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201070
  • 作      者:
    杨凤池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凤池,男,57岁,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全国心理卫生学科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杨凤池教授自1985年开始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咨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曾经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北京市人文社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卫生局等科研课题十余项。共发表科研论文几十余篇,译著四部,主编、参编教材十多部及科普著作四部,包括《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与《实用循环式心理咨询技术》等。曾获两项科研成果奖,一项技术改进奖。1995年获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同年9月当选为首都医科大学“十佳青年”。2005年获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称号。有23年心理健康工作和心理咨询的工作经验。1995、1996和1997年三次赴意大利进修,学习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技术,1996年获国际本体心理学会颁发的“临床心理学家”资格证书。1997年6月参加瑞士日内瓦国际心身疾病研讨会,1997年10月参加莫斯科第一届世界本体心理学年会,并做大会发言。自2000~2003年接受中德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系列培训,取得毕业证书。2005~2008年接受中挪心理治疗师督导师系列培训,取得毕业证书。
  杨凤池教授还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活动,他曾经为“神舟飞船”系统工程技术人员、中央驻京机关干部、国际航空公司、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等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高校大学生作心理减压讲座;参与黑龙江洪灾后心理救援、非典型肺炎、四川汶川地震以及雅安地震的心理干预工作。他的活动被中央和地方电视台、电台和报刊报道,并经常应邀主持心理咨询节目,目前担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主持。
展开
内容介绍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用七个章节具体描述该模式如何推动咨访双方在分析和体验中的互动循环。第一章叙述模式的形成、技术路线、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第二章详细阐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第三、四、五、六章则从咨询过程的初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结束阶段分别阐释模式的技术运用,并以“来访者体验和表达一咨询师感受和技术运用,来访者新的体验和表达一咨询师再感受和技术运用-来访者成长”的形式,从文字上描述分析体验咨询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第七章重点描述咨询中的阻碍因素及其处理。
展开
精彩书摘
  2.音调即声音的高低。音调的提高常表示强调或烦躁之意;音调的降低可能表示亲近或怀疑。另外,在会谈的音调中,音域的扩大或压缩,通常可能显示出对交谈内容的夸大或缩小。音调中夹带着的摩擦音可能表现出说话人的紧张和不安,语言杂乱、断裂。而喜悦开朗的声音则可能表现出说话人的轻松和快乐,语言完整、流畅。
  3.语速即言语的速度。语速的快慢,表示言语的节奏特征和表达方式。通常言语节奏加快,往往表示紧张、焦虑、急躁的心情或表示情绪的激昂、兴奋;而言语节奏变慢,则随具体情况而异,或表示心平气和,或表示深思熟虑,或表示表达确切,或产生了心理上的阻力等等。
  史密斯(Smith)对伴随着语言一起出现的声音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描述,认为人的声音大小的变化所反映的情绪特征往往可借鉴日常生活的经验来确认,说话节奏的快慢可能反映了每个人的个性特征。而语调和语速的变化中,包含有更多的情绪变化,对于这些声音成分的具体分析,既要结合当时谈话内容,又要联系整个晤谈中的前因后果。非言语行为传递的信息有时在当时并不能马上确认,但只要留心注意,其中含意总可以搞清。
  除上述所说的几种声音特征之外,声音的停顿也值得注意。停顿也被认为是喉部肌肉变化所带来的现象。这些肌肉僵硬和紧张及放松的变化使声音和音调出现短暂的停顿。这可能表明了讲话人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如果是对方在谈话当中有意识的停顿,则可能表明对方希望其刚刚所谈的内容能引起咨询师的注意;还有一些停顿是希望看到咨询师对自己前面所谈内容的反应,以决定下面该继续谈什么内容为好。对于学习咨询的人来说,同形体动作一样,我们并不缺少理解和运用声音特性的能力,我们要加强的是对它的敏感性并有意识地理解这种特性的意义。
  在心理咨询中,上述种种声音特征,既表现出来访者的个性特征和言语表达方式,也反映出来访者当时的心情和情绪状态。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仔细留意来访者讲话的声音特征,特别注意把握住声音特征的突然改变。声音的突然变化往往提供真实的、有效的信息,预示着触及来访者内心的秘密。因此,咨询师应对来访者声音特征的突然改变应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第二节提问技术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倾听来访者的叙述是咨询师在会谈中应该最先做出的反应。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对话中的提问也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一个好的提问可能引人深思,有可能给人启发,还可能让人瞬间领悟;提问不好可能让人受到指责,也可能使人受到贬低,导致咨询进程受挫。使用提问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用开放式提问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咨询师可以了解与问题有关的具体事实、来访者的情绪反应、看法及推理过程等。但要注意发问时的语气语调,不可显得咄咄逼人,否则会使对方产生疑虑,甚至对立。
  2.适当回应在互动过程中,咨询师可经常借助一些短语“嗯”、“噢”、“是这样”、“还有吗”或复述来访者谈话中的某些关键词或语气词,或点头、注视等表情动作回应,以支持对方往下说。
  3.封闭式提问不可连续使用一连串的“我问你答”,易使来访者感到对方掌握着会谈的主导权,而把解决问题的责任转移给咨询师。来访者往往变得沉默,不问就不说话,停止其自主探索,甚至降低对咨询师的信任度。
  4.开放性的问题要慎用“为什么?”因为有时来访者对问题的原因并不清楚,或感到难以表达;有时对问题原因的解释可能会触及其秘密和隐私,当咨询关系还不够成熟时,就不能保证其回答的真实性,反而会为以后的咨询或治疗带来困难。
  5.不要连续提问如果提问后,来访者谈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咨询师应该做出同感反应,而不要接着提问。因为同感能促使来访者进一步探索自己。
  6.要善于运用积极性提问 积极性提问是指能使来访者以积极心态进行回答的提问。例如,一些来访者常诉说“我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我不能在人多的场合发言”,问其原因又回答不出。这时,就可以这样提问:“如果你能这样做的话,你会怎样呢?”“你感觉是什么原因妨碍了你正常的学习?”这样的提问能引起对方一系列相对较为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意象,有利于他以一种新的状态去做出回答。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的概述
第一节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的形成
一、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形成的背景
二、西方各种流派的心理咨询技术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四、本土化的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
五、把握心理动力的矢量方向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的临床思维
一、临床假设提出
二、咨询中的提问
三、经由咨询师阐释的证实
四、证伪与再假设
第三节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的指导思想
一、西方理念指导的心理咨询
二、中国传统思想指导的心理咨询
三、整合中西方理念的心理咨询技术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 倾听技术
一、倾听态度
二、专注的体态
第二节 提问技术
一、开放式提问
二、封闭式提问
三、问题的选择
第三节 表达技术
一、内容表达
二、情感表达
三、澄清
四、一般化
五、即时化
六、解释
七、面质
八、自我开放
第四节 观察技术
一、面部表情
二、形体动作
三、沉默现象
四、综合印象

第三章 初始阶段的技术
第一节 尊重与真诚的咨询关系的建立
一、首次会面
二、和谐咨访关系的促进
三、移情的识别与处理
四、阻抗的识别和处理
第二节 初始访谈技术的运用
一、临床资料的收集
二、分析与初级评估
三、初级目标的建立

第四章 中期阶段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咨询
一、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
二、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家庭咨询
第二节 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咨询
一、认知疗法在焦点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中的运用
二、行为主义疗法在焦点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中的运用
第三节 阻碍因素的处理
一、沉默现象的处理
二、多话现象的处理
三、回避和否认
四、移情与反移情
第四节 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价
一、初期的效果评价
二、中期的效果评价
三、后期的效果评价

第五章 中期阶段的其他技术
第一节 焦点解决短程心理咨询
一、建构解决的对话阶段
二、休息阶段
三、正向回馈阶段
第二节 应用心理剧方法的咨询
一、情境重现
二、相同角色的不同表达
三、新行为的建立
四、角色互换
五、解释和总结
第三节 格式塔取向的心理咨询
一、探索自我
二、尝试新行为
三、自我整合
第四节 叙事心理咨询
第五节 音乐治疗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一、音乐治疗的作用
二、音乐治疗的基本技术
三、音乐治疗的方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第六节 绘画心理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一、绘画治疗概述
二、绘画艺术疗法与咨询技术的结合
第七节 舞蹈治疗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一、舞蹈治疗中的基本概念
二、舞蹈治疗的作用
三、舞蹈治疗的基本技术
四、舞蹈治疗的理论及应用
五、舞蹈治疗的方法

第六章 结束阶段的技术
第一节 结束的时机选择
一、结束时机的判断标准
二、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中结束时机的选择
三、结束阶段的时间安排
第二节 结束阶段的工作内容
一、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与巩固
二、结束阶段的工作内容
第三节 结束阶段的技术应用-
一、结束阶段的常见问题
二、结束阶段的技术要点

第七章 心理咨询过程中阻碍因素的处理技术
第一节 来自来访者的阻抗
一、阻抗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
二、阻抗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来自咨询师的阻力
一、阻力的主要表现
二、阻力的产生原因
第三节 阻碍现象的处理方法
一、阻碍现象的处理原则
二、常见阻碍现象的处理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