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农历7月7日(以下均为农历)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早上7时左右,天空突然传来“嗡嗡”之声。霎时,从吉安方向飞来7架日军轰炸机,至吉水县城不远处的墨潭村上空,突而俯冲直下,从县城南而人,随即听到一阵阵“轰隆隆”响,飞机翼下像母鸡下蛋一样,扔下了数十枚炸弹后离去。顿时,烟雾笼罩,辨不清东南西北。县城内到处是哭声、叫喊声、哀声、惨不忍闻。七七事变以来,虽历时一年有余,可这里是后方的后方,人们从未受此灾难,政府也没有任何防空设施,故没有防患,没有警惕。今突然祸从天降,哪里还躲得及,以至损伤惨重。笔者家住东街,前后房屋均中弹遭毁,唯舍间幸免厄难。但见对门一亲友,他从未来过县城,不巧先日来作客,次日一早便中弹炸死;后门的“胡家祠”,天井中也中一弹。这天正是“七巧”,很多人家求神拜佛点“天灯”,当日机来时,祖孙三代(祖母、母亲、孙子)正在对天跪拜,炸弹下来,将三代人炸得血肉横飞,尸骨四散,惨不忍睹。还有我小学同学高某,暑期在家随父学裁缝,这天清早,父子二人正在门口缝衣,炸弹落下,将二人拦腰炸断,可怜肚肠流了满地,老母挽着断腿,也不知道哪是夫腿哪是儿腿,急得寻死觅活,昏厥倒地,半日才苏醒过来。还有许许多多惨不忍睹的事,就不一一列举了。说来也巧,县政府(刘氏宗祠)左侧的梧桐下(时称之为花园)也落一弹,当时的县长梅缓荪就躲在树下,可算他命不该绝,这颗炸弹却没有爆炸,钻进土里,拱起一堆土包。直到第二年1月13日凌晨左右,人们在睡梦中听到“轰”的一声巨响,起来看时,原来是这颗哑弹爆炸了,炸开一个一丈多深的大土坑。幸好此时,没有过路人,故无损失。
这次7架日机共扔下30多颗重磅炸弹,给县城人民造成了巨大损伤。共计炸死33人,伤数人;炸毁房屋20余栋,炸坏其他物资无数。
1940年闰6月初的一天下午3时左右,也是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人们午休之后,正准备忙着工作、生产。这时预备警报声敲响(经过第一次轰炸后,政府开始设置了防空哨,“天主堂”屋顶装有报警钟,钟声能传遍全城),青壮年男女急忙扶老携幼逃往城外,但也有些走不动的老人、小孩留在家中看家。未过几分钟,第二次紧急警报声又响了。还不等钟声停敲,又见7架日机从吉安方向俯冲直下,至吉水县城上空扔下几十枚炸弹。日机过后,躲在城外的人们第一次没有出城躲避匆匆返回,呼儿唤女,寻觅亲人。东门张福庆寻找母亲,东找西寻无踪影,一家人急得顿足捶胸,后悔没有扶着老母出城。至晚,一邻居突然抬头望见张家后门的屋檐上垂下一双小脚来,急呼:“屋上有人!”待张家几个兄弟爬上去一看,原来是他老母亲,可能是当时坐在后门口,被落在后门的炸弹气浪将她冲上屋顶震死了。
也有这样巧,东门李正荣新屋的后门口也有一颗未爆炸的炸弹,露出一截在地面。幸得那时城内驻扎一些国民政府军,闻讯后,立即派来工兵排除,拆卸引火线,将炸弹运走,此屋免遭罹难,保留至今。
这次轰炸,也炸死了20多人,绝大多数是老人、小孩。剃头师傅胡某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就是在这次炸弹下丧生的,胡某悲伤得几乎痛不欲生。全城共炸毁房屋10多栋,财产损失无数。
自此以后,人们整日提心吊胆过日子。不论白天黑夜,时刻警惕着警报。每人准备着一个缩口布袋(当时还没有塑料、皮革制品),名叫“防空袋”,内装换洗衣物和零用东西,随时放在身边,一听警报声,提袋就跑,逃命要紧。这样的日子,整整过了几年,直到抗战胜利为止。
(转录自吉水县政协编:《吉水文史资料》第4辑,1989年版,作者刘衍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