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优化模型与算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707769
  • 作      者:
    雷定猷著
  • 出 版 社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优化模型与算法》从信息化角度探索超限超重运输优化问题。提出了铁路建筑限界综合、货物装载决策、运输径路选择、运输通道规划和运能损失评估等系列超限超重运输优化模型与算法,并应用这些优化方法开发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决策支持系统。
展开
精彩书摘
  1.2.2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作业流程
  (1)托运。托运人托运超限超重货物时,除了按一般货运手续办理外,并应提供下列资料:
  1)超限超重货物托运说明书包括货物外形的三视图,图中应标明货物的有关尺寸,支重面长度,并以“+”号标注重心位置。
  2)自轮运转货物,应有自重、轴数、轴距、固定轴距、长度、转向架销距、制动机形式和运行限制条件。
  3)必要时应附计划装载加固计算根据的图纸和说明书。
  4)其他需特别说明的资料。
  托运人应在托运超限超重货物说明书、计划装载加固方案和所提供的资料上盖章或签字,并对内容的真实性负完全责任。
  (2)受理。车站受理超限货物时,应认真审核托运人提出的有关技术资料,测量货物外形尺寸和重心位置,必要时应组织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审查后,以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请示电报形式请示装运办法。受理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核托运人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有效。
  2)根据货物外形三视图,测量核对货物外形尺寸、重心位置。
  3)确定使用货车的车种、车型、标重、车数。需要使用铁路特种车的及时上报铁路局。
  4)确定货物装载加固方案。
  5)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发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的请示电报。
  6)根据批复电报,安排进货、验收货物。
  7)通知车辆部门对装载超限超重货物的车辆进行技术检查。
  8)确认所配车辆的车种、车型、标重、车数是否符合批复电报和装车要求。
  (3)装车。装车的主要工作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装车前开好准备会,装车单位向装车人员布置注意事项。
  2)将装车车号、货物品名、数量及开始装车作业时间等信息向货调汇报。
  3)测量车地板的长度和宽度,在负重车上画好纵、横中心线和计划装载货物的位置线,标画货物中心投影点和加固位置等。
  4)测量车地板高度.
  5)按确定的装载加固方案装车。
  6)检查货物装车状态。
  7)按确定的装载加固方案进行加固。跨装车组连接处的提钩杆应捆绑好,应检查其安装状态是否良好。
  8)装载带有制动装置、变速器和选装装置的货物,应检查确认制动装置全部制动、变速器置于初始位置,旋转部位锁定牢固。
  9)在车地板上用醒目的油质颜料标画货物检查线。
  10)在货物上拴挂书写超限超重货物表示牌。
  11)按规定在车辆上插挂货车标识牌。
  12)填发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记录,会同车辆等相关部门进行会签,一式两份,一份留站存查,一份随票据递送到达站。
  13)检查货物运单、票据封套、编组顺序表等填写是否齐全正确。
  14)挂运。发站或中途站在挂运超限超重车之前,由车站值班员或车站调试员将批示文电号码、车种、车号、到站、超限等级、超重等级、复检装后尺寸及装妥时间,报告调度所,向铁路调度部门请示挂运,以便安排挂运计划。
  (4)途中检查。铁路局调度所接到发站挂运请示后,指定专人负责超限超重车辆的挂运条件审查、具体运行条件制订和运行掌握工作,填写超限超重车辆运行登记簿和挂运通知单。
  ……
展开
目录
第1章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评价
1.1 超限超重货物特征
1.2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过程
1.2.1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电报处理流程
1.2.2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作业流程
1.3 超限货物运输决策因素分析
1.3.1 货物装载加固因素分析
1.3.2 货物运输环境因素分析
1.4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评价
1.4.1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评价指标体系
1.4.2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评价模型
1.4.3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评价算法

第2章 铁路建筑限界综合
2.1 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2.2 铁路建筑限界
2.2.1 铁路建筑限界的分类
2.2.2 铁路建筑限界的作用
2.2.3 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现状分析
2.3 铁路建筑限界数据采集
2.3.1 基于轨面基准的丈量法
2.3.2 基于大地基准的丈量法
2.3.3 基于轨面基准的角架法
2.3.4 建筑限界数据离散汇总
2.4 铁路建筑限界综合算法
2.4.1 限界综合算法
2.4.2 算法实例
2.5 限界距离检算方法
2.5.1 直线段外轮廓与限界距离
2.5.2 曲线段外轮廓与限界距离
2.5.3 货物轮廓和建筑限界距离

第3章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装载决策
3.1 超限超重货物装载决策问题分析
3.2 超限超重货物装载决策实例推理模型
3.2.1 物元描述
3.2.2 装载决策实例推理模型
3.3 超限超重货物装载决策实例推理算法
3.3.1 基于实例的推理算法
3.3.2 机器学习

第4章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径路优化
4.1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径路优化分析
4.1.1 超限超重安全性要求
4.1.2 超限超重运输径路要求
4.2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径路优化模型
4.2.1 原始优化模型
4.2.2 扩展优化模型
4.2.3 模型进一步处理
4.3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径路搜索算法
4.3.1 图的连通性
4.3.2 实例匹配决策
4.3.3 径路搜索算法

第5章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通道规划
5.1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通道
5.1.1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通道形成机理
5.1.2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通道规划流程
5.2 超限超重货物历史运输数据挖掘
5.2.1 基于关联规则的集散点数据挖掘
5.2.2 基于属性分布特征向量径路聚类
5.3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通道骨架构造
5.3.1 东北区至西南区运输通道
5.3.2 东部南方区至西北区运输通道
5.3.3 东部南方区至西南区运输通道
5.4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通道调整完善
5.4.1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通道补充完善
5.4.2 客专运营后超限超重货物运输通道调整

第6章 超限车运行对铁路运能损失评估
6.1 超限车运行干扰机理
6.1.1 超限车越行
6.1.2 超限车禁会
6.1.3 超限车限速
6.2 超限车运行对单线铁路运能损失评估
6.2.1 超限车运行对单线铁路运能损失评估模型
6.2.2 超限车运行对单线铁路运能损失评估算法
6.2.3 超限车运行对单线铁路运能损失评估仿真实验
6.3 超限车运行对双线铁路运能损失评估
6.3.1 超限车运行对双线铁路运能损失评估模型
6.3.2 超限车运行对双线铁路运能损失评估算法
6.3.3 超限车运行对双线铁路运能损失评估仿真实验
6.4 禁会区间对双线铁路运能损失仿真实验
6.4.1 单一禁会区间位置对双线铁路运能影响分析
6.4.2 禁会区间的长度对双线铁路运能影响分析
6.4.3 递增禁会区间对双线铁路运能影响分析
6.4.4 连续禁会区间对双线铁路运能影响分析
6.5 超限车运行对铁路运能损失评估系统

第7章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7.1 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
7.1.1 系统设计原则
7.1.2 系统设计目标
7.2 系统需求分析
7.2.1 三级管理模式分析
7.2.2 铁路限界管理需求
7.2.3 货物运输决策需求
7.2.4 基础数据管理需求
7.2.5 角色权限管理需求
7.3 系统结构与功能
7.3.1 系统组织结构
7.3.2 系统功能模块
7.4 系统设计重点
7.4.1 货物数据录入
7.4.2 装载方式处理
7.4.3 车辆与通用平车参数录入
7.4.4 货物装载数据处理
7.4.5 装后轮廓处理
7.4.6 导向与偏差量计算
7.4.7 限界检算处理
7.4.8 路径决策处理
7.5 系统研发与实现
7.5.1 开发平台与运行环境
7.5.2 人机交互操作界面
7.5.3 限界管理流程
7.5.4 支持决策流程
7.6 系统辅助决策实例
7.6.1 变压器运输背景
7.6.2 变压器装后轮廓
7.6.3 变压器运输径路
7.6.4 变压器装载加固方案
7.6.5 非正常情况下专列运输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