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老祖宗不能丢: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十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207872
  • 作      者:
    庄福龄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庄福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史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有关课题组主要成员等。先后主编和撰写有关专著多部,曾获国家社科基金一等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及各种省部级奖励,并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90年代初期,针对一些企图割裂中国改革开放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系的错误思潮,邓小平明确提出“老祖宗不能丢”的思想主张,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场。
  2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习和研究邓小平“老祖宗不能丢”的思想主张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老祖宗不能丢,就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丢,就是指他们所创立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不能丢,同时要处理好历史与当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本着这一精神,本书就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脉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创立及其历史作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方法等十个重要问题进行相关阐释和解读,在编写中力争做到既全面地尊重历史,又有重点阐述历史,将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讲清楚。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在社会革命的风云变幻中经历了19世纪和20世纪,当前正在动荡多变的21世纪中破浪前进,以自己的理论“书写”着自己的“历史”。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建党治国的方略看,它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理论上看,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揭示自然、历史、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从学科建设和培养人才来看,它是集众多学科群而形成的一级学科,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各类分支学科。马克思主义学科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偶然的。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历经160多年历史验证的结果,也是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危机和国际风云变幻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重视已经成为建设学习型政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深得国内外有识之士的支持和赞同。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没有掌握政权的情况下留下的极其珍贵的理论财富,他们以半个世纪的艰辛奋斗和忘我精神所塑造的光辉形象和举世双的科学理论,从广度和深度来看,都是需要一代又一代革命者永远传承和反复学习的理论经典,其中像《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等,均可称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理论成熟的著作。
  人们也把上述著作和相关著作称为马克思主义的原著,因为它们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终生不渝、始终坚持的理想信念,是宣传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最正确、最权威的著作,是需要下苦功反复学习、反复阅读、反复思考的经典著作。
  ……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第二讲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
第三讲 光辉的历史 不朽的篇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总论
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史上首次成败论英雄的典范
第五讲 马克思——总结经验、创新理论的光辉典范
第六讲 恩格斯及其面向新世纪的哲学纲领
第七讲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治学立论的基本功
第八讲 60多年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九讲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创立及其历史作用
第十讲 论马克思主义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