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个个体而言,HIV感染都是一个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绝大多数感染者面对检测结果时是没有心理预期的,因此在阳性结果告知时极易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少数个体还可能出现心理危机。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遭遇突然事件(如HIV抗体检测为阳性),陷入个人能力、资源和应付机制短期内无法解决的困境,从而导致其心理功能失调与紊乱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心理矛盾激烈冲突,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甚至发生心理障碍或自杀。
(二)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
咨询员主要从求询者的认知水平、情感状况和行为特征等三方面进行危机评估。
1.认知水平。发生危机的求询者表现为交谈被动,对合理与不合理的简单逻辑推理感到吃力,脑子好像一团糨糊。
2.情感状况。求询者在情感方面表现为情感异常或情感受损,几乎不能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对别人的情感表达不能做出积极的回应,过度情绪化,常表现为悲伤、哭泣等。
3.行为特征。求询者在发生危机中明显表现为行为能动性差,常失去自控力,一般性的劝慰无法恢复其日常行为效率。
(三)HIV抗体阳性结果导致的心理危机的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咨询员通过和求询者面对面的交谈,帮助处于危机中的求询者逐渐稳定情绪,提供心理支持,提高其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促进其自我成长,以适应现实生活。当求询者知晓HIV抗体阳性结果时,易陷入危机中,包括感染者的配偶或家人,也会出现危机状态。危机出现的时间短暂,但有的人会在较长时间中反复出现危机。在危机出现的早期,求询者若能获得及时的、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和帮助,有利于危机的化解,有利于求询者尽快走出危机,面对现实,适应生活。对于危机情况较轻的求询者,咨询员可采用非指导性咨询,通过积极倾听及其他参与性咨询技巧,帮助求询者澄清他们面临的问题,确定他们内心的感受、需要和目的,促进求询者的自主性、能动性的发展,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个过程中,咨询员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支持。对于危机稍重的求询者,咨询员需采取合作性咨询的方式,鼓励求询者参与。通过咨询员的协助和引导,让求询者自己去面对困难、面对生活事件,逐渐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通过互动和交流,启发求询者的自我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于危机较重、缺乏能动性、不能应对目前危机的求询者,咨询员应担当问题的主要确定者,努力寻求可能的应付机制,直接指导求询者,帮助其制订适当的计划。这个过程中,咨询员需要发挥指导者、支持者、促进者的作用,引领求询者走出负性情绪的泥潭。根据干预HIV抗体阳性结果导致的心理危机的临床实践,我们把干预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1.通过情感支持,稳定其情绪,深化咨询关系,建立心理上的接触和沟通。感染者在获得阳性信息后,无论情绪是何种反应,内心寻求帮助、支持的动力始终是存在的,关键在于外界的支持和帮助是不是合适他,这些帮助是否切合了他现时的需求。2.确定和评估求询者的问题。咨询员要详细了解求询者以往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他现在对HIV抗体阳性结果的理解,内心的真实感受,最迫切需要了解和处理的问题等。在此过程中,应以积极倾听、情感回应等技巧为核心,实施会谈,对求询者面临的问题和危机状态进行评估,以便采取适宜的应对策略。3.确保求询者安全。咨询员要评估求询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以便动员包括亲人、朋友、同学及其他社会力量,确保求询者的安全。4.给予心理支持。通过情感回应,咨询员向求询者展现真诚、关爱和理解,在心理上给予支持,通过互动式的疏导帮助求询者找到控制情绪的方法。围绕求询者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深入讨论切合实际的处理方法,用正确的、最新的知识化解求询者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减少其对艾滋病的负性情感体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