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城市景观评论与反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999753
  • 作      者:
    丁奇主编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城市景观评论与反思》内容包括了“真”与“善”的追问——从ASLA奖看中国景观发展历程、文学将杀死景观、寻找失落的真与善、写在夹缝中的评论、非设计景观的存在与价值、中式回潮与文化传承、中美景观设计观比较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城市景观评论与反思》:
  在近几年已经扔了很多了。我自己深有体会,大会小会,国际国内我们都在讲如何尊重自己的文化遗产,但往往疏于研究,踏实坐冷板凳下苦功夫的人终究寥寥。圆明园就是一个例子,恢复圆明园部分景观的呼声很高,随便捡出来三四张圆明园的旧照片,或是唐岱的四十景图问一些景观园林专业的博士、硕士,没几个能确切辨认出来的。
  还有一点。虽然现在技术强调得这么厉害,真正深入到园林工地去实践,去研究第一手技术资料的人还是太少。拿水利技术来说,你看勒·诺特尔为了将水引入凡尔赛,设计了多少设备啊。勒·诺特尔之所以能成为勒·诺特尔。绝不仅是他搞了凡尔赛华丽的轴线,而是他踏踏实实为一个没水的地方引来了水,而且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这就是应用技术。
  现在大家讨论在上海世博会世博轴上的雾喷泉广场,万分之一的水平误差,这种高技术是需要高投入支撑的,用在世博会无可厚非,但有的二三线城市非得跟风,结果不会是赶超一流,倒更有可能搞出个四不像,并且劳民伤财。技术应该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如果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仅为展示技术而应用技术,甚至不考虑地方财力和需求,那么技术就是祸害。这在咱们北方地区的城市水景观营造和展示方面,问题相当突出。
  现在我们首先还是要弘扬正道,踏踏实实把一个庭院做得有板有眼;然后。当你为一大片地区做景观规划的时候,你还得踏踏实实地深入到田间地头,跟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交朋友,只有这样你做出来的东西才是真的好东西。我记得布朗老先生就是这么做的,因此他到哪儿,都能发现那片土地的可为之处,所以当时的英国人都爱叫他“可为的布朗”,后来又叫他“万能的布朗”。我想他之所以“万能”,还是因为他能深入田间地头,因为对这片土地真的有感情,所以才无所不能。布朗没宣扬过什么大的技术理论,也没给哪块地贴过标签,但他确确实实创造了美丽的风景。技术不是最重要的,至少不应该是唯一的。
  至于你用了多少新技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周围老百姓支持你用,投资又允许,这是应该倡导的。如果这些新技术确实真正解决了问题,比如把风沙挡住了,把水引进来了,那这个技术就是成功的。但是如果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所谓新技术也就成了标签。
  ……
展开
目录
上篇:景观评论
“真”与“善”的追问——从ASLA奖看中国景观发展历程
文学将杀死景观
寻找失落的真与善
写在夹缝中的评论
公园、公益与公德,绿心、良心与民心
非设计景观的存在与价值
中式回潮与文化传承
中美景观设计观比较
调侃当下LA
景观设计的功利主义——从王澍获得普利斯奖说起

中篇:景观反思
实现设计之路
王向荣:好的设计并不意味着新材料
曹宇英:重要的现场控制力
秦颖源:停滞的技术进步
林选泉:新技术不一定意昧着高成本
王劲韬:不要拿技术贴标签
唐艳红:技术推广的经济阻力
二三线城市的景观设计
王向荣:每一个项目都应该具有研究性
曹字英:做研究学习型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
秦颖源:二三线城市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王劲韬: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各有千秋
唐艳红:二三线城市更容易出好作品
袁松亭:理性的景观设计为二三线城市带来更好的契机
为住设计
王向荣:地产景观的目的是构筑社区与社会的平衡
曹宇英:居住空间应该能够自我生长
秦颖源:人居环境的非对称设计过程
设计改变世界
俞孔坚:景观的定义被狭隘化了
王向荣: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设计师的水准会有更大的提升
曹宇英: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建设并没有开始
唐艳红:设计需要事无巨细
王劲韬:我们更应该重视体制问题
秦颖源: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
林选泉:为人性化而设计
袁松亭:景观设计从被动到主动
设计师之自省
俞孔坚:要建立设计师自律机制
曹字英:设计需要感性和理性结合
秦颖源:景观是个生长的事物
林选泉:设计师不能用导演的视角去安排公共空间生活
关乎设计
唐艳红:场地设计与景观设计
袁松亭:景观需要“无设计”
秦颖源:不求“上进”的设计
设计师眼中的甲方
俞孔坚:甲方比我们更实际
王向荣:现在甲方有更强的能力来质疑设计师
林选泉:城市管理者也在不断学习
秦颖源:开发商开始树立社会责任感
王劲韬:甲方对城市的关注更加深刻实际
唐艳红:现在设计师和甲方更加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袁松亭:设计师和甲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新中式景观
俞孔坚: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
王向荣:不必对文化心存芥蒂
王劲韬:认知传统回归本质
丁奇:也谈“新中式景观”
关于景观评论
秦颖源:大家总是需要有点声音
林选泉:景观评论很需要“繁荣”

下篇:国外设计师看中国
克莱夫·霍斯曼(CIive Ho rsman):英国经验VS中国实践
帕布洛(Pablo):设计从细节做起
克里斯·罗修(Chris Razzell):用现代手法诠释中国文化
皮埃尔·阿兰费德乌(Pierre.Alain Freour):以法国的方式思考
用中国的文化言说
汤姆文达(Tomm Van Dyke):景观不能仅仅设计当下生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