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9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391497
  • 作      者:
    佘双好,武东生主编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9辑)》按照“高学术品位、高学术层次、高学术水平”的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现状等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9辑)》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相关学科学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了解该学科的内涵、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窗口”,也可以作为该学科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上述两种观点尽管说法不完全一样,实质是一样的,都把教育对象作为教育主体。对于这样的观点,祖嘉合对其理论上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我基本赞同。我认为,“双主体说”在理论上,特别是逻辑上还有几个错误。
  “双主体说”的第一种观点认为,因为教育过程既是一个施教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受教育过程,所以,从两个不同的过程来看,教育者是施教过程的主体,教育对象是受教育过程的主体,既然教育过程是两个过程,当然就有两个主体。这就成为“双主体说”的立论依据。但是,这样的说法存在的明显错误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涉及的两个方面,说成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毫无疑问包含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两个方面,缺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构成完整的教育过程,这是不需要做任何特别说明的问题。教育过程本身就是施教过程和受教育过程的统一,只有施教过程而没有受教育过程,就不成其为教育过程。同样,只有受教育过程而没有施教过程,也不成其为教育过程。“双主体说”把这样一个十分清晰和简单的问题变成了一个人为的复杂化问题,把一个过程变成了两个过程,一个主体变成了两个主体,由此引申出“双主体说”。但这样的引申除了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以外,很难体会出其中有什么学术意义。如果这样的引申具有意义的话,那么,现实中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做这样的引申。举例来说,我们去欣赏一场演唱会,难道我们也要引申出一个“双主体说”吗?因为有唱和听两个方面,就说演员和听众都是主体。这实际上就是把演唱会说成两个过程,一个是唱的过程,另一个是听的过程。事实上演唱会就是一个过程,唱的过程和听的过程是同一个过程,如果唱的过程和听的过程是可以分开的,就不是演唱会。只有唱的过程,没有昕的过程,或者只有听的过程,没有唱的过程,都不是演唱会。演唱会上的主体只有一个,就是演员,听众就是演唱会的对象,怎么也不能成为演唱会的主体。如果对这个例子的分析有道理的话,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说”就难以成立。
  把教育过程说成是两个过程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不符合逻辑。对于同一个活动过程来说,主体只能有一个,而且有主体就必须有客体,主体依客体而存在,没有了客体也就没有了主体,“双主体说”把同一个活动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说成是主体,把客体变成了主体,主体也就不能成为主体。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说,教育对象成为了主体,对象就没有了,没有了客体,还要主体干什么。就像没有了作为对象的学生,教育活动就不成其为教育活动,教师的主体也就不能体现,这时的“双主体说”就是没有主体。如果一定要说对象也是主体,那也就没有客体。
  ……
展开
目录
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规范与建设任务
略论立德树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分化与学科定位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交叉学科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基础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基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索的方法论问题
马克思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评析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内容与形式的问题路径方法
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规律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
说理教育法实施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及其解决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审美视角探析
结构分析法在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中的运用及其启示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后危机时代文化矛盾及核心价值的培育
“中国梦”蕴含的辩证思想探析

课程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思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以人为本”论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客体关系的一种理解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设计与方法应用的

几点思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治教育功能浅析

调查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调查分析

学会动态
在强化责任使命中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建设水平——“2013年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会议综述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十三次学科论坛”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14次学科论坛综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