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水管理的市场化模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128384
  • 作      者:
    励效杰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水管理的市场化模式研究》认为:水资源短缺表面上是水资源不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质是水管理制度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累积结果,是水管理制度的危机;有效应对水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水管理制度的创新。《水管理的市场化模式研究》在前人对水短缺问题的研究基础上,选择以下两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一是在宏观层面上,中国水管理制度变迁如何实现,动因是什么;二是在什么条件下基于市场机制的水管理模式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在什么条件下基于市场机制配置水使用权和水经营权是有效率的。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作者首先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水管理制度变迁模型来研究中国水管理制度变迁的实现方式,并且运用该模型对当代中国水管理手段创新及实现方式进行探讨。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是基于水资源产权层次性和可分性的基础上展开的,作者建立了基于水权的水管理制度分析模型概化实际的水管理问题,重点对基于市场机制的水使用权管理和水经营权管理进行了研究。对于基于市场机制的水使用权管理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基于市场机制的水使用管理的适用领域及适用条件而展开的。对于基于市场机制的水经营权管理的研究,主要对基于市场机制的水经营权管理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及对基于市场机制的水经营权管理的效率进行了定量评价。
展开
精彩书摘
  《水管理的市场化模式研究》:
  第二,合法性。制度的合法性主要是指制度在社会层面存在的法理与价值基础。制度合理性关心的是制度系统如何有效运行,制度合法性关心的是选择某一制度的理由是什么。由于不同制度主体在制度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一制度所带来的效益在不同制度主体中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这涉及制度的价值选择与目标定位。
  第三,现实性。制度的现实性主要是就制度的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而言。一种制度即使在理论上很完善,甚至很完美,但如果缺少自我实现的能力,或者说在实践中做不到,那么它就是制度乌托邦,就不具备现实性。
  2.制度安排评价标准
  物品的物理属性、社群的属性以及处理物品属性问题的社群本身的制度性实践规则都是影响某种物品是否能够实现有效供给的基本因素。如何对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设计出适当的制度安排来解决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则是制度分析的重要任务。制度分析框架的目的不在于建立分析框架本身,而在于去评价现有的各种各样的制度安排,并探索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框架。
  在《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2000)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绩效评估指标,一是总体绩效指标,二是间接绩效标准。总体绩效标准包括经济效率、通过财政平衡和再分配实现公平、责任和适应性四个指标。其中经济效率是由与资源配置及再配置相关的净收益流量的变化决定的,它主要是指资源配置是否符合动态效率的标准。公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贡献与收益是否相适应,即是否实现了财政平衡,从这个意义上看,公平是效率的充分条件;二是是否实现了再分配,即资源是否配置给了比较穷的人。责任是指政府官员对公民所承担的开发和使用基础设施的责任。重要的是确保基础设施适合公民的需求,避免和遏制策略行为,并使政府官员承担基础设施建设不当的责任等。适应性是指制度安排能够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而这些标准之间是需要权衡的,尤其是效率和通过再分配实现公平目标之间必须进行选择。间接标准包括供给成本和生产成本两个方面,并且两者中都包含有转换成本和交易成本。其中转换成本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成本。而交易成本则是与协调、信息和策略成本相关的转换成本的增加。它包括三个类型:一是协调成本投资于行动者间供给协议的协商、监督和执行的时间、金钱和人力成本的总和。二是信息成本,是搜集和组织信息的成本和由于时间、地点变量和一般科学原则的知识的缺乏或无效混合所造成的错误成本。三是策略成本,是指当个人利用信息、权力以及其他资源的不对称分配,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的情况下获得的效益,从而造成的转换成本的增加。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人所提出的制度安排评价标准,无疑是为制度分析框架提供了可借鉴的制度安排评价思路。
  第一,动态效率标准。成本收益分析,即新的制度安排对旧制度安排的替代必须要满足成本收益间的差额增大这个条件,其中成本所包含的内容也是由转换成本和交易成本组成;收益主要包括通过生产技术充分发挥其潜能和激发人们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因而更能促使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实现;在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成本低的制度安排更优越。
  第二,公平标准。即收益的多少与付出的成本成正相关,但更强调每个人基本选择集的保障。水管理制度评价推崇的公平不仅是“结果公平”,而且是“程序公平”和“机会公平”。
  第三,自由标准。自由价值的保护,即确保人们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意味着个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受保护的自主权,以追求其自选目标。显然,这是人们能够完全控制决策的一个领域。但是,自由并不意味着毫无约束。制度分析框架认为个人所希望解决的事情都是重要的事情,都值得关注。制度安排中人们自由选择的程度越高,其效率损失得越少。
  第四,关爱弱势群体利益标准。在不平衡的关系中,强势群体往往容易利用其强势地位来谋求利益,甚至以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从而导致利益分配失衡,引发社会冲突。当弱势群体所受的压迫超过一定限度以后,就会出现报复社会、反社会的行动。流域上下游不对称的地位,容易导致下游居民处于弱势群体地位。这一点在水管理中要加以关注,以防水事纠纷成为引发社会冲突的导火索。为此,有必要强调利益的调适机制。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对象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第2章 基于水权的水管理制度分析
2.1 水资源产权的层次结构
2.2 基于水权的水管理制度分析模型
2.3 水管理制度的评价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水管理制度变迁的实现方式分析
3.1 水管理制度变迁模型的理论假设
3.2 制度变迁困境:中央提供主体-微观主体二元演化博弈模型
3.3 制度变迁方式转换:中央提供主体、中间提供主体和微观主体三元演化博弈模型
3.4 当代中国水管理手段创新及实现方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市场机制的水使用权管理的经济分析
4.1 基于市场机制的水使用权初始分配的经济分析
4.2 基于市场机制的水使用权再分配的经济分析
4.3 基于市场机制的水使用权管理模式的应用条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市场机制的水经营权管理的经济分析
5.1 基于市场机制的水经营权管理中的道德风险
5.2 基于市场机制的水经营权管理的委托一代理模型
5.3 城市水业特许经营中的困境分析
5.4 基于市场机制的水经营权管理的激励监督机制构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市场机制的水经营权管理的效率评价
6.1 基于市场机制的水经营权管理的效率问题
6.2 水经营权管理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6.3 管理效率的超效率DEA两阶段评价方法
6.4 数据选择及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应用研究:绍兴污水治理市场化模式
7.1 案例背景
7.2 区域污水治理的特性分析
7.3 地方政府在污水治理中的作用
7.4 基于市场机制的经营权和排污权管理
7.5 绍兴污水治理市场化模式的启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特点与创新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