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1776年提出的,其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在于自然禀赋或生产条件优势,且该优势可使国家或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相对其他国家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因此各国应生产成本低于别国的产品,基于各自有利条件进行合理分工合作,将会提高劳动生产率。
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基于绝对优势理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虽然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条件上相对于另一国都处在绝对劣势地位,但只要两国内的两种产品优劣程度不同,那么处于劣势的国家仍然在劣势较轻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此时,该国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该产品并与他国进行贸易,且双方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要素禀赋理论是1933年由瑞典著名经济学家俄林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其认为区域分工和贸易产生的根源是各地区自然禀赋尤其是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这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要素禀赋直观的比较两个地区的差异就能对两个地区的生产方向及贸易模式进行选择,而不对生产成本进行复杂比较。
地理分工理论是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提出的,其基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将劳动地域分工分为绝对和相对两种,在我国产业布局方面起过积极意义。该理论可用于分析海陆区域产业分工,包括生产力、自然资源条件等,基于此提出海陆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中心地理论最早由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提出。中心地理论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布局受市场状况、交通条件、行政制度三方面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城市等级、规模、数量、功能间的关系和空间结构规律并得出六边形图式等经典模型。中心地理论在很多领域都能运用,如确定经济中心和行政区数量,划定行政界线等,这些对于建构海陆资源配置理论都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其理论模式是建立在抽象地域上的,即通过假设进行抽象,从而发现主要问题。对于本研究方法论的构建也有可借鉴的地方。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其认为经济增长是从一个增长中心向其他地区或部门传递,可通过倾斜政策培育某个区域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或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这种理论承认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点,因此要将有限的要素资源投入到具有潜力的区域或行业,通过产业聚集、规律经济形成资本、人力、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能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该理论广泛被各国应用于规划、区划中,迅速由经济概念上升为通用发展战略。本书的第6章正是基于增长极理论,对岛群发展的时间次序安排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主张在制定岛群开发规划或选择岛屿进行重点投资开发时,应优先开发中心海岛;在选择中心海岛时,除区位条件外,还应考虑海岛的禀赋条件,选择更有发展潜力的海岛。
点轴理论最早由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于1984年提出,他基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赫格斯特兰德的空间扩散理论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区域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追求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点轴开发”是最适合我国经济地理特征的最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该理论认为发展初期需要集中有限资源进行“点”的开发,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通过轴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向周边地区转移,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点轴理论满足经济发展在空间上集聚再扩散的要求,充分发挥了点的集散作用,对海陆间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网络开发理论基于增长极和点轴理论发展而来,是一种更高形态的发展模式,需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才能适用。其设想基于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网络在这里是指点、线、面统一的区域,该区域内部节点与节点之间及轴线之间经纬交织,形成复杂网络。网络中的节点正是增长极,轴线起到的是连接作用,不同节点之间通过集聚扩散,使要素资源在区域内快速传递,保证整个经济系统的高速运行和资源的高效配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