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面深改关键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60227
  • 作      者:
    孙祁祥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孙祁祥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展开
内容介绍
  《全面深改关键年》:2015年"两会"期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二次举办以"迎接两会、畅谈改革、权威发声、高端分享"为宗旨的"两会"专家笔谈,组织学者纵论中国深化改革的经济热点问题。经院一批在学术界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在笔谈中就中国深化改革发表了真知灼见,内容涉及社会保障、宏观经济形势、国企改革、互联网经济、财税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带一路、能源改革等热点问题,语言通俗,见解独到,充分显示了经院学者关心时事、关注民生、关注改革的情怀和开阔并具有前瞻性的学术视野。
展开
精彩书摘
  《全面深改关键年》:
  第二句话叫做:“老路子不能再走了。”以往的经济增长靠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尤其靠地方政府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举办公共工程,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拉动了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导致地方政府的债务平台十分庞大。这有利有弊,利是能够极快地拉动中国的经济,但是弊在于不可持续,而且导致高污染、高能耗。所以,老路子不能再走了,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增长的障碍和羁绊。所以,新常态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好日子已经过完了,老路子不能再走了”,就是这么简单。
  “三期叠加”。我的概括是:第一是经济运行的下行期。下行期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将进入新的平稳且稍缓的增长周期。第二是产业结构的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将会有一个深刻的转型,就是由原来的高能耗、高污染、不可持续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可持续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型势必意味着银行很多原来的优质客户,将会成为它的包袱,甚至会成为国家的包袱。第三是增长方式的转变期。以往的增长靠高投入,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将来增长的主要动力不是来自政府的大规模投资,而是来自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来自内生型的增长。
  ……
展开
目录
Part 1 经济关键词:惟新以为常
“新常态”的根源 刘伟 苏剑
以廉政勤政简政为指引,全面提升政府公信水平 章政
这一轮国企改革的新特点 平新乔
中国银行业的新常态、稳心态与好业态 王曙光

Part 2 环球视野:博观约取,晓家国声
大数据时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实体经济与金融部门的良性循环 李连发
发挥文化软实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周建波
“一带一路”的历史转换与中国梦的实现 张亚光
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挖掘中亚市场潜力 孙薇
我国优化外资结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陶涛
全球价值双环流架构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张辉

Part 3 宏观经济:志宏慎行,堪天下重
需求管理偏向宽松,中国经济将现“长缩”局面 刘伟 苏剑
2015:经济增长7%或稍高的新宏观动力学机制 曹和平
新常态下的房地产业 董志勇
扩大消费须缩小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差距 李连发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国际经济意义 王跃生
“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 张延
如何发展创新型经济? 夏庆杰
国企改革、技术进步与配置效率 杨汝岱
基于五重均衡提升我国全球治理能力 张辉
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张辉

Part 4 财政探索:志持志筹,经济天下
促进纳税与地方性公共产品供给相匹配 刘怡
必须重视增值税分享制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阻碍 刘怡
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设想 王大树
发展公共消费和社会保障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李心愉
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新模式 许云霄
关于当前地方债务问题的总结与思考 许云霄
改革税收体制,推进PPP模式 袁诚
从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看财政政策的特点 张延 邱牧远

Part 5 金融改革:权衡轻重,一纸风行
渐进而中庸的中国金融自由化 王曙光
民营银行发展路径和存在的问题 王曙光
增加银行收益渠道是化解银行危机的根本出路 李连发
融资难问题须理性看待 李连发
利率改革——行百里者半九十 宋芳秀
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重在防范和规避信用风险 杜丽群
全球保险监管变革浪潮中的中国偿二代“第0年” 姚奕
存款保险:政府以退为进,市场转守为攻 姚奕
中国何以成为“不精明的债主”?——原因及政策建议 陈仪
从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看货币政策的特点 张延 邱牧远
理解“新常态”,避免“内卷化” 锁凌燕

Part 6 信用建设:无信不立,诚为千金
加强信用教育,完善社会治理章政
以个人征信报告为切入,建立我国居民信用体系 章政
构建诚信社会,政府作用不可替代 杜丽群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崔巍
借鉴科举制度历史经验,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 郝煜
我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意义与困境 季曦 龙显灵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伦理与制度建设 李权
以商事登记改革为依托,构建我国企业信用制度 章政

Part 7 民生建设:德化黎元,道谱春秋
加快解决农民工子女随迁,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叶静怡 张睿
客观全面看待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锁凌燕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思考 郑 伟
逐步将农民工加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实现城乡医疗统筹 蒋云赘
加快建立我国的个人养老计划 陈凯
关于调低社保交费率的思考 朱南军
关注住房的社会保障功能 袁诚
交通拥堵治理宜遵循“第三优原则” 刘宇飞
改革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石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