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研究与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4104695
  • 作      者:
    黄卫东[等]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绿色交通发展丛书: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研究及应用》阐述了橡胶沥青的概况、国内外技术应用和现状、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疲劳性能,以及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施工方法。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绿色交通发展丛书: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研究及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道路工程方向本科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节  常见橡胶沥青生产工艺
  废橡胶粉应用于沥青路面的技术主要分为湿法(Wet Process)和干法(Dry Process)两大类。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运输部橡胶沥青使用指南的定义,湿法是指废旧胶粉(Crlimt,Rubber Modifiet,简称CRM)先与沥青拌和,制成一种称为橡胶沥青(Asphalt Rubber)的改性沥青胶结料,然后再与集料拌和。干法是指将CRM作为一部分细集料先与石料干拌,然后喷人沥青拌制成废橡胶粉(或颗粒)改性沥青混合料(Rubber Modified Asphah CnCretc,简称RUMAC)。具体解释如下。
  无搅拌湿法:无搅拌湿法沥青是用来描述不需要持续搅拌就能使橡胶颗粒均匀分布于高温沥青中的橡胶改性沥青。然而,这种沥青也可以在现场或拌和厂生产,称其为沥青库拌和物容易产生歧义,有失严密。更好的描述是称其为无搅拌湿法工艺。该工艺生产的沥青主要由可通过300t皿筛孔的CRM颗粒改性,因为这些颗粒可以较快地分解、溶合,正常环境下在储油罐中无需专门搅拌即可保持均匀分散,同时也可以加入聚合物或其他添加物。过去,橡胶含量在质量上不大于沥青或总沥青质量的10%,但是加利福尼亚州有的产品这一比例达到15%或更高。尽管这些沥青的橡胶改性效果明显,但177℃或19。℃旋转黏度很少达到最小值1.5P,因此应该在不发生过分析漏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沥青含量,使其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这种产品现已在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推广应用。
  高黏度湿法:反应过程中177℃或190℃旋转黏度值保持或高于最小值1。5Pa.S的CRM改性沥青称作湿法高黏度沥青。其在物理性质方面区别湿法无搅拌材料。这些材料需要搅拌才能维持CRM颗粒的均匀分布,可以在固定的大型容器中或移动的混合仓中制造。湿法高黏度沥青所需的沥青必须达到ASTM D6114的标准,通常至少需要工5%的废胶粉才能达到所需的黏度。加利福尼亚州运输部的规范规定了CRM的最低含量、废旧轮胎的相对比例,富含天然橡胶的CRM中废橡胶不高于15%。符合加利福尼亚州规范的CRM改性沥青通常具有足够的黏度,属于湿法高黏度沥青,应当进行搅拌。这种方法改性的沥青即橡胶沥青(AS—pahlt Rubber)。
  干法:此法是用CRM替代了沥青混合料集料的l%-3%,而不是作为沥青的改性剂。在混合料的设计过程中,由于CRM相对于集料的密度较低,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空隙率的要求。目前已经确定了几种将CRM输入拌和站的方法,采用螺旋加料器、片式给料机和鼓风加料。采用了多种级配的CRM,有粗粒橡胶(2.36-6mm),也有细粒橡胶(通过39um筛孔)。加利福尼亚州运输部还对RUMAC做出了专门的补充,包括一个CRM的中间级配规范。在沥青混合料拌和站里的混合、筒仓储存、运输、摊铺和压实过程中CRM与沥青的相互作用有限,干法中的沥青没有改性。
  ……
展开
目录
术语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橡胶沥青的起源
第二节 橡胶沥青的定义及胶粉分类
第三节 常见橡胶沥青生产工艺
第四节 橡胶沥青相关问题介绍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美国各州橡胶沥青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节 总体情况
第二节 材料选择与设计
第三节 橡胶沥青质量控制指标选择
第四节 结构设计
第五节 应用
第六节 性能
第七节 相关问题
第八节 废弃橡胶轮胎的其他应用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亚利桑那州橡胶沥青规范体系及路面使用情况调查
第一节 亚利桑那州橡胶沥青技术要求与规范
第二节 刚性路面上的加铺层应用现状
第三节 柔性路面上的AR-ACFC罩面
第四节 柔性路面上的AR-AC罩面
第五节 亚利桑那州使用现状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加利福尼亚州橡胶沥青设计和施工指南
第一节 橡胶沥青使用情况概述
第二节 橡胶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第三节 橡胶沥青材料设计
第四节 橡胶沥青结合料和混合料的生产
第五节 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要求
第六节 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施工要求
第七节 开工前会议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第一节 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AR-AG-13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
第三节 SAC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
第四节 9.5mmRAC-G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
第五节 应用于应力吸收层的AG-10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
第六节 矿粉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情况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试验方法
第三节 沥青结合料的影响
第四节 集料的影响
第五节 其他因素的影响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橡胶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橡胶沥青指标与性能研究
第三节 橡胶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 橡胶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防治反射裂缝效果试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力吸收层级配的选择
第三节 疲劳试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第四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研究
第五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和常用混合料比较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混合料设计
第三节 AR-AC-13型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试验路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温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章 适用于我国的AR-AC-13设计与施工方法介绍
第一节 适用于我国的AR-AC-13施工指南
第二节 一个常规AR-AG-13试验路工程情况总结
第三节 一个基于既定油石比的AR-AC-13设计新法
第四节 一个AR-AC-13作应力吸收层尝试性的应用试验段工程情况总结
第五节 一个AR-AC-16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工程实际应用

第十一章 橡胶沥青SAMI施工操作规程
第一节 项目准备及协调工作
第二节 材料进销存管理和质量控制
第三节 质量保证体系(质检流程)
第四节 橡胶沥青生产
第五节 SAMI施工
第六节 安全保证工作
附表 美国四个州橡胶沥青使用情况调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