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以手抵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59176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视觉》系列主题书系Lens杂志积蕴十年升级之作!
  ·以多元视角介绍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
  ·每一段文字都有温度,每一张图片都有故事。
  ·超值的画册品质,打动心扉的全新阅读体验。
  ·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图片,精良纸张和装帧工艺,每一册都是精致的收藏品。
  ·自从2005年创刊以来,Lens一直定义影像之美、传递人性温暖,被公认为中国很有品质和品位的影像阅读品牌。《视觉》系列读物延续Lens成熟的内容架构,并升级阅读体验。这里有切近生活的重要人文话题、各种“美妙的人”、有温度的历史和艺术,平静、优雅,诚恳而有趣。
  · 基于Lens杂志10年的品牌积累,固定用户群和口碑影响力。Lens好友来自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均为意见领袖和影响力的人群,如吴敬琏、陈丹青、蔡澜、刘树勇(老树画画)、阿来、崔卫平、田溯宁、黄怒波、梁冬、吴念真、阿克曼、周迅、陈坤、姚晨、沈星、老狼、许巍、蔡康永、曹景行、杨宗纬、袁泉、田原等。
  ·读者:接受过良好教育、对世界有好奇心、对生活质量有高要求,在乎个人体验,追求精神与物质相合,有固定文化消费习惯的你,无论你是文艺青年、学者,还是高端白领、企业家,《视觉》都可以成为你的陪伴读物。
  ·Lens的Mook系列已出版:
  《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
  《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视觉004: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找寻》
  《视觉005:以手抵心》
  《目客001:花朵与我》
  《目客002:我这样爱你》
  《目客003:山本耀司》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Lens,自2005年创刊至今,持续且稳定地刊登优质影像阅读内容,拥有超过30万核心受众群、超过36万微博粉丝、55万微信粉丝,包括政商学艺媒等多领域的精英和意见领袖。Lens品牌已被公认为中国很有品质和品位的影像阅读品牌。

  Lens团队2015年推出两本MOOK主题读物:《目客》系列,更专注于人文艺术和生活美学的主题阅读;《视觉》系列,定义影像之美,以多元视角介绍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目客》和《视觉》从世界范围采集很有个性和丰满的内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续Lens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创造视觉、思维、想象力被充分调动的纸上阅读新体验。

  ----------

  本期部分作者:

  原研哉,日本平面设计中坚,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曾主持长野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等平面设计工作,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

  卡特琳·肯宁,德国摄影师,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斯兰艺术学院。她的摄影作品一直在探索人与空间之间的物理及情感联系,以及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她是《纽约时报》的常用摄影师。

  王晴,青年摄影师,1975年出生于新疆吐鲁番,长期记录新疆社会及文化。


展开
内容介绍

  《视觉005:以手抵心》包含了4 组关乎现代人如何寻找安心之地的故事:

  日本冲绳,手工艺中寄居着传统、生活方式、身份认同,以及“以手抵心”“手考足思”的人性的自由气息。Lens多次深度探访采撷:有90多岁还在依岁时节律劳作的笃定感;有在都市里身心俱疲的中年人,回到故乡重觅心灵归宿;还有许多匠心与传承的故事,传递着今天超赞的“心之作业”。

  原研哉是日本中生代设计中坚,也是以无印良品(MUJI)为代表的日式生活哲学的布道者。在与Lens的对话中,他梳理了自己对日本、中国和当下生活的思考。他试图用凝练的方式,触动根本的人性。

  一个散落四地的大家庭,亲密的家人,渴望又恐惧着相聚:因为长久的分离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共同的话题和相处的耐心……这种甜蜜又矛盾的情绪,这种背井离乡者的自由与束缚,毫无疑问,正折磨着我们很多人。

  武当山,聚集了一群因为各种原因前来“修仙”的人。有人出于宗教信仰,有人只为逃避生活……这是当下中国人寻求信仰出口的缩影。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是中国超值的一本杂志。没有之一。

  ——陈丹青(画家、作家)


  我自己花钱订这本杂志, 其他杂志都是别人送的。

  ——吴敬琏(经济学家)


  这是我特别全本读完并收藏的杂志。

  ——刘树勇(老树画画;文化学者)


  世界观改变世界。Lens是一本推动世界观变革的杂志。

  ——梁冬


  我来大陆,有两个惊喜。一是看到一本报纸叫南方周末,另一个是遇见一本杂志叫 Lens。

  ——吴念真(导演、作家)


  一本帮助高端人群发现更大世界的读物。

  ——张亮(知乎创始人)


  我喜欢这本杂志,我是 Lens 的读者。

  ——周迅(演员)


展开
精彩书摘
  冲绳织染让人安心即为美
  文与那岭一子
  每当被问起冲绳织染品为何具有这般魅力,说实话,真的想不到很好的答案。正因为在这片土地出生、长大,充分浸染其中,所以才说不上来冲绳的魅力究竟源自何处。
  是亚热带的气候和风土人情营造出的“异国情调”吗?是伤痕累累的“历史”吗?还是悠然自得的生活呢?可无论是哪种魅力,都能轻易举出反例,指出其中不好的一面。
  同样,“织染品的色彩与花纹丰富”“是源自天然的馈赠”这些话,老实说我自己也觉得缺乏底气。
  几年前,我到一所学校教授初一年级的美术课。有一次,我在课上问道:“‘美’这个字为什么是由‘羊’和‘大’组成的?”
  孩子们回答:“因为羊毛很白很美”,“大的东西就美”,还有的回答“因为献祭的羊都是越肥越好吃,古人最看重这一点”。因为好吃所以幸福,而幸福就是美,让心情平静安逸。这种心情,也许就是“美”的开始吧。
  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受启发。冲绳织染品的魅力,不正是因为它带给人们的安心感吗?
  我研究冲绳的织染也有20多年了,每一种材料、颜色和花纹,都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博物馆的馆藏室就是我的宝库,用手触摸着布料,想象着当时使用者的心情,想必有感叹,有无奈,也有舒适和安心吧。
  冲绳织染品的特点,首先是使用了当地产的各种材料,还有碎花、纹织等各种技艺,直到今天仍然保存完整。
  说起材料,就有芭蕉、苎麻、丝绸等纤维材料,还有红染、黄染、蓝染等多种植物染色系统。技法则因“岛”而异,有平织、纹织、花织、罗顿织,还有织和花织交杂的花仓织,保存下来的种类不胜枚举。
  另一个特征就要从冲绳文化的整体来考虑了。冲绳地处各种文化交融的中心:北有大和文化,南有菲律宾、东南亚和中国,正因如此,各种文化都在冲绳有所体现。比如红型染的花纹,大体上以松竹梅和花等大和花纹为主,也能见到中国和东南亚的要素。而从历史来看,那些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流失的元素,都在冲绳保留了下来,比如在琉球装束中就能看到江户后期和服以及更遥远的室町、桃山小袖的影子。
  冲绳的织染经过的漫长历史变化,大致可以分成4个时代:首先是1609年的萨摩藩入侵琉球之前,其次是到琉球王国解体,再次是从废藩置县到“二战”时期,最后是“二战”结束直到现在。
  从史料来看,第一个时期留下的关于织染的资料非常少。这一时期冲绳与中国、东南亚、朝鲜和大和有大规模的交易往来,是琉球王国繁荣的时代。从当时的交易记录和对外贸易记录来看,许许多多的织染技法传入了冲绳。
  第二个时期,冲绳与中国和大和的贸易减少,国内的产业愈加振兴,甚至出现了向大和输出织染的情况。随着技术改良和新技术导入,织染技法也提升了不少。我曾说,“这一时期完成了许多保存至今的织染技术”。实际上,许多当时的技术是超越现在的,比如一些目前已经绝迹的刺绣技法。
  1879年,琉球王国解体,废藩置县开始,而贡纳布制度到1903年才完全消失。这一时期正是从琉球到冲绳的转变期,风俗习惯极大地受到大和影响,急于否定和摆脱琉球文化中所谓落后的部分。好在有一批冲绳文化的研究者和艺术家,通过他们的努力,让很多人了解到了冲绳文化的魅力。其中镰仓芳太郎和以柳宗悦为代表的民艺协会,对于战后复兴冲绳织染业都做出了极大贡献。
  “二战”后,冲绳色彩浓重的织染从废墟中发展起来了。在这个时期,以喜如嘉为代表的芭蕉布重新登上舞台,同时诞生了南风原的织物批量生产体制。使用琉球王国时代流传下来的养蚕技术的久米岛绸、富有贡纳布特色的宫古上布和八重山上布,还有融汇了那霸特色的首里织,将已经绝迹的技法再现的读谷山花织,以及曾经只属于特权阶级的红型染……这一时期冲绳的文化遗产正在走向现代。
  不同的人对于冲绳织染的理解各不相同,而我在见过无数织染物后,形成了这样的感想:这个世界也许越来越精准和严峻,但织染的世界并非如此。每一件织品都由人的双手做出,多少带有偏颇和歪曲,然而却包含着制作者的情感。这样的织染品拿在人的手中,带来了安心和温暖。
  ……
展开
目录

【声音】

----------

【手艺之道,生活之道】

美之国度看冲绳

宫古上布——苦难与神的礼物

石岭豆腐——海水赋予的味道

久米岛绸——将人生纺入

和服之道:一个依托布料而成的传统世界

泡盛——岛上的酒先要让岛上人满意

花织——纵线是你 横线是我

壶屋烧——看着父亲的后背学习

金银细工——“再小,也是只有冲绳才盛开的花”

招财狮——“把我的分身加入狮子里面”

红型——因为海洋阻隔才保留下来的传统

丝满镜——每位渔夫的眼窝形状都被完好地保存着

鲨舟——一艘可以用一个世纪

漆器——“很多技术也许要120岁才能达到”

三味线——“一朝我们见面,就成为兄弟”

首里织——“看前人的东西,能够看到他们的虔诚”

芭蕉布——怀着祝福的心情编织

冲绳织染:让人安心即为美

来自生活的纹案

后记

----------

【原研哉:让“欲望的质量”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日本人对于小的和细微的美好十分敏感,但是对于‘庞大的丑陋’却很迟钝。”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整体的文化一般也是不会太美的……日本正在迎来成年期。”

“日本,本来是‘一无所有’的。日本文化就是不断将外来的文化变成自己文化的过程。”

“中国的唐宋时代有过十分简洁、凝练、质朴的文化……”

“日本的手工艺有一个特点——无名……人们不知道是谁做的,这反而是其价值所在。 ”

……

----------

【在一起,又不在一起;我们相见,我们分离】

“我想知道:什么是亲密?爱为何会又复杂又具有挑战性?是否存在家庭身份这种东西?”

“以某种节奏重复着相见和分离:生日、婚礼、纪念日、葬礼、癌症、自杀……我们幸运地一起度过了其中一些,但大部分都是在地球的不同角落独自经历的。”

“ 我想每个人都了解对待家人的情绪有多复杂,你越爱一个人,越和一个人亲近,你在他面前就越脆弱,而有时这种脆弱是很伤人的。”

“那些毫不起眼的东西,实际上构成了我们生活和爱的核心:把母亲的衣服放进洗衣机里,枕头上的一根头发,一块晒伤,一个声响……这些意义,有时只有在很多年后才能被理解”。

……

----------

【武当修仙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