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行政垄断制度的经济绩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9461
  • 作      者:
    陈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行政垄断制度的经济绩效》以产业经济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以博弈论、最优化、计量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等为研究工具,对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行政垄断、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长期稳定共存,是转轨时期中国经济制度的一大特色。国有企业离不开行政垄断,因为行政垄断为它们带来高价格和高利润。由于渐进转轨的国情约束和保持国有经济主体地位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垄断将长期存在。但如果国有经济改革要继续下去,本研究表明:消除行政垄断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关键前提,产权改革离不开行政垄断制度改革。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行政垄断制度的经济绩效》是关于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学研究。《中国行政垄断制度的经济绩效》以产业经济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以博弈论、最优化、计量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等为研究工具,探讨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
  为突破现有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中国行政垄断制度的经济绩效》进行了一系列新尝试:(1)经济绩效研究与制度分析相结合,以经济绩效解释计划经济国家建立和渐进转轨国家长期坚持行政垄断制度的客观原因;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理论模型解释行政垄断规制下的产业出现高价格、高利润和低消费者剩余的根本原因,并以计量经济研究检验数理模型结论。
  (2)在理论研究方面,为研究行政垄断对市场运行的动态影响,构建了动态的创新与产量竞争模型。该模型融合了创新的成本节约效应和需求刺激效应,以博弈论和动态最优控制理论为工具,在动态视角下揭示行政垄断的市场绩效。《中国行政垄断制度的经济绩效》还采用新贸易理论和序贯博弈法,首次探讨行政垄断与外商直接投资(FDI)、国际贸易的关系,结果发现,FDI流量、进出口额度和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均受到行政垄断制度的重要影响。(3)在实证研究方面,将行政垄断规制下的产业和竞争性产业区分开来,以截面计量模型进行样本分组回归,结果发现:忽略行政垄断的制度因素,把来自行政垄断和自由竞争的产业样本放在一起进行回归,很可能是以往实证研究结果不显著、结论不稳健且常常互相矛盾的根本原因。《中国行政垄断制度的经济绩效》还使用工具变量法对行政垄断的区域经济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在控制关键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发现:以往常用的OLs估计会低估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危害,因而不完全适用于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实证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行政垄断制度的经济绩效》:
  四 第三阶段制度变迁:1956-1978年
  1955年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代表参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以下简称《决议(草案)》)。《决议(草案)》指出:“我们对于资产阶级,第一是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是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是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1956年2月,中央政治局对《决议(草案)》作个别修改,并追认为正式决议。决议正式提出:“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和1957年,争取达到90%左右,并且准备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内,争取逐步地基本上过渡到国有化”。1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有准备、有步骤地推动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12月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三次农村私商改造工作会议”,计划在年底促使社会主义商业在农村市场占绝对优势。1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进一步开展对城市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12月21日,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在两年内基本完成手工业合作化。
  制度的突变使私营企业的经营业绩急转直下。1955年,全国有18万家私营商店转为公私合营商店和合作商店。1955年年底,资本主义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至16%,私营商业只占全国零售额的18%,加工订货产值已经占到资本主义工业全部产值的82%,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比重由当年6月底的14%猛增到60%以上。截至1955年年底,上海棉纺、毛纺等23个产业,北京面粉、电机等5个产业,天津橡胶、针织等8个产业,杭州、无锡、自贡各一个产业实现了全面公私合营(范守信,1990)。根据1955年11月19日的新华社报道,全国已有半数私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社会主义商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已占零售总额的3/4,其中国营零售商业占52%,私营商业仅剩下25%。
  1956年1月1日,北京市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率先提出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申请,到1月10日,全市已然完成全行业的资本主义企业公私合营(高化民,1999)。同年1月1日,上海绒线行业也申请全面公私合营。到1月20日,上海全市的所有商业均完成了全面公私合营(吴基民,2006)。1956年1月15日,北京市各界2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胜利联欢大会。会后全国各地起而效尤。到1月底,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在全行业内完成公私合营改造。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对公私合营企业私股推行定息办法的指示》,把公私合营和定息制度结合起来。企业家从此失去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产权只起到在一定时期内领取定息的凭证作用,同时还失去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和人事调配权(高化民,1999)。1956年2月,国务院推出三项政策(《国务院关于在公私合营企业中推行定息办法的规定》、《国务院关于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的时候对财产清理估价几项主要问题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目前私营工商业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事项的决定》),给予公私合营企业以经营优惠,力图使原私营企业股东信心得以保持。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行政垄断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行政垄断的内涵与外延
一 行政垄断的起源与定义
二 行政垄断的分类
三 行政垄断的“二元性”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文献回顾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中国行政垄断的制度变迁与现状特征
第一节 制度变迁模型
第二节 新中国行政垄断的制度变迁
一 第一阶段制度变迁:1949-1951年
二 行政垄断制度的初步形成
三 第二阶段制度变迁:1952-1955年
四 第三阶段制度变迁:1956-1978年
五 第四阶段制度变迁:改革开放后的渐进转轨
六 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制度现状
第三节 激进转轨与渐进转轨的行政垄断制度改革差异
第四节 行政垄断与国有经济、市场经济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行政垄断对产业经济与市场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行政垄断与自由竞争
一 行政垄断的模型设定方法
二 企业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自由竞争之基本特征
第二节 理论模型
一 需求方
二 技术模仿企业
三 技术领导企业的长期收益
四 考察自由竞争中的企业进入和退出
五 均衡求解
第三节 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
一 参数赋值与基本运算结果
二 行政垄断与产业生命周期
三 行政垄断与价格、利润
四 行政垄断与社会福利
五 行政垄断与创新
六 行政垄断、社会福利与市场结构
七 行政垄断、创新与市场结构:熊彼特假说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模型结论的主要政策含义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行政垄断与市场结构:一个实证检验
第一节 实证研究回顾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与变量分析
一 行业性行政垄断的测度
二 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三 国有经济比重与行业性行政垄断
第三节 计量模型与回归结果
一 基础计量模型
二 产业分组及回归结果
三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行政垄断对宏观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六章 行政垄断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七章 行政垄断内涵的再讨论:限制竞争与行政权力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