德立法守则:深度匹配
第44节 世界的二维变动与规范的复调调整
第45节 道德的先验文明史:存在分担与规范减压
第10章 道德立法的边界
第46节 上限:针对道德规范的自我保存定理
第47节 下限:针对抽象道德自由的公益限制定理
第11章 对道德规范的约束使用
第48节 引论:耗损普遍性的道德规范义务化
第49节 诱发道德义务的道德情境定理
第50节 确认道德义务主体的存在遭遇定理
第51节 道德归责的反思条件定理
第52节 道德归责的现实条件定理
第53节 义务核销定理
第54节 主体核销定理
第55节 规范核销定理
第56节 存在核销定理
第57节 有限道德理性的自我补救:等价去名独断定理
第58节 综述

第三部分 道德行为
第12章 先验的道德实践意识及其结构
第59节 作为善之逻辑终点的道德实践
第60节 自我随道德实践意识在道德思维中的浮出
第61节 自我与道德思维的二元结构
第62节 道德实践的道德意识形式集成结构
第63节 内在于道德实践的观念移置任务
第64节 道德实践的致成逻辑
第13章 自我的伦理同化
第65节 自我与社会在道德上的形式对立
第66节 自我理解社会化的可能道路
第67节 一种观念偶然性:对自我的形而上学超越
第68节 伦理意识的转型:从“应当”到“愿望”
第69节 道德情操
第14章 自我的道德归附
第70节 与道德规范的接触
第71节 自我道德判断的内在自由本性
第72节 社会道德规范与自我道德判断的逻辑疏离
第73节 规范认同以及道德教育的先验可能性
第74节 道德责任感
第15章 自我的道德感应
第75节 道德焦虑:自我对自身具体世界处境的道德问题转化
第76节 启动实践智慧
第77节 在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存在震荡
第78节 对道德智慧的反省与实用改造
第79节 以智慧为变量的道德承责判定
第16章 道德行为意志
第80节 道德犹豫
第81节 作为道德实践最后条件的道德行为意志
第82节 发生道德行为意志的个体偶然性
第83节 道德行为意志:实质上的拘持与形式上的自由
第84节 对道德实践的扩展说明:伦理学家何以败德
第17章 道德经验及其结构
第85节 作为道德行为主观效果的道德经验
第86节 自我安宁感
第87节 自我愉悦感
第88节 自我实现感
第89节 幸福
第18章 道德经验的持存条件:德性社会
第90节 道德存在的先验多边机制
第9l节 有限道德理性先天缺陷的极度显现:败德社会
第92节 只有一个道德人的道德社会是否可能
第93节 道德沦丧的社会心理阴影:深度比虑与普遍痛苦
第94节 道德拯救如何可能

余论 道德之外的圣人和英雄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