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研究动态:供应链金融专题(第四辑)》:
黄斯瑶(2010)研究了汽车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和模式,认为汽车经销商融资现状及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分析:汽车经销商融资困难,而供应链金融则能通过结合贸易背景,采取资金特定化使用控制以及授信自偿性技术手段,使经销商由于经营稳定性差而造成的资金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通过对物流、资金流的结构化,以及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技术的运用,有效隔离和屏蔽经销商的信用风险。通过引入核心企业和物流监管合作方两个变量,信贷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大为改善。作者也指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汽车经销商融资模式主要有两种:(1)采购阶段的供应链金融——预付账款融资模式。(2)运用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动产及货权质押融资模式。
闫琨(2007)研究了中小企业和农业的供应链金融问题,认为供应链金融是给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人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作者详细分析了农业供应链的特点,认为农业产业供应链具有连接随机性与结构不稳定性很强的特点,传统上呈绝对弱集成模式,其集成和协调局面确实有所改观,在总体上呈改善加强型模式,其构成目前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技术进步稳定的“供应链上游+ERP(企业资源计划)”为主的农业产业链中游及“分销集成+农业产业链下游”的协同双赢及供应链终端突进发展的策略,并认为农业产业作为供应链金融中的可采用三种方式:(1)动产质押融资模式;(2)保兑仓融资模式;(3)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张伟斌、刘可(2012)基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全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进行了计量分析,认为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者认为,供应链金融应在下列方面加以改善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帮助作用:首先,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者和提供者,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将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实现自身传统信贷业务成功转型的契机。从供应链整体运行的高度来审视和加强中小企业分类管理工作,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并从产品架构和流程上的重塑来适应供应链金融发展潮流;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金融业务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其顺利运行才能保障整个业务流程中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顺畅,在整个供应链金融运行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做好质物仓储和监管、价值评估以及动产拍卖等工作。同时还应该与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业务合作,共同建立起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降低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最后,政府在做好政策引导的同时,应该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健全有关信贷人权利、动产担保物权等法律规章制度,提高各个市场主体加入供应链金融体系的积极性。
陈一洪(2012)研究了城市商业银行小微金融的发展,认为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金融须克服成本与风险两大难题,以供应链金融模式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一够破解这两大难题。作者认为,城商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立足行业供应链金融:(1)组织支撑,完善行业金融组织架构。如民生银行的行业金融事业部,从各业务条线、后台风险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行业金融项目团队。立足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实际,细分市场,实行支行分类管理。(2)产品支撑,立足行业供应链做小微供应链金融。从整个行业供应链出发,立足供应链上下游众多小微企业,关注整个贸易流程与交易过程,整合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从国内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较为成熟的品种主要分为:存货类,主要包括存货质押及仓单质押两个主要子品种;预付款类,主要包括目前较为常用的厂商银、保兑仓及先票后货三种主要模式;应收账款类,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质押、国内保理、商票贴现三个主要业务品种;四是国内信用证业务。(3)理念创新,从卖产品到提供“解决问题”的转变。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模式旨在通过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供、销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信用共同体实现对特定行业小微企业的批量开发与商圈声誉风险控制,解决传统小微业务开展过程的成本与风险控制问题,同时立足供应链贸易融资模式及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商业服务理念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全方位、专业化、精确制导的金融服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