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80135
  • 作      者:
    鲁春霞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水库大坝工程开发是流域水利水电资源获取的主要方式。然而,随着现代流域开发强度的迅速提高,大规模库坝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生态负效应也不断显现出来。
  《中国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研究》在分析揭示现代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流域库坝工程开发向高坝大库、全流域和梯级密集开发等方向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态效应发展趋势进行剖析;应用构建的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已经完成工程开发的猫跳河和白洋淀流域展开案例研究;为建立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约束阈值和准则,提出了流域水利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强度阈值并完成了中国二级流域的库坝工程开发生态效应敏感性分区;针对已经开发的流域提出基于生态保护目标的工程调度准则,以期为我国流域水利水电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提供科技支持。
  《中国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研究》作为从事资源科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等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本科生的参考用书,也适合资源生态和资源环境领域的科技人员参阅。
展开
精彩书摘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中国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研究》:
  第1章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及其特征
  1.1现代流域生态系统的发育冲突与开发环境
  流域不仅为地表淡水循环与物质能量输送提供着最重要的交换场所,而且也为地表陆生生态系统提供着最广大的发育空间。人类社会及其文明之所以发源和成长于流域,其原因就在于此。
  历史证据表明,人类从逐水而居到逐水而兴,其文明的发育程度越高,越是表现出对流域开发的依赖。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就是一部流域开发史。如果说古代时期人类的流域开发还带有对上苍(大自然)无比敬畏的话,那么,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与流域的关系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大量体外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以往的流域开发方式。高筑坝、广蓄水、谋发展的流域梯级开发方式已成为促进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手段。
  不断兴建的大坝水库在满足人类获取能源、防止洪涝、提高灌溉、改善通航和城乡供水等各种需求的同时,却对工程建设所在地区乃至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正常发育产生了日益扩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不仅危害到流域的健康发育,而且也殃及人类现代流域开发自身的可持续性。一些以巨大人力和物力资本投入建立起来的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在经历了初期的辉煌之后,便开始面临如何维持工程自身正常运行基础的严峻挑战,从而极大地偏离了工程建设的初衷,甚至成为一种生态包袱。应当说,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显然,如何维系流域的健康发育便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及其文明传承的基本任务和首要目标。
  中国是世界流域发育最为发达和人为开发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发育从初始状态到持续成长,每一个阶段无一不与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密切相关。从古代文明时期的大禹治水、都江堰工程、大运河开凿以及历朝历代的黄河治理,再到现代文明时期的大规模流域水利水电建设,正是中国“人水关系”演进的真实过程印记。客观地讲,作为世界上的人口与发展中大国,中国所面临的流域水资源开发任务较之其他国家更为繁重、更为艰巨,也更为复杂。从这一观点出发,能否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关乎整个中华民族文明未来的走向。开展有关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及其调度,其意义就在于此。
  1.1.1现代流域生态系统已然是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的复合体
  流域承载的是地球陆地表层最具生机和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流域生态系统不仅是自然物种繁衍和多样化演进最为适宜的地带,而且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育和进步最为活跃的
  中国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研究
  地带。这种由自然与人文两大系统共生的空间组织形式正是流域生态系统构成的基本特征所在(图1-1)。
  图1-1流域生态系统及其构成
  一般而言,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大体可分为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其中,陆生生态系统由高原山地、平原绿洲、草场戈壁,以及在这种不同地域空间组织形态上发育起来的所有动植物群落所组成;水生生态系统则包括了各类河道、湖泊湿地、其他类型所组成的水生网络形态,以及所有相关的水生生物群落。
  流域人文生态系统同样可分为农村与城镇两大生态系统。其中,农村生态系统的发育
  通常为农业耕作、游牧狩猎和其他类型等人类社会活动所决定;城镇生态系统的发育则为
  职能各异的第二、第三产业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主宰。
  溯源而上的流域库坝开发工程开发建设是流域人文生态系统发育的基础。随着库坝工程的建设,已使越来越多的流域原始生态景观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庞杂的输水渠道系统、各色农田牧场、繁华的城镇村落、繁忙的船只航运以及旅游设施等人文景观。这种从自然主导到人文主导的系统转变是现代流域开发所产生的最大生态变化。
  因此,要实现人类文明发展与流域生态发育的和谐共进,首先必须认识到,现代流域
  生态系统已经绝非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文生态系统构成的复合系
  统。在流域开发过程中需要兼顾生态系统保护与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需求。
  1.1.2流域生态系统的发育冲突
  在工业文明之前,流域共生的自然与人文两大生态系统发育完全处在一种低水平的和谐状态。一俟进入工业化时代后,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持
  第1章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及其特征
  续增长的开发能力和技术手段开始打破了两大共生系统之间的传统平衡。人类试图通过现代工程手段实现对流域资源环境开发的控制欲望变得愈加强烈。其结果,造成流域两大生态系统的发育冲突日趋明显,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无论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大大超出了人类的预期。
  近年来,随着库坝工程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强度增大,流域生态系统发育冲突的快速演化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生存用水与发展用水的需求冲突
  生存用水和发展用水是现代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需求冲突的一个最基本特征,也是流域开发与保护的关键环节。
  通常,生存用水包括生态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等。发展用水则包括工业生产用水、水力发电用水、航道运营用水和其他用水等。
  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必然产生竞争性的利用。一方面,维持河流自然生态系统正常发育和流域居民基本生存需要水资源;另一方面,满足人类更高需求的工业生产、发电、航运等也需要通过流域资源开发来得到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惜采用工程手段、市场手段进行流域水资源的开发、调节、处理和控制,以获得最大的使用价值。与生存用水相比,发展用水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因而发展用水挤占生存用水便成为流域水资源开发的一种必然。由于人类生存用水的需求第一性特征,为了眼前利益,发展用水常常通过挤占维系流域自然环境的生态用水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然而,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地位无法改变。因此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与破坏便意味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衰退和消亡。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广阔,地表淡水资源十分有限,生存用水不足,发展用水增长空间有限。在这样的流域水资源条件下,如何解决生存用水与发展用水的冲突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挑战。
  2.河流多功能利用的相互冲突
  流域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水源、承载航运和水力发电的功能,还具有稀释污染的自然净化功能、为水生生物提供生境的能力以及为休闲娱乐提供场所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被开发并产生生态环境效应和社会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会在发挥不同功能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即一种功能的开发利用可能影响另一种功能作用发挥。
  例如在水电站库坝进行引水用于供水或灌溉,就会影响水电站的发电量;而水电站下游的用水又会因水电站的运行放水而在数量上与时间分配上产生矛盾。在水库下游,无论水库用于供水还是发电,都会对航运、水生生物养殖、繁殖和洄游产生影响。在水库进行旅游项目开发会影响水库水质。因此必须协调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与生态制约问题,实现水量最佳分配,用水综合效益最优,既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又满足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按照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及各方面对水资源功能的需求,分别考虑各种功能并进行综合,协调开发某几种功能并有所侧重,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1章 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及其特征
1.1 现代流域生态系统的发育冲突与开发环境
1.2 现代流域开发的生态效应
参考文献

第2章 库坝工程生态效应及其评估的研究进展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2 水利工程生态效应及其评价的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大坝工程生态效应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3.1 中国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资源生态基础分析
3.2 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区域特征
3.3 流域库坝工程的开发趋势及其生态效应特征
参考文献

第4章 库坝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构建
4.1 流域库坝工程生态效应主要特征的认识
4.2 库坝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的特点
4.3 库坝工程生态效应评价以河流系统健康为总标准
4.4 流域库坝工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评价标准
4.6 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第5章 白洋淀流域库坝工程的生态效应评估
5.1 案例区概况
5.2 白洋淀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分析
5.3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评价
5.4 库坝工程对流域生态影响的机制分析
5.5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6章 猫跳河流域梯级开发的生态效应评估
6.1 案例区概况
6.2 猫跳河流域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6.3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评价
6.4 流域库坝工程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机制分析
6.5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7章 流域开发的生态阈值及相关准则研究
7.1 流域水资源开发阈值的研究进展
7.2 中国流域水资源开发的阈值构建
7.3 基于大坝下游河道水温变化的流域梯级开发阈限分析
7.4 流域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约束准则
参考文献

第8章 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敏感性分区
8.1 生态效应敏感性分区方法
8.2 生态效应敏感性分区
8.3 结语
参考文献

第9章 水利工程生态调度及其研究进展
9.1 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概述
9.2 国内外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的相关法规标准
参考文献

第10章 水利工程生态调度准则及案例研究
10.1 水利工程生态调度准则框架
10.2 白洋淀流域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研究
10.3 汉江流域安康水库生态调度研究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