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京皇城的地位与价值
北京皇城的出现,始于金代,金海陵王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境内)迁都到此,曾经仿照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的模式建造了豪华的宫殿,但是,在金朝末年蒙古军队攻占中都城时遭到了焚毁,荡然无存。元朝新建大都城,以太液池为中心,又建造了一座壮丽的皇城,但是,在明朝军队攻占大都城之后也被彻底拆毁了。及明成祖夺得皇权,定都北京之后,第三次建造了壮丽的皇城.这座皇城中的宫殿屡遭焚毁,最终被攻占北京城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彻底焚毁了。清军人关后,清世祖定都北京,第四次重建壮丽的皇城,这座皇城屡经修缮,一直保存到今天。
这座皇城的范围,根据残存的皇城城墙是可以确定下来的,基本保留了明代皇城的规模,但是皇城内的建筑及其使用功能,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朝灭亡以后,皇城的变化更加巨大,它的自身性质、所能够发挥的使用功能。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皆与清朝灭亡前完全不同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皇城仍然沿着不断变化的轨迹发展,不仅使用功能和社会影响有了变化,皇城内的建筑也在变化。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紫禁城由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高度保护,已经很少发生变化了。但是,在它周围的建筑却没有受到有效的保护,它的使用功能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对北京皇城的保护,还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它的开发利用,也没有被列入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之中,更没有进一步具体落实的措施。
如何正确认识北京皇城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是做好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基本前提。
一、北京皇城的重要历史地位
在中国古代,都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封建帝王居住的地方,这些帝王居住的地方是与城市其他居民分隔开来的,专门筑有一道城墙,城墙里面就被称为皇城。在众多曾经做过都城的地方,皆建有皇城。因此,皇城也就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如果都城迁移走了,这里的皇城也就会日渐颓败,终致废毁。北京在作为都城之前,是没有皇城建筑的。辽代定为陪都南京(又称燕京),开始在辽南京城里修建过行官,作为契丹统治者岁时到这里游猎的住所。辽南京行宫的位置,是在全城的西南隅。
金代海陵王将燕京定为首都,开始建造皇城,这时的皇城已经位于都城的中间.并且修建了一大批宫殿。这些宫殿在金朝末年都被蒙古军队焚毁了。元世祖忽必烈在即位后,先是把开平府提升为上都,然后又把燕京提升为大都,并且以旧金行宫大宁宫为基础,修建了新的皇城(元代皇城里面有三组重要的建筑。一组在太液池东岸,为皇宫正殿大明殿及大明殿后的延春阁。两组在太液池西岸,一组为隆福宫,另一组为兴圣宫)。这时的皇城依然居于全城的中心位置。及明朝军队攻占大都城后,很快就将这座壮丽的宫殿拆毁了,并且取消了这里的都城地位,降为北平府。
明成祖朱棣在即位前,曾经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当时他的王府,就修建在太液池西岸,为元朝皇太子居住的旧址,也就是元大都皇城旧址的一部分。及定都北京之后,又大兴土木工程,仿照南京的模式,建造了一座壮丽的皇城,面积比元大都的皇城有进一步的拓展。但是,明朝的宫殿屡次遭受火灾,屡毁屡建.一直到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才将北京皇城焚毁殆尽。
清军人关后,重新营建紫禁城,基本上按照明代宫城的格局。而皇城的修复.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与政治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是将明朝设置在皇城内的宦官衙署(俗称二十四司)全部废除,而代之以内务府。第二,是在皇城之内新建了一些寺庙与官僚机构。第三,是把八旗子弟中的一部分(上三旗)安置在皇城里面居住,使皇城失去了“禁地”的地位。
通观北京地区的历史,金朝在这里定居的帝王,始于海陵王,迄于金宣宗,共有五帝。元朝在这里定居的帝王,始于元世祖,迄于元顺帝,共有九位帝王。明朝在这里定居的帝王,始于明成祖(即太宗),迄于明思宗,共有十四位帝王。清朝在此定居的帝王,始于清世祖,迄于宣统溥仪,共有十位帝王。合计四朝共有三十八位帝王在北京居住。其中,金、元两朝的皇城已经废毁无存,明清两朝住在紫禁城里面的,共有二十四位帝王,历时五百余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