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30883
  • 作      者:
    薛振东,柴志光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讲述的是抗日战争中,上海郊县的武装斗争,不仅扰乱了敌人的后方,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还直接和苏南、浙东、苏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相互配合和支持,为开辟和扩大苏南、浙东、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贡献了力量,对配合反侵略战争的全局,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
  蔡辉在狱中结识了奉贤流氓头子马柏生,两人“狱谊”甚好,马有一定的爱国意识,两人同时出狱,相约出狱后一起搞抗日。马柏生在上海和奉贤有上千“徒弟”,因此,出狱不久,便在奉贤拉起一支队伍。蔡辉受命后,为了掩护好中共浦东工委,根据党的指示,回乡后成立“浦东抗日救国宣传团”,团部设在马柏生部队的辖区内奉贤县青村港,蔡辉担任团长。
  1938年5月1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中共江苏省委发出指示,指示明确指出,省委目前中心任务是加强对于乡村游击战争的领导,创立许多游击的根据地。在目前环境下,我们活动的中心是敌人统治薄弱或没有敌人的广大乡村,对于被敌人统治的中心城市,以长期积蓄力量、准备力量为主,以便将来配合全国胜利的反攻;应该转变过去的斗争形式、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以适合目前新的情况,决不要被城市中的一时的抗日情绪高涨所影响,而走向冒险的斗争,削弱自己的力量。还进一步指出:“应该不断地有计划地从中心城市派遣优秀的干部,到各地乡村中去工作,首先应该派他们到各种武装组织中去,以加强城市对乡村的领导。”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书记处指示精神,中共江苏省委于1938年6月9日发出《加强敌人占领区内的乡村工作》的指示,指示分析了加强敌占区乡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利条件,指出:“只有乡村工作的发展,只有城市能同乡村取得联络,那么城市在大决战的时候,就可为乡村的辅翼而取得胜利。”省委“号召全党要为开拓乡村工作这个中心任务而努力”,提出“应该多多发动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发动坚定而坚强的干部,不论是党员或非党员,遣赴乡村去建立核心,建筑革命的堡垒,在乡村里起骨干的作用”。
  中共江苏省委把工作中心从城市转移农村之后,不断地向上海郊县派遣得力的干部,积极恢复或重建郊县的党的组织,加强对郊县抗日武装的领导,向郊县抗日武装输送工人、学生、职员,充实郊县抗日武装的力量,迅速地推动了郊县的抗战形势。
  继派陈静至浦东组建中共浦东工委之后,1938年8月中共江苏省委外县工委派邱生凡到嘉定,与嘉定的外冈游击队领导人、青年中医吕炳奎取得联系,并以一中队文书的公开身份作掩护,开展党的工作。之后,1939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又派李森、沈进至嘉定,与邱生凡会合,建立了中共嘉定党支部,李森为书记,邱生凡、沈进为支委。不久,吕炳奎被批准为中共党员,1939年9月,成立中共嘉定县工作委员会,李森为工委书记,邱生凡、吕炳奎为工委委员。
  1938年底,中共江苏省委派顾德欢回家乡青浦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当时青浦有一支抗日武装——戈思浜人民抗日自卫队,领导人顾复生是大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因被捕与组织失去联系。七七事变发生时,顾获释回乡。顾德欢与之接上关系后,省委又派王永成(房雄)和蔡群帆两人至青浦,并决定成立中共青浦(一说青东)工作委员会,顾德欢为书记,顾复生、王永成、蔡群帆为委员。
  中共崇明工作委员会成立得比较晚,1939年夏天才正式成立。1939年1月,崇明民众抗日武装总队(崇总)的领导人瞿犊、王进因遭国民党顽固派的暗算,不幸牺牲,中共江苏省委派茅珵赴崇明领导武装斗争。茅珵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党员,与瞿、王等关系密切,在崇明各抗日武装中有较高的威望,因此到崇明不久,便和在崇的各抗日部队联系上,恢复并重建了“崇总”总部,由国民党崇明县长郑枢俊兼任总队长,茅任副总队长,郑不在崇明,实际领导部队的是茅珵。1939年秋天,中共江苏省委又派陈国权、韩念龙到崇明,成立中共崇明县工委,陈国权任工委书记,韩念龙和茅珵为委员。韩念龙任总队政训处主任。陈国权主要负责发展和建设地方党的工作。
  在上海,还有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简称“八办”),也配合中共江苏省委发展上海郊县的抗日武装,加强对上海郊县抗日武装的领导。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八一三事变前后

第二章 抗日烽火燃遍上海郊县
一 “抗日宣传团”和《汇报》
二 周大根和“南汇县保卫二中”
三 “南汇县保卫四中”和“奉贤县抗日自卫团”
四 川沙县的“边抗四大”
五 关于保卫四中缴保卫二中部分枪械的事件
六 南汇县“抗卫二大”
七 从“青东抗日自卫队”到“淞沪三支队”
八 “三支队”与“江抗”会师并肩战斗
九 青东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十 青东抗日政权和抗战教育
十一 日寇在青东“大扫荡”,三支队奉命移师苏常太
十二 嘉定县“外冈游击队”
十三 “外冈游击队”与“江抗”会师并肩战斗
十四 瞿犊、王进和“崇总”
十五 中共崇明县工委和“崇总”的发展
十六 抗战初期“忠救军”的抗日活动

第三章 坚持反“扫荡”和南渡浙东
一 从“抗卫二大”到“淞沪五支”
二 卓有成效的伪军工作
三 “崇总”北撤和崇明划归“江北特委”领导
四 海上游击队和浦东抗日政权建设及地方抗日教育
五 淞沪中心县委和淞沪游击纵队
六 浦东游击队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

第四章 坚持反“清乡”和夺取抗战胜利
一 浦东的“五支队”在反“清乡”中壮大发展
二 “浦东支队”驰骋在浦东平原上
三 征缴救国公粮和爱国捐
四 “淞沪支队”主力挺进浦西
五 “淞沪支队”与“浦西支队”会师浦西开创新局面
六 崇明“临委”坚持斗争,夺取抗战胜利
七 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相联系

第五章 日寇投降前后

第六章 沪郊抗日武装的创建者们
一 周大根
二 连柏生
三 吕炳奎
四 顾复生

第七章 想想他们吧
一 烈士传略
二 烈士名录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