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文库:劳动力市场调整》:
对利润最大化的批判主要来自于两个经济学家群体。首先,一个经济学家群体批判这个假设条件,认为利润不是企业唯一关切的,并且指出每家企业都是一个复杂组织,除了利润外还有许多其他目标;其次,另一个经济学家群体(并不一定与前一个群体泾渭分明)愿意坚持把利润作为企业唯一或主要的目标,但拒绝利润最大化假设本身,并且建议把满意规则和类似的规则作为更优的替代性假设。
然而,前一个群体的批判似乎对经济学市场(无论是均衡还是不均衡)运行理论没有产生多少影响;后一个群体的批判则正在开始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这个群体的成员能够阐释他们的分析的重要市场意义,但还因为满意规则和类似的规则非常适用于利润最大化假设十分脆弱的场合,也就是描述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企业决策过程。
在这里,我们仍把利润作为企业唯一的短期目标,并且将采用利润最大化这个假设。但就像本章下文和下一章将要证明的那样,短期内发生的最优连续决策同传统上与满意联系在一起的决策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从长远看,除了利润以外,企业可能还有其他目标。不过,在我们提及长期决策时,仍将假设预期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唯一的目标。
如果用边际生产率理论来求解交易分散化的劳动力市场上的短期劳动力需求,那么,对该理论的另一些批判则更具杀伤力。首先,该理论与短期的相关性也许是值得怀疑的。短期内,生产方法以及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是不能自由变动的。因此,每当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企业也许没有能力调整劳动力一资本组合。边际生产率理论要求一旦工资率发生变化,劳动力需求必须做相应的变化,直到劳动力的产品价值等于新的工资率为止。如果劳动力和资本使用短期内不能以可变比例变化,那么,这个条件通常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其次,求职者保留工资和在某些情况下求职者效率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通过报价一接受策略来获取劳动力的方式,意味着企业并不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接受者,并且与所有计划都能实现的假设不符。虽然边际生产率理论可扩展应用于求解求职成本和等待成本,并且给出具有静态边际生产率条件显著特点的劳动力需求函数,但这种扩展是否适用于企业不能确定自己未来员工的效率和保留工资的劳动力市场仍有待证明。由于莫滕森扩展要求一个独特的企业劳动力变化率与企业工资报价相对吸引力之间的关系,因此,可能无力处理劳动力随意流向企业的供给问题。更何况,企业未来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本期市场经验的影响。
因此,虽然从长远看企业可被认为会按计划雇用劳动力,直到多雇用一个劳动力会增加一样多的收入和成本为止,但短期内边际生产率条件似乎与劳动力实现需求理论无关。为了用公式表示在劳动者随机向企业求职的条件下企业面对的问题和企业的动态决策,我们必须明确区分短期和长期。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企业唯一的目标都是预期利润最大化。
为便利起见,我们考察由两个部门组成的企业,一个部门负责短期决策,另一个部门负责长期规划。长期规划部门主要负责选择技术、资本和劳动力最优配置以及制定长期用人方针。在考察要采纳的技术时,企业会考虑劳动力与资本的可得性、要素市场的未来预期情况以及企业自身在要素和商品市场上的地位。一旦技术选定,企业就要购买和安装资本设备,并且责成短期决策部门负责招聘工作、组织生产并销售产品。资本在短期内被假定为固定不变,因此,短期可被定义为两个资本规划日期之间的时间长度。
资本设备安装到位后,负责短期策略的部分就被委以招工、生产和销售任务。我们假定在短期内没有劳动力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替代,因此,每个员工的生产率固定不变。此外,企业能够雇用的劳动力上限由它的资本生产力强制规定。由于资本重置频率、技术以及所用资本的性质和数量都属于企业的策略问题,因此,不同企业的员工生产效率各不相同。同样,同一职业群体劳动者的效率也有高低之分,因此,生产率系数也因劳动者而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