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县抗日武装与鄞西抗日根据地》:
第一节 飞鹰团与垦荒团的建立
中共浙东临特对抗日战争和鄞县的政治形势进行了分析,日军30万沿平绥、平汉、津浦三条铁路向华北地区扩大进攻,为了求得“速战速决”,8月13日,又把战火扩大到上海,威逼宁波。8月27日,在宁波上空投弹2枚,炸毁民房。9月20日,日舰在镇海洋面炮击镇海要塞。宁波的政治仍受国民党鄞县县党部严密限制与监视。军警受蒋介石同乡、亲信俞济时、俞济民兄弟控制。但国民党鄞县县长陈宝麟属国民党中间派,具有爱国心,主张积极抗日。浙东临特书记朱镜我,根据党中央1937年7月15日关于组织抗日统一战线扩大救亡运动给各地党部的指示,提出:从开展群众运动中去壮大党的组织,要从壮大党的领导力量中去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在两党统战局面已经形成以后,我们对国民党的反动性虽仍须警惕,但在我党救国十大纲领范围内,应尽量争取合法化、公开化,不应保持“完全隐蔽”的方式。在扩大党的外围组织,在抗日团体“生活剧团”扩大流动宣传地区外,更要突出在此基础上转变为抗日武装性质的组织。
浙东临特认为鲍浙潮同志(时任鸣凤乡乡公所事务员)工作上与国民党县长陈宝麟有联系,决定由鲍浙潮去做陈宝麟统战工作,谈判成立抗日团体,争取合法化。
鲍浙潮向陈宝麟谈了鸣凤乡的抗日救亡宣传情况和“八一三”日军进犯上海、日舰炮击镇海、日机轰炸宁波城区和今后抗日战争发展的趋势,问陈宝麟面对这样的形势有什么考虑。他接着向陈宝麟提出:我们是否组织一支游击队,敌人来了同它打游击。陈宝麟接受了鲍浙潮的建议。经过进一步协商,决定游击队取名“飞鹰团”,陈宝麟任团长,鲍浙潮任副团长,鲍推荐竺扬任联络股长,鄞县县政府政训队督察任军事教官,朱镜我(浙东临特书记)任政治教官,并举办“飞鹰团游击干部训练班”。国民党鄞县县党部对办飞鹰团采取默认态度,要求领导权掌握在国民党手里。
11月,“飞鹰团”游击干部训练班在鄞西洞桥天王寺举办,参加训练的有80人左右,以“生活剧团”成员为基础,还有失去关系的宁波各县共产党员、爱国青年,也有国民党党员等人。茅洋山垦荒团派崔生财带领10个团员来参加学习游击战争。训练的武器是由县政府发下来的,数量不多,训练时给学生使用,伙食由县政府供给。军时训练课有游击战、打枪、夜行军及演习等。政治课有: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社会科学。训练班结束,团员都分散回乡发动组织民众进行抗日救亡运动。飞鹰团团部设在城区鼓楼,周镐、竺扬等在团部主持工作,工作人员用飞鹰团名义到鄞县各乡做联络工作。
(一)创建垦荒团 在“浙东临特”与县长陈宝麟做统战工作,成立飞鹰团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同时,在鄞西樟村,由共产党员崔晓立与爱国民主人士应斐章发起成立了“茅洋山垦荒团”,准备鄞县沦陷之后,建立以茅洋山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应斐章,鄞县章水镇蜜岩村人,父亲是一个清寒秀才,以教书为生,富有民主思想,曾参加辛亥革命和宁波光复运动。斐章从小勤奋好学,受家庭教育和鲁迅思想熏陶,养成了光明磊落、勇于进取、热爱祖国、敢与反动黑暗势力做斗争的思想品质。他在第四师范读书时参加五四运动等声援运动。“七七”事变时,应斐章在宁波翰香小学任教,由于宁波城区屡遭敌机轰炸,翰香小学为了安全,迁到樟村药皇殿。他与附近启明、勉行、蜜岩等几所小学的教员组织学习会,座谈时事形势,发动教师向当地村民宣传抗日救国,深得社会各界的拥护,信望极高,使翰香小学成为当地的抗日宣传中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