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对中国若干行业的实证研究》:
较近期的研究成果可见世界银行最近的一份报告,这个报告认为1985年到1994年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个百分点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为2.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1996)。通观这些研究,我们认为其结论大致上是可信的。
出现工业生产效率改善和经济效益下降并存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有3点:第一,竞争引起垄断利润的下降。改革以前工业产品由国家定价,利润是垄断利润,改革以后工业领域更多的生产者进入和供大于求市场的形成,都会促进价格竞争,使垄断利润下降。第二,收益分配向个人收入倾斜。改革以来,工业净产值中职工收入所占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必然使利润所占的比重相应下降,使利润率降低。第三,收益分配向其他部门转移。特别是向银行、农业部门和流通领域转移。这三方面的原因都有合理成分,也有不合理成分。竞争引起的垄断利润下降是有益的,既迫使企业提高效率,又能够增加消费者剩余,正是改革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但是,由于预算“软约束”继续存在,竞争不能将低效率国有企业淘汰,这些本应淘汰的企业能够不计亏损继续参与竞争,迫使正常运转的企业也只能将价格降低到正常盈利水平之下,导致整个行业效益低下,由此引起的利润下降是不正常的。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既有对以往向个人分配比例偏低进行补偿这种正常因素的影响,也有个人收入比例不受约束过分膨胀这种不正常因素的影响。向银行转移利润,是国有企业建设投资“拨改贷”的必然结果,但在制造业收益率普遍降低的情况下,信贷资金的收益率也应有适当调整。向农业部门的转移,一方面是对以往工农业产品比价不合理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受农产品流通体制不合理、存在行政垄断问题的影响。
总之,制造业效益水平下降是事实,是改革必经的一个阶段,或者说是必然要承担的成本。但效益下降并不表明改革没有带来效率改善,相反,由于竞争的积极作用,改革以来制造业效率水平有所改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