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钞票那些事:炒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9066703
  • 作      者:
    刘涛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人民币暗箱操作的“深喉”——美国“水门事件”的“深喉”在中国惊现
  首次曝光炒作人民币的惊天内幕!
  告诉人们:天价人民币究竟是怎么炒出来的!
  给您一双识别第一至第五套人民币真假的“慧眼”!
  天天使用的钱,其实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展开
作者简介
  刘涛,畅销书作者,人民币收藏资深人士,有十几年的人民币收藏经历。《钞票那些事》首次出版,销量巨大。在天涯以“人民币的'山寨'”连载,一个月内点击率超过20000000。
展开
内容介绍
  《收藏心得系列·钞票那些事:炒钱》以打假、揭黑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在国内首次曝光了炒作人民币的整个流程、手法和交易等内幕,触目惊心地“泄露”了当下人民币收藏市场那些秘而不宣甚至几乎是绝密的天机。同时,通过炒作内幕的披露,融入了人民币、纸币的收藏知识,从而给人以识假、辨假的“慧眼”。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也是个收藏爱好者,买了很多专业书籍,那些专家呀、学究呀,仿佛生怕读者看懂了似的,各种专业名词,各种研究成果,还都有各种发行渠道,让人看完想吐。
  LZ这个是我见过的最容易看懂的,看了半天,晚上忍不住注册了,不顶对不起自己手里的人民币。
  ——作者:杜拉拉降职记
  
  后悔……我当时花了很多,要是留几张,也不至于过成这样了。
  ——作者:一千四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冲着这个注册的天涯,看了很久,尤其是楼主对各种报道的分析,丝丝入扣,让人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前面有位朋友说,楼主正在毁灭一个行业,我认为这个行业不是收藏,是大众传媒,是造假骗子,是假币贩子,是很多记者的饭碗,是很多专家的权威性,是收藏市场的规则,是礼品公司,是那些让很多人上套的"局",这些"局"和别的还不一样,几乎所有人都接触过,我还差点买了某收藏品,幸亏看了这个。楼主前面说,这是一本书,这些只是开始,我从来没这么这么期待过,看全一部作品。如果这本山寨衍生下去,更多的内容被写出来,我相信绝对是轰动2009年末的书。
  ——作者:深深的小巷
  
  这是我在天涯最值得看的帖,最有价值。
  ——作者:零度一切
展开
精彩书摘
  这坑人的玩意呦。
  2011年,《钞票那些事》第一部刚刚出版,有个朋友给我打电话:“涛子,没想到你还玩这个,我这有点东西,你给看看?”
  这个是个很久不见的老同学了,我甚至不知道他怎么知道的我手机号,此人家中书柜里密密麻麻摆着十多个收藏册子。
  “这都是老爷子这些年买的,说以后留给孙子。”朋友口中的老爷子就是他父亲,一个退休铁路工人。
  我其实不爱给别人看纸币,因为假的太多,这年头的人,都有一个毛病,就算花大价钱买到假货,也不会轻易认,你说是假的,他想方设法找人鉴定,直到有人说是真的为止。
  所以现在很多鉴定行当的“专家”大发特发,只要给钱,就给证书。
  朋友家里这些册子,上面写着“精装三四五套人民币大系”、“第二套人民币珍藏册”、“中国硬币全集”……
  我翻看了一下,这些册子上面写的挺邪乎。
  我把我的看法说出来之后,朋友有点不信,“你仔细看看,这些都是限量发行的,还带有证书呢。”
  朋友拿出一个册子,里面有收藏证书,收藏品在册编号,中国纸币协会盖的章。
  这里我要说的是,我见过一批收藏册子,其在册编号都是一样的。上面写了限量发行10000套,在册编号只要不超过10000,都是合理的,号码一样是为了节约成本,你2月份去买一套,4月份换个地方再买一套,很大可能买到同一个编号的。
  收藏证书就更别提了,市场还有批发的呢。
  还有某某协会,某某组织,XX专家给盖的认证章,收藏证书也特别邪乎,其实有心人可以上网查查,这些机构就和当年的“全国牙防组”一样,可能有,可能没有,有的话基本是个私人机构,整个协会就两人,一个会长,一个副会长,那个会长就是卖这套册子的币商。
  现在很多人认准“专业认证”,觉得有各种“出生证明”的收藏册,就是珍品。
  其实不然,对这种“非币价值”忽悠的越邪乎的,越要留神。真正的好东西,比如精品金银币,不但有国家认可的收藏证书,证书还是和印钞纸类似的水印纸制造的,非常先进,为了防伪,很多真正的收藏册,证书编号是和纸币尾四位号码同号的。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尾号和纸币同号的证书,就是珍品收藏册。
  很多配册者都是拿着纸币号码,去找小作坊印刷的地方,给它们的收藏册印号码的。
  批发商在交易信息的时候,都不忘加一句,“我们这个带证书。”
  我要告诉各位看官的是,市面上很多的收藏册以及小部分单独的纸币,看似全新,其实都是品相在六品-九品之间。
  2011年春节前后,我一个朋友买到过一个《第二套人民币珍藏册》,这个册子也是币商自己配的,那个朋友不是菜鸟,是个很精明的生意人,他趁着春节放假,在买货之前就在各大交易网站查询了各个币种的报价和成交价,经过反复斟酌,买了这个珍藏册。
  为什么聪明人会查询报价和成交价,而不是直接查询当天价格呢?
  因为市场中,绝大部分币种的报价,都是略高于市场真实价格的。
  比如一捆纸币报价18万,如果是热门品种,基本成交价能低5%——10%,如果是“非热门品种”,有的成交价甚至比报价低20%,甚至更多。
  所以查询成交价格和成交次数,能尽量看清真实价格。
  当然,币市也有很多“虚假成交”,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朋友见到我,说了这个情况,“我算了半天,这册子比市场价贵大约200块钱,咱也得差不多,人家还配册加上配币,再加上摊位租费,好歹让人赚点。”
  朋友说着这话,脸上一丝得意,因为这么看来,他买的这个珍藏册,币商基本赚不到什么钱。
  以我的阅历和经历,这帮币商简直比猴子还精,这种册子至少赚一倍,多了赚好几倍,绝对的暴利。到了他那,怎么就不赚钱了?
  我问道:“你册子里的纸币品相如何?”
  朋友回答:“当然全新的了,破烂币我可不要。”
  我心中暗道:全新?不太可能吧。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币商,收藏家,瞎子投资者
(1)致盲因素之一:装帧册子。
(2)致盲因素之二:收藏证书。
(3)致盲因素之三:钱不值钱。
(4)致盲因素之四:炒概念。
(5)致盲因素之五:外行永远不懂的术语。

第二章 ,纪念钞,有木有?
叙述纪念钞的炒作

第三章 再谈错版币
(1)网友释疑
(2)遭遇错版王

第四章 坑爹的新闻
媒体各种不靠谱

第五章 史上最恶心的一场炒作
(1)一个账号
(2)第一轮恐慌
(3)2010年10月1日
(4)搬出“大腕”
(5)造神计划
(6)大动作
(7)大神归来
(8)完美解套
(9)802从此有了神
(10)错版币802?
(11)感恩大行动
(12)我看不懂呀
(13)真相到底是什么
(14)拖字诀的N种用法
(15)挑动群众斗群众
(16)马甲的力量
(17)余下思考
(18)袁老师不得不说的事
(19)不会结束

第六章 直击人民币“私生子”
币王,天价钱币是如何制造的?

第七章 钞票那些事
(1)老乡不识货?
(2)倒霉蛋的人生
(3)造假者说
(4)失落的财富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