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融结合新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104890
  • 作      者:
    窦尔翔,许刚等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窦尔翔,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鲍敦全教授研究资本论,师从投资银行大师何小锋教授研究资本市场理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系教授、副系主任。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若干。在《经济学动态》等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若干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辑录或全文转载。在《中国证券报》、《国际金融报》、《中国经济时报》、《金融时报》、《中国改革报》上发表文章或接受专访50篇(次)。专注于产业金融工程的研究。致力于推动教育金融的研究和实践。关于外汇管理、金融危机、房地产金融、教育金融等热点问题的观点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参与撰写的金融危机方面的咨询报告得到国家高层的认可,若干建议被采纳。获得北京大学2008-2009年度花旗奖教金.
展开
内容介绍
  传统的观点认为,产融结合主体主要集中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这种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产融结合新论》从一个全新的深层次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产融结合问题,把产融结合的过程看作是一个货币流动性转换的过程,即,从融资方的角度看:产融结合就是通过放弃部分收益,获得流动性或者稀缺的管理能力。从投资方角度来看:进行产融结合就是通过放弃流动性,获得收益、控制权或者定价权。    全书共分为十章:产融结合的基本概念、产融结合是一种制度变迁、产融结合合约选择的规律、产融结合的主动性探讨、产融结合的紧密度、产融结合的负效果、产融结合的治理、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产融结合的历史考察、产融结合的困境与展望。
展开
精彩书摘
  《产融结合新论》:
  更易在工作方法的专业化方面有所突破,更有利于发明创造。斯密有关劳动分工的智慧,成为产业分析和初期工业化时代泰罗式管理理论的基本依据,从而也成为产业论的前提。
  首先,分工与专业化是针对微观生产单位的生产活动操作方式而言的,即“企业内分工”,即在企业体系的分工实践中,随着社会伦理和对人的认识的不断演进,生产和再生产着越来越局部化、操作化、精细化与片面化的专业人士和职业经理人;其次,分工与专业化是针对全社会的生产活动而言的,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内分工”,即在市场体系的分工实践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生越来越细化的产业,进而形成彼此紧密联系的产业链。“社会分工”不仅决定着“企业内分工”的深度,而且决定着产业的分化和成型,“企业内分工”不仅取决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且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扩大以及专业技术的发展。在分工论的基础上,产业两个维度上发生着巨变:一是横向的产业分工不断增多,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推动的“社会分工”和技术的横向交叉扩张与综合进步;二是纵向的产业深化不断加剧,其主要推动力源于市场竞争拉动的经营管理进步和“企业内分工”以及技术的精细化纵深发展。
  具体到金融产业,投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产生作为社会分工在金融业中的具体表现,是随着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而不断深化的必然事件,这些细分行业逐渐成为近现代金融产业的重要支柱。投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作为金融产业深化和细分的产物,不仅延续了一般金融业创造信用、媒介一切产业的天赋,而且分别成为加速一般产业分工、放大“货币”的虚拟权力效用、“有效”调整资源配置的杠杆和手段。这些细分行业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恰恰在于它们能够借助“货币”这一市场经济的虚拟权力对产业进化必然伴生的资源调整,然后经由市场体现出来的平和有效的控制与调配作用。因此,分工不仅是金融产业的细分产业产生的根源和前提。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产融结合的基本概念
1.1  “产”、“融”的形态
1.1.1 “产”的三种具体形态
1.1.2 “融”的三种具体形态
1.1.3 “产”、“融”本身是一种抽象的合约
1.2 产融结合的本质
1.2.1 流动性的本质
1.2.2 产融结合与流动性转换
1.3 产融结合的定义

第二章 产融结合是一种制度变迁
2.1 “产”、“融”是制度安排
2.1.1 “产”是一种制度安排
2.1.2 “融”是一种制度安排
2.2 产融结合型制度变迁
2.2.1 产融结合型制度变迁的收益
2.2.2 “产”的收益形态
2.2.3 “融”的收益形态

第三章 产融结合合约选择的规律
3.1 基于基本货币的基本合约
3.1.1 债性合约及其变性
3.1.2 股性合约及其变性
3.2 省略了基本通货的融物合约
3.2.1 基本特点和性质
3.2.2 融资租赁合约
3.2.3 融物合约中的“物”
3.3 链式合约交易
3.3.1 链式合约交易的基本特征
3.3.2 由融到产的链式合约模式
3.3.3 由产到融的链式合约模式
3.3.4 其他类型
3.4 合约选择的依据
3.4.1 项目状况
3.4.2 目标主体状况
3.4.3 合约选择环境
3.4.4 合约状况
3.4.5 主体状况

第四章 产融结合的主动性探讨
4.1  何谓产融的主动性
4.1.1 主动性的表现
4.1.2 主动性产生的原因
4.1.3 主动性问题的实际应用
4.1.4 主动性的进一步理解
4.2  自身需求与主动性
4.2.1 “产”的自身需求
4.2.2 “融”的自身需求
4.3 竞争与主动性
4.3.1 竞争主动性的影响因素
4.3.2 竞争策略的选择
4.4 机遇与主动性
4.4.1 宏观外部机遇与主动性
4.4.2 微观内部机遇与主动性

第五章 产融结合的紧密度
5.1  产融结合紧密度的基本认识
5.2 产融结合中合约的紧密度
5.2.1 隐性类合约联系的紧密度
5.2.2 单合约紧密度判别
5.2.3 多合约的紧密度判别
5.3  产融结合紧密度的影响因素
5.3.1 产融双方自身的主观因素
5.3.2 产融双方之外的客观因素

第六章 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6.1 产融结合效果分类
6.1.1 正效果和负效果
6.1.2 内部效果和外部效果
6.1.3 系统性效果和非系统性效果
6.2 研究负效果的意义
6.2.1 负效果产生的背景
6.2.2 研究负效果的意义
6.3  产融结合负效果的具体表现
6.3.1 资产层面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6.3.2 组织层面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6.3.3 产业层面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第七章 产融结合的治理
7.1  内部治理
7.1.1 系统性内部负效果的治理
7.1.2 非系统性内部效果治理
7.2  外部规制
7.2.1 产融结合的外部引导机制
7.2.2 产融结合的监管
7.2.3 产融结合的外部治理

第八章 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
8.1  市场主导
8.1.1 市场主导的认识
8.1.2 市场主导合约层面的探讨
8.1.3 市场主导的条件
8.1.4 市场主导的优劣势
8.2 政府主导
8.2.1 政府主导的认识
8.2.2 政府主导合约层面的探讨
8.2.3 政府主导的条件
8.2.4 政府主导的优劣势
8.3  银行主导
8.3.1 银行主导的认识
8.3.2 银行主导在合约层面的探讨
8.3.3 银行主导的条件
8.3.4 银行主导的优劣势
8.4  市场主导、政府主导、银行类主导三者的关系
8.5  中国的主导模式
8.5.1 市场性
8.5.2 政府性
8.5.3 银行性
8.5.4 产融型金融控股集团模式

第九章 产融结合的历史考察
9.1  产融结合历史的总体概况
9.1.1 产融一体化
9.1.2 “产”、“融”分离
9.1.3 产融的再结合及大发展
9.1.4 产融结合的曲折与治理
9.1.5 产融结合的新浪潮与暂时危机
9.2 金融合约与金融机构的演变与发展
9.2.1 金融合约的演变
9.2.2 金融机构的演变
9.3  各国产融结合的历史实践与评价
9.3.1 美国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2 日本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3 德国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4 韩国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5 我国产融结合的历史和分析

第十章 产融结合的困境与展望
10.1 合约的边界
10.1.1 “产”的流动性与边界性的辨析
10.1.2 “融”的流动性与边界性的关系辨析
10.2 资产的虚实
10.3 组织的合理定位
10.3.1 组织定位不合理的风险
10.3.2 “产”组织的边界扩张
10.3.3 “融”组织的边界约束
10.3.4 “结合”的超级形式——供应链金融
10.4 产融结合的困境与展望
10.4.1 监管与决策
10.4.2 法律规范
10.4.3 产融人才的培养
10.4.4 外部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