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序<br /><br />《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编者的话<br /><br />总序<br /><br />前言<br /><br />第1章 绪论<br /><br />1.1 公路工程爆破基本特点<br /><br />1.1.1 路基开挖爆破特点<br /><br />1.1.2 基础开挖爆破特点<br /><br />1.1.3 隧道掘进爆破特点<br /><br />1.2 公路工程爆破技术的发展<br /><br />1.2.1 地形边界条件下爆破理论与技术<br /><br />1.2.2 地质边界条件下爆破理论与技术<br /><br />1.3 岩石爆破技术新进展<br /><br />1.4 公路工程爆破技术发展展望<br /><br />第2章 岩石动力损伤及其数值计算模型<br /><br />2.1 岩石动力损伤模型研究进展<br /><br />2.1.1 国外代表性岩石动力损伤模型-<br /><br />2.1.2 国内代表性岩石动力损伤模型<br /><br />2.2 岩石冲击损伤试验研究<br /><br />2.2.1 冲击损伤试验<br /><br />2.2.2 冲击损伤岩石超声波测试<br /><br />2.2.3 冲击损伤岩石细观观测-<br /><br />2.3 岩石冲击损伤模型研究<br /><br />2.3.1 岩石冲击损伤模型基本观点<br /><br />2.3.2 岩石冲击损伤模型<br /><br />第3章 地形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原理<br /><br />3.1 地形边界条件的划分<br /><br />3.2 多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特征<br /><br />3.2.1 水平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br /><br />3.2.2 倾斜地形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br /><br />3.2.3 凸形(多面临空)地形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br /><br />3.2.4 凹形(垭口)地形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br /><br />3.3 多边界爆破药量计算原理<br /><br />3.3.1 多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特性<br /><br />3.3.2 多边界爆破药量计算公式<br /><br />3.3.3 不同药包性质指数药量计算公式<br /><br />3.3.4 相关爆破参数选取<br /><br />3.3.5 柱状药包药量计算公式<br /><br />3.4 多面临空地形硐室爆破技术<br /><br />3.4.1 多面临空爆破基本类型<br /><br />3.4.2 多面临空爆破能量分配系数<br /><br />3.4.3 爆破设计参数选用原则<br /><br />3.4.4 多面临空爆破药包布置<br /><br />第4章 地质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原理<br /><br />4.1 岩体结构特征<br /><br />4.1.1 岩体结构面<br /><br />4.1.2 岩体结构体<br /><br />4.1.3 岩体结构类型<br /><br />4.2 岩体结构控制作用原理<br /><br />4.2.1 结构面对爆破作用过程的影响<br /><br />4.2.2 结构面对爆破作用效果的影响<br /><br />4.2.3 特殊地质对爆破作用的影响<br /><br />4.3 爆破对工程地质的改变<br /><br />4.3.1 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br /><br />4.3.2 爆破对水文地质的改变<br /><br />4.4 爆破裂隙的形成机制与发育规律<br /><br />4.4.1 爆破裂隙的形成机制<br /><br />4.4.2 爆破裂隙的发育规律<br /><br />4.4.3 避免爆破裂隙对工程建筑不利影响的途径<br /><br />4.5 路堑边坡稳定性研究<br /><br />4.5.1 路堑边坡稳定性调查<br /><br />4.5.2 爆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br /><br />4.5.3 爆破岩体边坡稳定性评价<br /><br />4.5.4 路堑边坡坡率设计<br /><br />4.5.5 公路工程爆破选线<br /><br />4.6 爆破岩体分类<br /><br />4.6.1 爆破岩体分类的目的和依据<br /><br />4.6.2 爆破岩体分类<br /><br />4.7 爆破工程地质勘察<br /><br />4.7.1 爆破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要求<br /><br />4.7.2 爆破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及方法<br /><br />4.7.3 爆破工程地质评价<br /><br />4.7.4 编写爆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br /><br />第5章 公路石方深孔控制爆破<br /><br />5.1 路基深孔爆破特点<br /><br />5.2 深孔爆破钻孔布置<br /><br />5.2.1 钻孔形式<br /><br />5.2.2 布孔方式<br /><br />5.3 深孔爆破设计<br /><br />5.4 深孔控制爆破技术<br /><br />5.4.1 毫秒延时爆破<br /><br />5.4.2 路堑边坡控制爆破<br /><br />5.4.3 缓冲爆破<br /><br />5.4.4 工程应用<br /><br />5.5 深孔爆破质量评价<br /><br />5.5.1 深孔爆破技术要求与效果评价<br /><br />5.5.2 改善深孑L爆破效果的技术措施<br /><br />5.6 深孔爆破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br /><br />5.6.1 爆破开挖对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br /><br />5.6.2 岩石动力损伤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br /><br />第6章 公路隧道掘进爆破技术<br /><br />6.1 引言<br /><br />6.2 隧道掘进爆破技术<br /><br />6.2.1 隧道掘进爆破特点<br /><br />6.2.2 围岩地质条件<br /><br />6.2.3 隧道爆破掏槽形式<br /><br />6.2.4 隧道掘进爆破设计<br /><br />6.3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br /><br />6.3.1 浅埋偏压隧道成因<br /><br />6.3.2 浅埋偏压隧道判定<br /><br />6.3.3 浅埋偏压隧道开挖稳定性研究<br /><br />6.3.4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br /><br />6.3.5 浅埋隧道施工技术<br /><br />6.4 复杂环境下浅埋隧道施工技术..<br /><br />6.4.1 复杂环境下浅埋隧道爆破技术<br /><br />6.4.2 复杂环境下浅埋隧道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br /><br />6.5 浅埋偏压隧道爆破开挖关键技术..<br /><br />6.5.1 地质超前预报与信息化施工<br /><br />6.5.2 浅埋偏压隧道爆破开挖及其振动特征<br /><br />6.5.3 浅埋偏压隧道爆破控制技术<br /><br />第7章 隧道施工监控与预警预报技术..<br /><br />7.1引言..<br /><br />7.1.1 隧道施工监控技术<br /><br />7.1.2 隧道施工预警预报技术<br /><br />7.2 隧道施工质量检测..<br /><br />7.2.1 开挖成形质量检测方法<br /><br />7.2.2 开挖质量和支护质量检测<br /><br />7.2.3 防排水系统检测<br /><br />7.2.4 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br /><br />7.2.5 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 .<br /><br />7.2.6 衬砌混凝土强度检测<br /><br />7.3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br /><br />7.3.1 监测的目的和内容<br /><br />7.3.2 监控量测方案<br /><br />7.3.3 断面及监控点布置原则<br /><br />7.3.4 监测精度与方法<br /><br />7.3.5 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br /><br />7.3.6 极限相对位移和控制基准<br /><br />7.3.7 监控量测风险管理体系<br /><br />7.3.8 监控量测预警预报<br /><br />7.4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br /><br />7.4.1 超前地质预报基本原理<br /><br />7.4.2 超前地质预报目的<br /><br />7.4.3 超前地质预报的分类<br /><br />7.4.4 超前地质预报的地质灾害分级<br /><br />7.4.5 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与选择<br /><br />7.4.6 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br /><br />7.5 隧道施工监控与预警预报技术研究新进展<br /><br />7.5.1 隧道远程无线自动监测系统研究<br /><br />7.5.2 隧道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研究<br /><br />7.5.3 隧道监控量测自动预警预报管理系统研究<br /><br />7.6 隧道施工监控与预警预报技术应用研究<br /><br />7.6.1 工程概况<br /><br />7.6.2 监控量测方案<br /><br />7.6.3 隧道围岩应力和拱架应力监测<br /><br />7.6.4 隧道净空收敛和断面监测<br /><br />7.6.5 隧道j维激光扫描<br /><br />7.6.6 隧道衬砌质量监测<br /><br />7.6.7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br /><br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