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推崇景岳 善治经孕诸疾:张良英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17378
  • 作      者:
    张良英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张良英,张良英,女,1935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云南省荣誉名中医,全国第二、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美国加州中国医学研究院顾问。行医五十余年,治学严谨得法,学问渊博而专,善取先贤之精华,临证以治疗妇科不孕症、妇科血证、滑胎、产后发热、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瘕等癥病见长,尤其对不孕症有较深的研究和显著的疗效,被患者尊为“送子观音”。
展开
内容介绍
  《推崇景岳 善治经孕诸疾:张良英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系云南中医妇科杰出代表、国内中医妇科专家张良英教授行医五十余年的经验集锦。张良英教授饱读中医经典,善于总结提炼历代名医大家的理论精华,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治疗不孕症、妇科血证、滑胎、产后发热、绝经前后诸症、带下病及妇科肿瘤方面,独具心得,疗效显著。
展开
精彩书摘
  《推崇景岳 善治经孕诸疾·张良英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
  张良英教授强调,治疗痛经首先当识别疼痛的属性,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以及疼痛的程度,再结合月经的期、量、色、质、兼证、舌、脉及患者的素体情况等辨其寒热虚实。辨清痛经之寒热虚实后,主张采用周期性治疗的方法,经期首重止痛以治其标,平时则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以辨治其本。但痛经之病,总而言之,实证多而虚证少,虚中夹实者多而全实者少,因此处方用药时常需兼顾。
  1.痛经发作时,以止痛为主
  张良英教授认为,经期血海充盈,气盛血旺,胞宫气血由经前满盈到经期溢泻致经后暂虚,气血变化急骤,易受病邪干扰,邪气阻滞气机,使气血运行障碍,经血下泻不畅,则“不通则痛”,临床上痛经患者疼痛多发生于经行1~2天,且量少不畅,机理就在于此。因此,治疗应顺应气血变化特点,行气活血,促使经血畅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自拟了痛经I号方,同时强调服用该方的时间应在疼痛发作前2天。
  2.平时审证求因,以治本为主
  具体分五型辨证施治:
  (1)寒凝血瘀,冲任瘀滞,“不通则痛”:其主要临床证候为每逢经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得热减轻,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腻,脉沉紧。分析:寒凝血瘀,故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经少色黯淡;寒得热化,故得热痛减。治疗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方用温经汤加减,常用药物为桂枝、吴茱萸、当归、川芎、赤芍、丹参、枳壳、台乌、艾叶、桃仁、小茴香、甘草等。
  (2)气滞血瘀,冲任瘀阻,“不通则痛”:其主要临床证候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胀痛缓解,常伴见胸胁乳房作胀,经后胀痛自消;舌质黯或夹瘀点,脉弦或弦涩。分析:气滞故而推动血液运行功能障碍,血聚而成瘀,瘀血内停而致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胀痛缓解,肝郁气滞而见胸胁乳房作胀;舌质黯或夹瘀点,脉弦或弦涩,均为气滞血瘀、冲任瘀阻所致。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自拟三棱丸加味(详见瘕瘕),常用药物为三棱、莪术、当归、丹参、台乌、香附、枳壳、柴胡、槟榔、甘草等。
  (3)湿热瘀结,冲任阻滞,“不通则痛”:其主要临床证候为经前及经期小腹灼热疼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平时小腹亦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外阴灼热瘙痒,经量多色红有块,质稠;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分析:外感或内蕴湿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经行不畅,故经来腹痛;热扰冲任,则量多色红有块;热灼津液,则经水质稠;湿热下注,阻滞冲任,则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舌脉均为湿热瘀结之象。治疗以清热利湿、浯血祛瘀为主,白拟清热除湿方(详见盆腔炎),常用药物为炒黄柏、丹皮、车前子、茯苓、茵陈、苍术、败酱草、川楝子、没药、赤芍、甘草等。
  (4)气血虚弱,冲任不足,“不荣则痛”:其主要证候为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有空坠感,按之痛减,喜按喜揉;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有时也可见到月经提前,量多(此乃气虚不能约制经血之故),面色无华或萎黄,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纳食减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分析:体虚气血不足,经行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或体虚阳气不振,运血无力,故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小腹有空坠感;气虚阳气不充,血虚精血不荣,故经血色淡量少,质稀;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头面,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气血亏虚,脾胃失于濡养而运化受纳失常,可见纳食减少,便溏,余症亦为血虚气弱之象。治疗以补气养血为主,方用八珍汤加炙黄芪。
  (5)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不荣则痛”:其主要临床证候为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腰骶疼痛酸胀;经量少,色淡黯,质清稀,小腹空坠不温,头晕耳鸣眼花;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弱。若肝肾阴亏,虚热内生,则可见潮热,口干咽燥,甚或心烦失眠,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分析:肝肾亏虚,冲任俱虚,精血不足,行经之后,血海更虚,胞脉失养,故经净后小腹隐痛;精亏血少,阴损及阳,经量少而色淡质薄,小腹空坠不温;肾虚精亏,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酸。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弱均为肝肾亏虚之象。治疗以滋养肝肾、调补冲任为主,方用补肾I号加减。若检查发现子宫发育欠佳,伴月经延后量少者,加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
  ……
展开
目录
医事传略
立志从医,天助人和,梦想成真
心系中医,继承创新,立足发展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硕果累累
毕生耕耘,耄耋之年,矢志不移

学术思想
熟悟经旨,融古通今
医疗为本,教学相长
重肾脾肝,顾精气血
病证结合,审因论治
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遣方用药,精简考究
重视基础,四诊合参
重治未病,调畅情志
免疫疾病,脾肾论治
同症异治,异病同治

临证经验
月经过少、闭经
经期延长
经间期出血
崩漏
痛经
绝经前后诸证
带下过多
妊娠恶阻
胎漏、胎动不安
滑胎
异位妊娠
产后发热
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身痛
不孕症
癞瘕
盆腔炎
盆腔淤血综合征
子宫脱垂
乳癖

论文精选
产后发热及其证治
剖腹产后发热治例
浅谈妇科血证的诊断与治疗
月经与月经不调的诊治
妇科血证临床诊治思路
不孕症诊治摘要

继承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张良英妇科经验举要
张良英教授从肝脾肾辨治妇科疾病心法
张良英教授辨治妇科疾病精粹
经期延长的诊治特色
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治疗经间期出血121例临床观察
张良英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特色
张良英采用周期性疗法治疗月经过多376例临床报道
张良英教授诊治妇科血证经验举隅
止崩汤治疗崩漏50例止血疗效总结
张良英教授治疗崩漏的经验
张良英教授止崩I号治疗脾肾两虚型崩漏止血疗效观察
妇科痛证的常用治法
张良英教授辨治痛经75例经验总结
周期性疗法治疗痛经489例临床报道
张良英教授中医辨证用药治愈肺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体会
半夏在妊娠恶阻中的应用
保胎方治疗先兆流产84例总结
张良英教授分期论治滑胎的经验总结
张良英教授自拟通畅助孕方治疗继发性不孕59例临床报告
张良英教授助孕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张良英治疗不孕症经验选粹
张良英教授辨治癥瘕经验集萃
55例子宫肌瘤中医治疗体会
妇科良性包块的诊治
张良英教授应用消瘤I号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
消瘤I号治疗子宫肌瘤60例临床观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