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感》通过个人经验反映时代脉动,作为深思之后充满深情与诚意的表达,既有内容的独特性,又有文学的可读性。作者长期从事文字工作,造诣深厚,语言考究,或深沉凝练,或含蓄有趣。配图生动,装帧精美。在目前同类书籍中当属上品。本书不仅能唤起一些同代人的共鸣,也会给年轻读者许多间接经验和历史启示。
《时代感》是一部构思缜密、气韵贯通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各篇散文随笔以生活题材及内在的思想联系为经纬,在生命历史的渐次演进中有着清晰而深刻的思想脉络,从而形散神聚、浑然一体。全书分三辑,各九篇。辑一是作者在时代大潮中较有特色的人生经历,辑二写作者亲人朋友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辑三为闪耀着时代火花的生活篇章。行文时而深情感人,时而诙谐有趣,表现出作者把握题材驾驭语言的出众功力。作者作为阅历丰富的五〇后,通过生花妙笔写出一个个生动可感的人生故事,彰显出今人已有些陌生的“时代感”,也表达了一个过来人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深切感悟,有较高的思想认识价值。
生而为人,总归是一场幸运,所谓生也偶然,死也必然,别无选择。从呱呱坠地那天起,我们就注定和这个时代捆绑在一起,汲取它的物质配给和文化滋养,接受它的种种动荡和磨难。人各有命,或有幸挺立时代潮头,于心满意足之后终老;或不幸沦落社会底层,遭遇种种困苦灾难而殒命。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既然无法超脱与生俱来的现实世界历史阶段,我必须随遇而安,拥抱它所给予的幸福和欢乐,体验它带来的痛苦与悲哀。
感悟来自经验。直到活过一个甲子,经历了奔腾浩荡的大江大海,我才对生命中每一条涓涓细流有所感动。写下来,使记忆成型,即使耽于主观的理解、感性的表达,却也不失真实和生动。因为宏大的时代丰富了每个具体的生命,无论澎湃跌宕还是静水深流,都有各自的精彩。
看时代,人的眼界不同。喜欢大江大海的人说“大时代”,比如陈丹青;喜欢涓涓细流的写“小时代”,比如郭敬明。人各有志,才形成了多元的世界。有趣的是,媒体(或者说市场的力量)竟把这两个井水不犯河水的人撮合了,令人想到关公战秦琼。看某期电视秀《我知道》,郭热情张扬,喜怒形于色;陈含蓄内敛,宽厚而机敏。两人的言谈举止既与年龄性格有关,也透出不同的时代感。可以断言,即使郭敬明将来也如陈丹青这般老辣,红卫兵时代的粗口他肯定学不会。
时代的分水岭大约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风起青萍之末”。此前当属“大时代”,它狂飙突进,波谲云诡,充满难以预料的动荡、惊喜和风险。此后的“小时代”,则大体是一副渐变的姿态,在庸常平和中也透着内在的躁动与不安。大时代注重行动,易产生粗犷的英雄主义;小时代激发欲望,会提供更精致的生活。对大时代的书写适合浓墨重彩,那些张扬激烈的壮举很容易彪炳史册;对小时代的描绘则千姿百态,因善于提纯现实的美妙而吸引更年轻的拥趸。
如此不同的两个时代似乎并未循序渐进,仅匆匆过渡就衔接起来,人间便充满了戏剧性。从“文革”爆发到改革开放,从冷战兴起到“颜色革命”,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两极分化,其大开大阖沉浮起落,令人目不暇给。仅仅几十年间,世界格局就得以重新洗牌,本国也完成了从一穷二白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转变。这个时代很变幻,虽未必值得后代羡慕——其中的幼稚荒谬或许还会使他们哂怪,却是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时期。它所提供的历史经验如此丰富,不仅为本民族镜鉴,也将在人类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序
辑一
上学记
饮酒记
祖宅
母亲的时代
烟草的味道
老歌
送礼
师道
就医记
辑二
同学阿申
怒海余生
阿兴的案底
高考以后
伤别
我家老三
父亲的书房
移民凯文
《五零后》之后
辑三
故土四题
蛇口旧事
消逝的报刊
寻找马克思
棋道
音乐会
游记三则
老有所依
乡情野趣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