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结构之美:中国历代建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092278
  • 出 版 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的内容出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经过合理的选题策划和组稿,形成了的本套普及版的丛书,更加适合普通大众的阅读。此次申报的20本套丛书包括农业、地理、军事、医学、建筑、地质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结构之美(中国历代建筑)》由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所著,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供读者朋友们阅读学习。
展开
内容介绍
  百科全书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是覆盖人类社会各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知识海洋。有人曾说过:“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而知识重在积累,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希望通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结构之美:中国历代建筑》的出版,让百科全书走进千家万户,切实实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社会功能。
  殷墟王陵区位于洹水北岸的武官村北,面积达十一万余平方米。发现带墓道的大墓十三座,祭祀坑一千四百余座。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半坡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沪河东岸的半坡村。1954~1957午发掘。为中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早期遗存内涵丰富,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即以此而得名;晚期遗存较少,属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或称半坡晚期类型)。1961年国务院公布此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坡类型的遗迹半坡类型遗存主要是大型聚落。
  外围有宽约6~8米的大围壕,内为居住区,发现46座房屋、大量坑穴和儿童瓮棺葬。壕沟外北边是主要埋葬成人死者的公共墓地,东边有陶窑。居住区分两片,中间以小沟为界,可能分属氏族内的两个群体。每片有一所大房子,可能是聚落首领人物的居所,或兼作聚落成员的聚会场所,其周围分布着小的居室。房屋有半地穴式和地面起建的,少数为方形或长方形,大多数是圆形。半地穴房屋的穴壁涂抹草拌泥。地面起建的圆形房屋为木骨泥墙,上有圆锥形屋顶;方形房屋墙体上可能是搭建两坡泥背屋顶,此种建筑形式甚至延续至今。
  半坡类型的174座成人土坑墓多为单人葬。孩童流行使用瓮棺葬,即以钵、盆类陶器与瓮罐相扣合盛放孩童尸骨。瓮棺器底往往凿出一孔,这可能是当时人认为的灵魂的出入口。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一般认为,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
  半坡类型的遗物有辟荒垦殖用的石斧和石铲,收割作物用的石镰、石刀和陶刀,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发现粟和芥菜或白菜之类种子的遗存,还有猪、狗、鸡、牛等家畜家禽的遗骸,以及石镞、骨镞、骨鱼钩、石网坠等渔猎工具。这些表明,半坡类型的先民主营农业,饲养家畜家禽,同时从事渔猎。
  常见陶器有罐、钵和小口尖底瓶。彩陶花纹颇具特色,主要是以直线、宽带和三角组成的简单几何形图案,也有鱼、鹿、人面、植物等象生花纹。其中鱼纹从早期到晚期经历了由写实到抽象的演变过程,轮廓则由平直向弧线转化。所出土的口部噙鱼的人面纹彩陶盆极具特色。一些钵的外表还有简单的刻划符号。
  半坡晚期类型的陶器主要有钵、瓶、罐,彩陶稀少且花纹趋于简化,体现出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晚期的特色。
  1957年,在半坡遗址建成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半坡博物馆。馆内的遗址大厅保存着原始村落的一部分,另有展示遗址中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陈列,以及原始社会史陈列。此馆已成为西安的旅游景点之一。2006年6月9日,新的保护大厅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二、大河村遗址]中国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北郊大河村。1972~1987年发掘。遗址中还包含河南龙山文化及二里头文化、商文化的遗存。仰韶文化遗存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850~前3000年,分为初、早、中、晚四期。初期遗存晚于裴李岗文化而早于仰韶文化后岗类型,后三期分属仰韶文化的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和秦王寨类型(又称大河村类型)。
  秦王寨类型是此遗址最主要的遗存。出土房址44座,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的木骨泥墙或红烧土块垒墙的地面建筑。有单间的,也有多间相连成排的,最多的一排连筑4间。这种连间房适应了大家庭中的小家庭生活需要。墓葬有土坑竖穴墓和儿童瓮棺葬。陶器有鼎、盆、钵、壶、豆等,流行红、黑色彩陶花纹并出现白衣彩陶。陶器显示出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的趋势,还反映出同东面大汶口文化、南面屈家岭文化的联系。遗址发掘后修建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建筑
一、半坡遗址
二、大河村遗址

第二章 商周建筑
一、盘龙城遗址
二、殷墟
三、郑韩故城

第三章 秦汉建筑
一、阿房官
二、茂陵
三、沂南画像石墓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建筑
一、统万城
二、嵩岳寺塔
三、敦煌石窟
四、龙门石窟
五、响堂山石窟
六、义慈惠石柱

第五章 隋唐五代建筑
一、大明宫
二、含嘉仓
三、南禅寺大殿
四、佛光寺
五、五龙庙正殿
六、大昭寺
七、神通寺四门塔
八、小雁塔
九、兴教寺玄奘塔
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
十一、崇圣寺千寻塔
十二、唐乾陵
十三、南唐二陵
十四、王建墓

第六章 辽宋金元建筑
一、开封城
二、金中都
三、平江府城
四、北岳庙
五、金后土庙碑
六、永乐宫
七、华林寺大殿
八、独乐寺
九、华严寺
十、善化寺
十一、泉州开元寺
十二、广胜寺
十三、雷峰塔
十四、庆州白塔
十五、玉泉寺铁塔
十六、兴圣教寺塔
十七、北京天宁寺塔
十八、六和塔
十九、妙应寺白塔
二十、赵县陀罗尼经幢
二十一、夏鲁寺
二十二、清净寺
二十三、真教寺

第七章 明清建筑
一、明南京城
二、北京城
三、沈阳故宫
四、北京太庙
五、天坛
六、社稷坛
七、曲阜孔庙
八、曲阜孔府
九、皇史□
十、东阳卢宅
十一、飞云楼
十二、经略台真武阁
十三、武当山金殿
十四、崇善寺
十五、平武报恩寺
十六、智化寺
十七、雍和宫
十八、席力图召
十九、五当召
二十、布达拉官
二十一、白居寺
二十二、扎什伦布寺
二十三、塔尔寺
二十四、拉卜楞寺
二十五、化觉巷清真寺
二十六、额敏塔礼拜寺
二十七、明十三陵
二十八、清东陵
二十九、清西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