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16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222439
  • 作      者:
    何明主编
  • 出 版 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16辑)》主要内容包括:略论近代云南的边防建设及特别政区设置、三江并流区多元生计的历史人类学考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时代性、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力探析、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探究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16辑)》:
  二、民族分布格局的复杂化
  伴随金龙傣人的内附,桂越边区的民族分布也因边防、边务的推进而日渐复杂化。就目前情形而言,左江流域地区是广西主要的壮族聚居区之一,但因历史上有大量汉族移民迁入,该区域逐渐形成了既有壮族聚居区又存在壮汉杂居的族群分布格局。这种壮汉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不仅与明清以来的移民流向有关,也与围绕边防问题而进行的相关举措存在一定关联。
  清中期以后,商民流动性的增强和桂东南地区人口的膨胀,加速了汉族人口向桂西、桂西南腹地的迁移,促使后者民族分布格局日显复杂化。迨至清末,左江流域地区的民族杂居状况就已相当普遍。崇善县(今崇左市)随处可见“民与僮瑶杂处”,宁明普遍存在“土瑶与民杂居”。如今崇左市江州区9个乡镇中都是壮汉民族杂居。在宁明县,壮、汉、瑶等居民杂居的乡镇有驮龙乡、亭亮乡、明江镇、板棍乡、北江乡、海渊镇、思乐乡、那堪乡、城中镇,民族杂居的现象已成为崇左市辖属各县市人口分布的一个显著特征。
  与此同时,不仅是长期居住于左江流域地区的壮族居民仍保持着聚居状况,迁入左江流域地区的平话、客家等汉族各民系居民也逐渐形成一些相对独立的聚居单元。龙州县的平话人主要分布在水口乡的弄仗、驮宿、康弄等村,下冻乡的那花、布西、路马等村。崇左市的客家人主要集中在江州区的江州街。扶绥县的客家人居住在东门镇和岜盆乡的渠培、更何、那标等村。龙州县客家人分布在水口乡驮漠、那蒙、那马村,上金乡的下窑、芽江、阮村。随着各地商民往来人口的增多,左江流域壮族地区的汉族各民系日渐增多,族群分布格局随着“大杂居,小聚居”现象的普遍化而日显复杂。
  左江流域地区族群分布格局的复杂性,与明清以降的移民流动有密切关系,也与近代广西西南地区边防问题分不开。中法战争后,由于清政府关于裁撤兵勇的扶助政策并未能真正落实,广西几次大规模的裁撤营勇,使得边区的流民及游勇空前增加。苏元春和李秉衡等人均认识到众多营勇裁撤后产生的负面效应,因而积极推出各种措施来缓解“游勇”带来的治安压力。一方面,积极招民垦荒.拓土安置各类游勇及流民。李秉衡、苏元春“于沿边预勘未垦荒田百数十处,足敷安插千余户口”,并规定:“凡来认垦者,由局验明计口授田,给资搭盖茅屋,酌发牛种农具,责令耕作。而未经收获之先,仍量予盐米,并按编保甲法,取其连坐互结,选任牌长以专其责,俾便稽查。”通过招民垦殖的策略,欲适当缓解人口压力而造成的社会问题。
  此外,因边地土地大多贫瘠,移民垦殖的效度并不能悉数解决流民游勇存在的问题。苏元春等人又欲通过安置兵勇家属及各地商民,从而促使边区经济有所发展,以此来增加移民实边所应具有的积极效应。通过对官兵家属的安置,对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各种圩市的复设及对新圩市的开设,来稳定边地居民,维持相应的社会秩序。无论是移民垦殖还是安民抚恤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左江流域地区的族群交往与融合。
  三、族群交往与地方文化融合
  族群分布的复杂性,促使地域范围内族群交往与融合程度日益深入,这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变迁和文化习俗的相互吸收上。
  一方面,汉族居民广泛吸收壮族语言、文化,在长期的交往中融合于壮族。壮族作为左江流域地区的原住民,其在族群数量上的优势,是促使汉族融合于其中的重要因素。外地客商若欲在壮族聚居区内获得相应的商业利益及社会认同,就必须尽可能地融人壮族社会,语言的习得便是集中体现。如养利州“无论是市集交易、宴会、亲友交往,均以壮话为主。外地迁来的客商亦不得不学习壮话,日久天长,在语言上已至同化于壮人”。
  ……
展开
目录
☆民族社会研究    
鹤庆白族年龄组织“帮辈”文化的人类学初探       
茶山人婚丧礼物的文化意涵解读               
节日互动与民族关系调控研究
——以新疆石河子市六宫村回族古尔邦节族际交往网络为例 
国内藏族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及其社会融入调查分析
——基于国家卫计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探讨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边疆朝鲜族聚居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及其脱贫对策 

☆仪式研究
祭龙:哈尼族“昂玛突”文化图式的跨界转喻        
侗族萨岁安殿仪式的过程展演及文化象征           
“玛格乐”节的现代变迁与克木人的主体性诉求 
 
☆边疆学与跨境民族研究
略论近代云南的边防建设及特别政区设置          
三江并流区多元生计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清末民国国家转型与边区族群流动
——以桂越边境为考察中心                    
民国初年川滇两省援藏西征之争研究            
“西南学”考论                        
传统历史叙事视域下的民族历史与历史建构
——以德昂族为例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时代性                    
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力探析           
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                   
转型与治理:新时期经略西藏的四个政治维度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探究 

☆民族艺术与艺术人类学
云南孟连傣族马鹿舞的人类学阐释                
一个少数民族艺术品牌的确立
——剑川县白族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生活史研究        
“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及其对云南旅游地形象的影响  

☆研究述评
重返“土”范畴:费孝通先生的学术遗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综述             
海外华人身份认同研究综观                     
侗族民歌研究述评                         
区域环境、政治制度与文化创生
——黔北“沙滩文化”研究述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