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统(交通流系统)建模是指运用力学、物理学、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对交通流特性进行描述,通过建立能描述实际交通一般特性的交通流模型,揭示车辆行为、交通流行为以及交通系统行为的基本规律,从而更好地为指导交通工程及管理部门进行规划设计和完善日常交通控制措施服务。
道路交通流理论的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30~40年代主要以自由流理论为主,即研究交通密度低、各车之间的车头间距较大、车辆处于自由形式状态下的交通流特征。1933年,Kinzer首次提出并论述了将泊松分布应用于交通分析的可能性;1936年,Adams发表了数值例题,表明了交通流理论研究的起步;Greenshields在1934年提出了线性平衡速度密度关系模型,其被称为交通流理论鼻祖。这一时期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道路交通流量的剧增,交通流中车辆的独立性越来越弱,交通现象的随机性随之降低,交通流主要研究对象转变为密度较高、各车间距很小、车辆行驶受头车影响和限制的非自由流交通流。这一时期内,各种新的模型纷纷涌现。20世纪50~60年代运动学模型和车辆跟驰模型占统治地位;70-80年代流体力学学说大发展,动力学模型崭露头角;90年代以来,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如计算机模拟技术、神经网络法和模糊控制技术等,其中元胞自动机模型为主要代表,交通流理论及方法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1.2.1交通建模方法分类
在传统的交通工程理论中,通常将交通模型分为三类:微观模型、中观模型和宏观模型。建模方法分类所依据的是建模对象的范围。微观建模方法只考虑车辆个体行为;宏观建模方法忽略个体行为的具体描述,而考虑交通流的统计行为;中观建模方法介于前两者之间。从建模的对象及使用的建模工具角度可以将传统的三种交通建模方法分别归纳为车辆交通行为模型(微观模型)、基于特征统计的车辆交通行为模型(中观模型)和交通流统计模型(宏观模型)。
本书在讨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动态性建模中所提到的微观、中观以及宏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