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904293
  • 作      者:
    薛松贵等著
  • 出 版 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是根据黄河流域水沙关系不协调的特性和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特点,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一系列关键问题而开展的一项研究课题。主要内容包括:在对黄河流域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进行系统评价与一致性处理的基础上,科学评价了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及水资源总量,并对未来水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水源、按部门进行了详细的供用水统计;分析了黄河流域节水潜力和各规划水平年的节水量;预测了各行业不同水平年需水量、黄河汛期输沙水量和非汛期生态需水量;构建了符合黄河流域实际的黄河水资源配置模型系统,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分析了不同情景下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形势,进而提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黄河纳污能力和入词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等,为黄河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了技术依据。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系上述研究成果经过深化和认真提炼后的著述,可供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以及从事或关心黄河治理、开发、研究工作的人士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在概念上与国外提出的生态环境用水有一定的区别。国外研究中主要强调了河流廊道植被以及河道内以鱼类为主的水生动植物生息繁衍的用水需求。而我国的生态用水研究是在巨大的人口压力导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恶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较国外为广。其主要的差别在于:一方面其不仅包含了河道内的用水需求,而且还包括了陆生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另一方面,它不仅包括了天然生态系统,而且也包含了人工生态系统中对整个人工系统的稳定性维持起支撑作用的组分的生态用水,特别是它包含了人工生态环境建设的用水需求。1988年在方子云主编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手册》中,已经涉及了流域生态用水方面的内容,但未明确使用生态用水这一术语。而在1994年出版的《环境水利学导论》一书中,则明确地写有“环境用水”一节,这表明人们对环境用水问题已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均从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开发方案和投资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决策。这种模式仅仅针对人类和水资源两大系统的相互作用来考虑,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活动对上述两大系统之外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事实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持,包括植被、水体、农作物、鱼类等,这些生命物质或资源也需要水资源质和量的保障。由于缺少足够的重视,在经济建设中,城市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结果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尽管如此,人们对生态用水的重要性仍旧缺乏重视。1998年长江和嫩江的大洪水、20世纪90年代黄河的频繁断流、北方地区沙尘暴的肆虐、江河湖泊严重污染等一系列事实,让人们开始认识到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要性。生态需水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目前,在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中,生态用水已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河流系统中,需要考虑的生态需水问题有:防止河道断流、湖库萎缩所需要的河道基流量;维持江河水沙平衡的最小流动水量;防止海水入侵所需的河口最小流量;改善江河水环境质量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河流流量;维持地下水水位动态平衡的最小补给水量。研究者对流域生态需水的研究范畴有较一致的认识,但也不尽相同。沈国舫认为,在生态用水中,首先要保证干旱、半干旱地区保护和恢复自然植被及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其次,在干旱、半干旱及干旱的亚湿润地区,如能全面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必将减少该地区进入河川的径流量。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黄河流域水资源危机与挑战
1.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的目标和技术路线
1.3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水资源调查评价
2.1 调查评价的主要内容
2.2 黄河河川天然径流量系列一致性处理
2.3 水资源情势分析方法
2.4 水资源评价主要成果
2.5 水资源可利用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3.1 黄河流域供用水特性分析
3.2 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3.3 水环境现状及水污染原因分析
3.4 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节水潜力和节水量研究
4.1 黄河流域用水特点和节水标准研究
4.2 节水计算方法研究
4.3 节水潜力分析
4.4 节水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社会发展和河流生态系统维护对水资源需求预测
5.1 黄河流域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5.2 国民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5.3 河道外需水量预测
5.4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系统构建
6.1 模型研制的基础
6.2 系统总体设计
6.3 水资源调控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
6.4 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模型
6.5 基于数据驱动的模型输入
6.6 基于方案分析的模型输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水资源供需分析
7.1 供需分析的边界条件及方案设置
7.2 全流域多年平均供需分析
7.3 重点河段分析
7.4 主要支流分析
7.5 枯水年和枯水段供需分析
7.6 断面出流和水库调蓄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黄河水资源配置策略及方案
8.1 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历程和存在问题
8.2 水资源配置的原则
8.3 黄河水资源配置方案及分析
8.4 特殊情况下水资源调配对策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及保护对策研究
9.1 研究目标
9.2 研究思路
9.3 水功能区及其特点
9.4 水功能区现状纳污能力及承载水平研究
9.5 污染源预测研究
9.6 规划水平年纳污能力及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方案研究
9.7 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9.8 本章小结

第10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建设
10.1 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10.2 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制度
10.3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10.4 建立和完善黄河流域水权转换制度
10.5 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
10.6 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有关制度
10.7 建立黄河水资源应急调度制度和黄河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调查处理制度
10.8 建立水资源战略储备制度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