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与蛇共舞”的“莽山蛇博士”陈远辉先生汇集了他毕生救治蛇伤的经验,还融汇了一些祖传秘方和其他医家之精华,特别是总结了作者多年积累的中西草三结合的临床实践经验。本书写了20多年,又销了10 年,重印9次,现在修订再版,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还应读者要求增加了作者实地拍摄的中草药彩图以及养蛇场人员蛇伤防治等内容。
作者是治愈了600多蛇伤病人的蛇伤名医
治愈率达99% 以上
作者是中国蛇伤学会会员、亚州蛇伤学会会员、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成员,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等多个频道、栏目及各地方电视台、各省市几十家报刊多次报道过的“出镜率”相当高的“名人”
你想知道著名蛇类专家、治蛇伤名医、被人尊称为“莽山蛇博士”、“蛇医圣手”的陈远辉先生的蛇伤救治绝招吗?就请看看这本书吧!
《莽山蛇博士丛书:实用蛇伤救治绝招》汇集了作者毕生救治蛇伤病人600余人的宝贵经验,同时也融汇了许多祖传秘方和其他医家之精华,详细介绍了被毒蛇咬伤后各种中毒症状的识别和相应的救治方法,特别是总结了作者多年积累的中西草三结合的临床实践经验,还介绍了蛇的识别、中草药的常识,以及蛇伤救治的辅助疗法和操作细节等。另外还有常见毒虫(毒蜂、蜈蚣、毒蜘蛛、毒蝎、毛虫)致伤的治疗。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书后附中草药线条图和实地拍摄的中草药彩图以及蛇类彩图等。
第八章 蛇伤危重症的抢救
第一节 蛇伤中毒性休克与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蛇伤中毒性休克尤其是血循毒类毒蛇咬伤后所致的中毒性休克,是蛇伤中常见的危症。五步蛇伤中毒是一个典型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过程。出血不止是主要症状,也是主要死亡原因。由于蛇毒所致的出血与中毒,一般的常规治疗方法及止血药物难以奏效,最终患者因出血导致循环衰竭死亡者众。但近年来临床治疗表明,只要抢救及时,治疗方法对头,措施得力,能有效、及时地止住全身和局部出血,其治愈率、成活率还是很高的。 一、 发病机制
(一)血容量的改变——出血不止蛇毒中的出血毒素,可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蛇毒具有凝血活酶作用,进入血循环后,能激活一系列凝血因子促进血液凝固,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使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因消耗性凝血障碍——当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消耗减少后,不再有能力进行正常的凝血而导致出血。进入血液的蛇毒又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亢进,进一步加重凝血障碍。表现为:局部出血不止,皮肤出血点、大片瘀斑、呕血、便血、尿血等全身出血现象。如无有效治疗,最终可因出血不止造成有效循环血量骤减,血压下降,导致出血性休克和中毒性休克的发生。其中以血循毒类毒蛇五步蛇、蝰蛇等咬伤的DIC发生率最高,分别为该种蛇伤的81.08%和63.65%。眼镜王蛇、眼镜蛇、蝮蛇、竹叶青、烙铁头等毒蛇咬伤次之。
(二)血管活性物质的大量释放——局部肿胀蛇毒中的卵磷脂酶A作用于肥大细胞,促使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的大量释放,蛇毒中的蛋白水解酶对组织的破坏,当组织坏死时也释放出组胺、缓激肽等物质。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肢体局部高度肿胀,使相当部分血液分布到末梢血管床,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引起血压下降。
(三)神经体液因素——伤肢剧痛蛇毒对机体的强烈刺激作用,不但使伤肢剧肿,还使伤肢剧烈疼痛及精神紧张,反射性地引起血管舒张,中枢由兴奋转入抑制,使血管张力下降,周围血管扩张,大量血液瘀滞于扩张的微血管内,导致有效血循量突然减少,血压下降。
(四)心功能衰竭——心肌受损蛇毒可致心肌损害,使心脏广泛性出血,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五)溶血作用——血细胞受损蛇毒的溶血作用,使红细胞大量受破坏,从而引起急性贫血及血钾增高,加重加速休克的发生与发展。
(六)其他因素如细菌感染、败血症、水与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并发症,均可导致休克的加剧。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因个体差异、中毒量的多少、休克发生的迟早不同,症状及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别。一般中毒重者以及儿童、年老体弱者最易发生中毒性休克,并且发展快,来势凶猛,死亡率高。伤后1~2天发生中毒性休克者多见,快者数小时即可发生,亦有伤后1周仍出现休克症状的。
(一)休克早期主要是微循环障碍缺氧导致的轻度中毒症状。【临床表现】 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头昏眼花,全身出汗,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先升后降)。局部伤肢剧肿、剧痛,伤口开始流血不止,被咬伤周围逐渐出现瘀斑。
(二)休克中期由于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继续发展,进入休克中期。这时微循环功能不全,血液循环发生严重障碍,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和微血管血栓形成,导致内环境平衡失调。【临床表现】 神志淡漠,或狂躁不安,皮肤苍白,周身冷汗,四肢厥冷,尿量减少,口干,呼吸浅促,脉搏细数,血压进一步下降,脉压小,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患者全身广泛出血,如皮下瘀斑、鼻衄、吐血、咯血、便血、尿血、伤口出血、针孔出血等。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进入休克期。
(三)休克期全身各脏器血栓广泛形成,组织细胞严重缺氧,酶系统功能失调,组织坏死。【临床表现】 神志昏迷或昏睡,血压急剧下降或测不到,全身广泛出血,面色苍白,口唇及指甲发绀,皮肤紫斑,呼吸急促,脉搏细弱或扪不到,四肢厥冷,出现酸中毒症状。如仍无得力治疗措施,可因脑出血或脑缺血、心脏衰竭、循环衰竭
第九章 蛇伤患者的忌口与饮食
第一节 蛇伤患者的忌口
毒蛇咬伤后是否要忌口?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由于各家看法不同,认识不一致,因此要求也各异。但临床实践证实,忌口对疾病的转归还是很重要的。
一 、毒蛇咬伤后为什么要忌口
蛇伤后忌口,实际上是蛇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如果不忌口,吃错食物如同吃错药,不但使症状加剧(如溶血、 出血、 剧痛、 剧肿等一系列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加剧),有时还会抵消和破坏蛇药的抗毒功效。轻则疾病缠绵难愈,重则病情加剧甚至造成死亡。那些能够引起病症加剧的食物,民间称“发物”,现代医学则称“食物过敏”。是一种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传统医学和中医所称的发物往往都是现代医学中容易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传统医学所称的“忌口”之说,正是防治食物过敏最重要最科学的一环。“忌口”的实则,就是忌发物,不吃有致敏作用的食物。不能吃的食物就需忌口。我国传统医学中的“发物”和“忌口”之说,其实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食物过敏反应的一种原始朴素的观察和经验总结,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 、中国医学对忌口的认识
中国是人类发现“发物”(即食物有过敏反应)最早提出需“忌口”的国家。古代对忌口发物之说有大量的叙述,民间也流传甚广。《灵枢、五味篇》载:“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将食物中的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之间的禁忌写得明明白白。《本草求真》说:“食物虽为养人之具,然亦于人脏腑有宜,不宜,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既增病促死。”《金匮要略》还有“禽兽虫鱼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专门记载饮食禁忌的文章。《淮南子》一书中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古代医典中的“神农皇帝食禁”七卷,详细介绍了疾病的禁食内容。中医和民间在治病中要求的忌口,是同中医的“阴阳学说”、“整体观念”等中医理论相联系和统一的具体体现。中医认为药性有寒、热、温、凉,食物也同样存在寒、热、温、凉等特性。因为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的一员,既可作药用,又可作食物。所谓“药食同源”就是这个道理。中医治病中,热病用凉药,寒病用温药,用错药无异火上加油。认为药食有相反相畏作用,因此食物也就不能乱食,而必须注意忌口。如《本草》载:“羊肉反菖蒲、半夏。”《金匮要略》载:“猪肉反乌梅。”《琐碎录》载:“鲫鱼忌麦冬反厚朴”等。与蛇伤有关的忌口,中医和民间也有论述。如火毒属阳证,症见热邪炽盛,极易内蕴。因此应禁辛温燥热之大热食物,如辣煎炸等动火之食物,否则可助邪化火生毒,动血耗血加剧病症。《纲目》载:“狗肉,热病后食之杀之。”又载“鹅,气味俱厚,动风发疮。”同样道理,羊肉、猪头肉、鱼腥、虾等,亦为辛温大热大燥之食物,同属忌口之物。中医认为“南瓜系动风生痰助火之品。”不但火毒者不能食用,就是风毒患者也应禁之。《本草汇言》载:〖DK〗“韭菜,疮毒食之,愈增痛痒,疔肿食之,令人转剧。”而桃子、荔枝、杨梅等性温的食物“多食则令人生热”。因此对于阳证火毒需清热凉血、清热解毒的患者来说,这类辛温、助火、辛热、补阳类的食物应避免服食。火毒又因迫血妄行导致的伤口出血、咯血、吐血、鼻衄、瘀斑等蛇伤出血,则忌食葱、蒜、韭菜等辛香发散之品,以免助血妄行,加剧出血。对于温补的鸡,《本草求真》记载:“阴虚火盛者,不宜食鸡,食则风火益助矣。”只能在后期火去、热退、体弱乏力之时才能食之。
三 、蛇伤后需忌口的食物
虽然很多食物都易引起过敏反应,但以下几类食物更易导致过敏。
1 异性蛋白类如牛肉、狗肉、羊肉、鹅肉、猪头肉、鱼、蟹、虾、雄鸡、鸡脑、鸡蛋等。
2 菜食类如韭菜、芋头、南瓜、甘薯、香菇、芥末、竹笋、豆芽、黄豆及豆腐、葱、蒜、各种罐头、菠菜、香肠、油腻物等。
3 水果类如香蕉、菠萝、荔枝、桃子等。
4 火热加工类所有煎炒、油炸食物。
四 、忌口机制并非每个人吃了发物或吃错食物都会发生食物过敏,过敏的发生往往与个体差异等有关。
……
第一章 蛇类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中国的蛇类及其分布
一、蛇的分类
二、蛇的分布
第二节 蛇类的起源与进化
第三节 蛇类的生态特征
一、蛇的活动规律
二、蛇的攻击性
三、蛇的栖息环境
四、蛇的冬眠、夏眠规律
五、蛇的食性
六、蛇的捕食和吞食方式
七、蛇的繁殖与交配
八、如何鉴别蛇的雌雄
九、蛇的寿命、生长及体温
十、蛇的运动
第四节 蛇类的特殊生理特征
一、视力弱
二、听觉迟钝
三、嗅觉灵敏
四、感热功能
第五节 蛇类的形态与解剖特征
一、蛇的外部形态
二、蛇的皮肤(蛇鳞)
三、蛇的骨骼系统
第六节 有毒蛇和无毒蛇的鉴别
一、从外形上鉴别毒蛇和无毒蛇
二、从解剖上鉴别剧毒蛇与无毒蛇
三、毒牙的分类特征
第七节 中国主要的致伤毒蛇
一、五步蛇
二、蝰蛇
三、蝮蛇
四、烙铁头蛇
五、竹叶青蛇
六、银环蛇
七、金环蛇
八、眼镜蛇
九、眼镜王蛇
十、海蛇
第八节 中国的新毒蛇种
一、莽山烙铁头蛇
二、察隅烙铁头蛇
三、墨脱竹叶青蛇
四、西藏竹叶青蛇
五、乡城原矛头蝮
六、云南竹叶青蛇
七、蛇岛蝮
八、六盘山蝮
九、秦岭蝮
十、广西林蛇
十一、海南颈槽蛇
十二、九龙颈槽蛇
第九节 无毒牙类毒蛇
一、虎斑颈槽蛇
二、赤链蛇
三、黄链蛇
四、翠青蛇
五、颈棱蛇
六、双全白环蛇
七、赤链华游蛇
第十节 几种罕见的致伤毒蛇
一、白头蝰
二、莽山烙铁头蛇
三、白唇竹叶青蛇
四、山烙铁头蛇
第十一节 蛇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第十二节 蛇毒的主要性质
一、蛇毒的理化性质
二、蛇毒的毒性强度
三、几种影响毒性强度的因素
四、与蛇伤医学有关的蛇毒
第十三节 蛇毒的利用
一、止痛
二、抗癌
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
四、疏通微循环
五、制造抗蛇毒血清
六、其他
第十四节 中国的毒蛇名录及蛇伤医学地理区划
一、中国的毒蛇名录
二、中国毒蛇的地理分布
第十五节 蛇种形态常用术语
一、蛇头部的鳞片
二、蛇躯干及尾部的鳞片
三、蛇类长度测量
第二章 蛇伤症状与诊断
第一节 临床诊断
一、一般诊断方法
二、临床诊断要点
第二节 早期快速诊断法
一、“天然胶乳凝集抑制法”原理
二、使用方法
三、晚期患者的致伤蛇种诊断
四、要点
五、注意事项
第三节 鉴别诊断
一、毒蛇咬伤和无毒蛇咬伤的鉴别
二、蛇伤中毒性休克与过敏性休克或精神性虚脱的鉴别
三、毒蛇咬伤与有毒昆虫致伤的鉴别
四、民间简易鉴别法
第四节 临床病情分型
第五节 预后估计及中毒深浅判断
一、如何判断中毒轻
二、如何判断中毒重
第六节 局部和全身症状
一、神经毒类(中医称“风毒”)
二、血循毒类(中医称“火毒”)
三、混合毒(中医称“风火毒”)
第七节 常见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及诊断要点
一、五步蛇咬伤
二、竹叶青蛇咬伤
三、烙铁头蛇咬伤
四、蝰蛇咬伤
五、眼镜蛇咬伤
六、眼镜王蛇咬伤
七、蝮蛇咬伤
八、银环蛇咬伤
九、金环蛇咬伤
十、海蛇咬伤
第八节 几种少见毒蛇咬伤的诊断要点
一、白头蝰咬伤
二、白唇竹叶青蛇咬伤
三、赤链蛇咬伤
四、山烙铁头蛇咬伤
五、虎斑颈槽蛇咬伤
六、莽山烙铁头蛇咬伤
七、红脖颈槽蛇咬伤
第九节 蛇伤中的“阴证”
一、什么叫“阴证”
二、“阴证”诊断要点
三、“阴证”的发生原因
四、“阴证”的危害性
第三章 蛇伤早期自救与急救
第一节 局部自救法
一、保持冷静
二、禁止捆扎
三、检查伤口
四、冲洗伤周
五、破坏蛇毒
六、野外扩创排毒法
七、负压吸毒法
八、局部切除法
第二节 药物自救
一、外敷药物
二、急救服药
第三节 野外自救注意事项
一、“黄金三分钟”内的自救
二、不迷信“特效蛇药”
三、禁止捆扎
四、暴露伤口
五、早期急救重点提示
六、迅速就诊
第四节 早期急救中的常见失误及对策
一、过分迷信“特效蛇药”可造成失误
二、过分迷信“抗蛇毒血清”可造成失误
三、局部错误的结扎
四、局部切口过深
五、断留的毒牙未及时拔出
六、早期用热水浸洗患肢
七、伤口堵塞毒液不能外流
八、伤后剧烈运动
九、错将过敏性休克当成蛇毒中毒性休克
第四章 局部治疗
第一节 局部常规处理
一、伤口处理
二、排毒处理
三、破坏蛇毒
四、伤口敷药
第二节 局部特殊疗法
一、 中草药外敷法
二、 中草药外洗法
三、 负压吸毒法
四、 扩创排毒法
第三节 局部坏死溃疡的防治
一、引起局部坏死溃疡的病因
二、坏死溃疡的先兆症状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鉴别诊断
六、预防措施
七、溃疡的治疗
八、后期治疗
第四节 严重并发症的治疗
一、气性坏疽
二、急性筋膜间隔综合征(PSACS)
三、蛇伤蜂窝织炎
四、并发感染
第五章 全身治疗
......
第六章 对症治疗
......
第八章 蛇伤危重症的抢救
......
第九章 蛇伤患者的忌口与饮食
......
第十章 蛇伤的防范
......
附篇一 常用治疗毒蛇咬伤的中草药简介
附篇二 蛇药验方秘方精选
附篇三 古方精选
附篇四 常见毒虫(毒蜂、蜈蚣、毒蜘蛛、毒蝎、毛虫)致伤的治疗
附篇五 莽山后棱蛇简介
附篇六 陈远辉相关论文选编(82例蛇伤局部结扎问题分析)
附篇七 养蛇场毒蛇咬伤的防治
附篇八 蛇类养殖模式精选
参考文献
后记
常用治蛇伤中草药彩图
蛇类彩图
蛇伤治疗及效果彩图