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规划支持系统》:
第1部分 宏观视角
1规划支持系统:进展、展望和思考
1.1规划支持的定义
规划支持系统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那时是指城市和区域规划师们常用的一堆计算机工具的总称。20世纪中叶,计算机自诞生之初便开始应用于人类事物的各个方面;60年代,规划师们开始尝试运用大规模系统进行数据运算和模拟。这些进展直接导致了市政信息系统(municipal information systems)以及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型的产生,从而形成了规划师所用的主要的规划工具箱,并最终出现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90年代,几乎在规划过程的所有阶段,规划师都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这就需要我们把这些工具集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规划支持系统(planning support system,PSS)。该系统可以以更加集成性的方式来开发,因而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规划支持的环境。
在PSS思想出现之前,传统认为,一个科学、理性的规划应该运用综合性的计算机模型,这样就可以将系统实际是如何运行的与系统在特定的规划要求下将会如何运行进行比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规划过程本身就是考察一个系统在更大的城市和区域系统之内或者之外的运行情况,而该城市和区域系统也正是规划设计的对象。这个来自于系统论方法(West Churchman,1968)的大胆且有些幼稚的概念逐渐失去了对规划方法学的影响。我们可以越来越明显地看到,这种牢固的结构不可能适用于规划问题,因为规划问题往往种类繁多又难以定义,以至于很难通过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高度结构化的决策过程来解决。
正如Mel Webber(1979)曾经说过的,这个概念也许可以满足解决“把人类送上月球”这类问题的需要,但却无法满足解决诸如“把我们送到机场”之类问题的需要。当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这种牢固的结构被多种不同的计算机分析工具所冲破,而这些不同的工具体现了各种不同的应用正在变为现实。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走在了前列,直到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应用工具出现,以至于很难进行集成。于是,“规划支持系统”一词应运而生,是表示各种不同应用技术的一个概括性名词。
规划支持系统这个术语是由Britton Harris(1989a)提出的。实际上,自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来,Harris作为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型的首席专家,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评论人,并倡导规划支持系统的应用与发展。1989年,Harris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超越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和规划专业》(Beyo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本章作者:Michael BattySystems:Computers and the Planning Professional)。在文中他坚持认为,就像管理工作需要常规支持一样,规划工作也需要战略支持,因此,他使用了“规划支持系统”而不是决策支持系统这一专业术语。在这一概念形成的早期,也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普及之前,大多数规划支持系统聚焦于非常规的战略规划问题,当然,这时战略规划和常规规划之间的界限也是非常模糊的(Batty,1995)。
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的因素包括:首先,致力于解决各种问题和完成很多任务的软件系统不断出现;其次,通过互联网,包括提供简单信息的万维网和非常复杂的软件联盟,软件和数据得到广泛传播。本章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理清规划支持系统领域的模糊性。为此,本章将从问题和技术两个方面梳理规划支持思想的变迁,这两方面的研究既是联立的,又是并行的。
规划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有着以下三方面的背景:
第一,由于社会活动(即使是比较明确的社会活动进程)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日益增加,城市规划已经变得非常多元化。简言之,规划问题不再被认为是可以在经典的科学框架之内得到解决。在Rittel和Webber(1973)提出的图形化的术语系统中,规划问题被认为是“棘手抗解的”(wicked)。那种认为通过设计理想城市的形式创造一个最优产品的看法,已经让位于另一种观点——所谓最优程序可能只是用来协商产生一个一般意义上被大家所接受的未来图景。事实上,在最早提出规划支持系统这一概念的时候,大家就普遍接受上述看法了,只不过从那时起,随着我们对未来的整体观点出现了分化,上述看法反而日益深入人心。
第二,在过去50年中,规划过程已经从严格的专业主义范式迅速地向群体协商范式转变,规划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向具有共同利益的多个选区传播众多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规划支持系统越来越多地用于信息发布。可见,规划的焦点在于,采用各种复杂的工具及其成果,向通常并不具有专业知识的受众和利益团体解释规划的内容。
第三,过去20年,由于互联网及相关系统的发展,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主要是数字传播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而导致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急剧扩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理想的,但是这些变化的确为我们的回顾和思考提供了一个起点。
我们首先简要阐述计算机技术的新的发展及其对PSS的重要性,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互联网和作为可视化媒体的浏览器的出现。我们非常关注计算机与传媒融合的方式以及从桌面系统转向互联网的方式。尽管PSS工具是非常多样化的,并且规划师和专业人员更希望针对特定情况开发自己的工具,但是,由于诸如GIS这样的一般系统以及不需要专家知识的高级程序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与传媒、桌面系统与互联网系统的不同仍然是划分PSS工具基本类型的重要依据。我们将所有的工具类型合称为规划师的工具箱,正如前述,工具箱包含了一系列一般的和特殊的工具,它们可以相互合并,并集成到更大的系统中去。
为了阐明这些观点,我们选择了3个案例:案例一是大伦敦地区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型,它是今后100年大伦敦地区气候变化情景的综合评估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案例二是如何采用数字几何模型,作为虚拟城市模型的一种形式,向特定的利益方展示和沟通空气污染程度的度量问题;案例三是如何将人口空间数据与谷歌地图(Google Map)等在线工具以及“第二人生”(the Second Life)这样的在线环境或虚拟世界联结起来,实现人口空间数据的常规应用。
案例一是非常规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并且使用了传统的数学模型,同时也是一个桌面系统的案例。案例二、案例三是更加常规的模型,它主要通过万维网来和用户交流,并利用数字图形,而不是符号,来建立模型,尽管图形和符号这两种表现形式在一些应用中已经开始融合起来(Batty,2007)。上述应用从本质上讲是可视化的,这也表现了本章的主旨,即随着计算机革命更加快速地转向图形化和媒体技术,而不是其最初的数字处理技术,通过可视化进行沟通正在快速成为PSS的一个主要关注点。这再一次印证了Brail的观点,也就是,强调规划支持系统是一套“以可视化表现的方式联结分析工具和计算机模拟模型”的技术(Brail and Klosterman,2001)。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