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美基础教育大碰撞:美国教育专家跨国调研实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609835
  • 作      者:
    (美)南茜·派恩(Nacy Pine)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美国教育专家历时二十年中美跨国调研,深度解读中美基础教育之差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展开
作者简介
  南茜·派恩,圣玛丽大学中美桥梁教育项目负责人,在中国有20年研究和咨询经验,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教育专家。她关注于中美儿童及青少年在接受教育方面的差异,在中美均具有丰富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并获得过很多奖项,其中包括表彰她跨文化研究成果的洛杉矶城市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中美两国在对待数学教育的态度和方式上有什么差异?
  教师的角色和任务有何不同?
  课堂教育是强调学生对于课本的深入理解还是侧重学生本身的独立思考?
  两国教育对勤奋和天赋的强调有何差异?
  学业和考试压力的不同在哪里?
  两国语言对学习的潜在影响是什么?
  教学环境与纪律的设定有何不同?
  大学入学的竞争差异在哪里?
  
  作为资深教育专家,作者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往来中美之间数十次,走访旁听了两国各地多所学校的课堂教育,与老师、教育者、家长、孩子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在本书中,她忠实记录了自己在两国课堂旁听的所观所感,充满了生动的细节描述。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差异比较中尽量保持了客观与公正,尽可能全面和深入地分析了中美两国的教育者、决策人和父母在教育实施中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教师的角色
  此时正值徐州一所学校的下课高峰期,我在熙熙攘攘的自行车流中来了个“激情漂移”。气息未定,我便在中国这个工业城市一所学校的礼堂后面看到了声情并茂的数学和语文示范课。我是应邀来参加徐州这所最好的学校最新引进的课程的调研工作的。之后,我和我的翻译龚先生,带着摄像机,走过了学校的走廊,来到校长办公室喝茶,并简单了解了该校的办学宗旨。徐州这个全国铁路交通枢纽位于北京南部800公里处。而我则是第一位造访该校的西方教师。那时是1991年的3月份,学生们所学的课程与当今的课程已大致相同。
  第二天下午,龚先生和我以及其他15位教师来到了教职工会议室,而孩子们则蜂拥出校:年纪稍小的孩子蹦蹦跳跳奔向父母或者祖父母;年纪稍大的孩子则成群结队地边聊天边跨上自行车远去。我们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前,手里握着热气腾腾的陶瓷杯以抵御隆冬的严寒。之后,我们便精神饱满地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来到中国后,这还是我第一次和中国的小学教师举行正式意义上的会谈。
  我们有很多共同点:都关心学生的进步,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最好的学习机会,都认为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更小的课堂规模以及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学水平。但是随着交谈的深入,质的差异也开始出现——美国教师希望教室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而徐州的教师则仅仅是希望教室人数能少于常规的60人;徐州这所学校的课时要比美国的长得多,通常在下午4点或5点才放学,但是学校的学生中午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吃午餐;该校的学年也比美国的要多出大概一个月。
  这些中国教师要求我描述美国教师的职责。而当我开始描述美国小学教师的职责时,一些中国教师便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了。他们看上去似乎有点困惑,而一位我前一天听过课的教师则要求我再解释一遍。
  “美国的小学教师成天都和同一个班级待在一起。一个人负责所有的课程。”我重复道,“我们要教阅读、写作、数学、社会科学、科学、健康、美术,还有音乐。孩子们整天都和同一个教师待在一起。”
  他们再一次面面相觑,更多的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校长起身为我的杯子里添了点热水,然后想搞清楚我说的话:“所有的课程都是你教?所有的课程?”
  ?是的。”我同样也被他们的困惑搞糊涂了。但是幸运的是,我们学校每隔几个月都会请一些人专门来教美术或者音乐。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个很大的恩惠了,但是总的来说,我们什么都要教。
  直到这时,我才了解到,徐州的教师并不负责一个班级所有课程的教学。于是我问他们所负责的教学科目。
  “我教低年级的语文,也就是你们所说的阅读与写作。“一位教师说道。
  “我教数学。”另一个教师说道。
  “我是美术教师。”
  “我教高年级的语文,同时也负责班级活动。”
  与会教师们开始依次发言,描述着各自的职责。有些教师教两门课,比如社会科学和书法。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只负责一门课程。
  “你们整天都教这些?”我问道,“一天几节课?”
  “我们一天3到4节课,当然这要看我们是不是还要负责其他课程。”校长解释道。这位校长留着黑色短发,用一条印花围巾提亮庄重的褐色套装。
  我震惊地问道:“那你们剩下的时间用来干什么?”
  “我们互相备课,和有困难的同学交流,批改作业。”接着,这位校长又开始为我讲述他们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的。他们有的时候会花费数小时备一门课或者设计一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难点的问题。
  他们的经历在我看来和我的大相径庭,我甚至都难以想象这种经历。这次的讨论会使我产生了更多问题。我开始思考中美学校教学环境的差异,学生的不同。最重要的是,我想知道我们可以向对方借鉴何种经验并将其成功植入自身文化中。
  那天晚上,我回到师范学校招待所那间简陋的房间里,从床头三条叠放整齐的羊毛毯中抽出一条裹在身上,坐在椅子上开始回顾一天的笔记。房间里没开暖气,透过窗户,我看见了漫天飘扬的雪花。那时已经是三月中旬了,但是不论天气好坏,那栋楼的暖气供应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好在热水的供应十分充足。我往杯子的热水里兑了点朗姆酒,接着便开始动笔,试图不放过下午讨论会的任何一个细节并将徐州这所学校的教学安排与美国的进行分析比较。
  我曾在高中教过几年英语——一天六节课,还有一节课的时间用于备课。每天晚上,我还要拖着整整150个学生的作业回家批改。不过每天中午30分钟的午餐时间我一个人倒是落得轻松自在。但是自打我开始执教小学生后,我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到35个学生的作业批改起来倒是简单许多;但是一整天的教学下来,我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从早课铃声响起开始——通常是在早课铃声响起之前——直到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学校,我都没有时间歇歇脚。连上厕所的时间几乎都很难挤出。好不容易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段短暂的休息时间,可是我们却要用来满足学生需求,为各个办公室跑腿送信,为下节课做准备或者将孩子带至操场进行15分钟的休整。午餐时间相对更长,但是等到我们将孩子带至食堂安置妥当后,留给我们吃饭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我学会了狼吞虎咽。放学后,几乎每天晚上,我和我认识的几乎所有教师都要花费数小时想出第二天能够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并满足学生需求的最好方法。教学固然能使人精神饱满,但却绝非易事。而且美国的教学和徐州教师所描述的教学简直完全不一样。
  接下来的20多年里,我曾到访中国多个不同城市,对中国教师的职责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调研。我发现,城市学校所有年级的教师通常只需要负责自己专业领域的课程教学,一天几节课,一节课40分钟,而且他们不需要完成额外的任务,比方说管理教室。不同于美国教师,他们不需要收集迟到或者缺勤假条,将孩子们带至餐厅或者保证学生的作业量。而其他教师则在课外时间完成这些任务。课间,教师们共享着一间大办公室并经常性地进行交流合作。
  尽管多数乡村学校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上不及城市学校,但是它们的基本教学安排却是一样的。有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多教几门课,但是他们却有时间进行交流合作。
  美国小学教师典型的一天往往从操场开始。在那里,他们需要接学生并将他们带至教室。之后,教师会把孩子们的书包存放在教室里并取出装有学生作业的文件夹或者其他需要的教学材料。同时,每位教师还需要注明到课与缺勤学生的名字,收集各类文件,比方说学校的募捐表格或者是需要家长签字的材料。接着,孩子们则需要跟着教室里喳喳叫的广播向国旗宣誓。教师们有10到15分钟的时间安顿学生,这时,他们可能会给学生们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学习一些日常用语或者在作业本上回答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将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去。如果有孩子迟到了,教师还需要回到电脑上将这个孩子的缺勤记录更改为到课记录。
  每个教室与学校都大同小异。上课开始时,教师可能会与全班学习一篇课文或者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事先留在黑板上的任务。之后,教师可能会一次性花15分钟的时间对6到7个孩子进行小组教学,为他们讲解新概念,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并鼓励他们就课堂内容进行讨论。这时,其他的同学则需要独立学习课文并在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与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大约两个小时后,教师便会将孩子们领到操场,给他们10到15分钟的时间休息或者上厕所。大概中午时分,在将孩子们护送到食堂后,教师们才能有一段短暂的午休时间。
  上午一般是语文(也常称为阅读教学)和数学教学。午餐过后,教师们则需将精力转移到其他课程上来,如社会科学、科学、体育和健康。如今,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为每年数学和语文的标准化测验做准备,大部分小学已经取消了美术和音乐课,连诸如科学的其他科目也难以幸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后天努力还是顺其自然?
第二章老师的角色
第三章儒家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理解的深度:数学
第五章压力与考试
第六章语文教学的巨大差异
第七章教室环境与课堂纪律
第八章学习内容的深度挖掘
第九章在校表现与课堂即兴发挥
第十章向大学冲刺
第十一章对想象力的关注和鼓励
第十二章迈向未来:孩子们准备好了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